本文转自:荆门日报
9月26日、27日,荆门职业学院迎来2022级新生报到的日子,近40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即将在这里开启技能成才的逐梦之旅。三年后,他们将怀揣梦想奔赴各行各业,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和才智。
特别的关爱献给远道而来的你
9月26日上午7点不到,荆门职业学院校园外已是一片沸腾,门前道路上车水马龙,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在家长的陪伴下纷纷涌向这所全日制公办高校。校园门前广场上,新生们正通过按省、市划分的不同入学通道有序排队等候检测体温、查验健康码后进入校园。
校园内,校训墙前的“欢迎新老师新同学”迎新拱门格外引人注目,一顶顶支开的帐篷有序摆开,帐篷下的迎新师生笑容可掬,随时为新入学的学子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为确保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新生入校工作安全有序开展,荆门职业学院党委提前安排部署,齐心协力做好新生入学的各项接待工作。
在学校综合楼前广场,记者看到,新生报到处、咨询处、绿色通道处、新生缴费处、银行业务办理处、学平险购买处、户口迁移处、团组织关系转移处、征兵事项办理与咨询处等一字排开,为新生提供各类服务。在南楼前小广场,则设立有免费茶水供应点、军训服装和生活用品采购处及部分院系新生班级报到处。同时,学校在荆门汽车客运南站、荆门汽车客运北站、荆门火车站分别设立了新生接待处,安排专车对新生实行“点对点”接送,校园内的摆渡车协助学生搬运行李。
今年已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的第三年,为确保防控工作万无一失,所有新生到校前,已在当地完成网上迎新平台预报到,填写并上传相关新生登记信息,知悉来校报到具体要求。
3911名新生创下历年招生规模之最
据了解,2022年,荆门职业学院共面向全国录取新生3911人,较2021年增长近800人,录取人数创下办学以来之最,生源涵盖四川、湖南、云南、贵州、山东等16个省、市、自治区。
来自湖南怀化的2022级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小王告诉记者,25日她已经从家乡乘车前往荆门,26日一早便到校报到,进校后发现学校很大,环境很美,与理想中的校园相差无几,负责接待工作的志愿者十分热情,瞬间少了只身在外的孤独感,多了一份回到家的温馨感觉。
“2020年,学校录取2703人;2021年录取3123人;2022年增长至近4000人。应该说招生形势一年比一年好。”该校招生工作负责人告诉记者。
2022年,荆门职业学院共设有医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财经商贸系、机械工程系、电子信息系、循环化工系6个院系,开设专业20个,办学规模实现突破性提升。
作为一所高起点、高标准、有特色的高职院校,荆门职业学院承担着区域性汽车装配、机械加工、计算机应用、医学康复、幼儿教育、商贸服务等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输送的重任。近年来,该校还着手打造了汽车装配、智能制造两个省部级重点教学科研中心和新能源、通用航空、循环经济、康复护理、幼儿教育等一大批校外实习实训合作企事业单位。
办学水平、规模的不断提升,办学条件的日益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报考。目前,荆门职业学院拥有高职在校生9000余人,中高职一体化办学规模继续保持万人以上。
职业院校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发展职业教育,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实现稳步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认可度也在明显地提升。而职业教育则积极对接产业发展,实行产教融合,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确保毕业生毕业即就业。
乘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东风,荆门职业学院秉承“厚德精技·致知力行”的办学理念,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生学习对接”的办学思路,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共建双创育人平台,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活动,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22年,学校的专升本升本率达70%以上,就业率达80%以上。
为缓解生源增长带来的用房、师资等压力,近年来,荆门职业学院相继投入近1亿元建起两栋教学楼和两栋宿舍楼,同时加大招硕引博力度,仅2022年便引进硕博学历教师40人,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我市高新企业众多,人才需求旺盛,为职业类院校的发展提供了人才输出保障。为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优化职教布局、整合职教资源,提振职业院校内驱力,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荆门职业学院新校区。新校区选址荆门高铁站附近,总用地面积约1650亩,办学规模约20000人。学院新校区建设工作已于2022年8月31日启动,2022年11月底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届时,荆门职业学院的办学规模、条件、实力将再上一个新台阶。
本报记者 张爱华 张彩云 通讯员 陈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