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至假期,房县西关印象景区便会举行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记者 周仑
提到房县西关印象景区,有人形容道:白天,它是流动的人文博物馆;晚上则摇身变为霓虹闪烁、人潮涌动的老街区。
在房县西关老街文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关老街文旅公司)的建设运营下,这条老街从鄂豫川陕的古盐道,摇身一变成为如今广迎四方游客的文旅融合地。短短几年时间,它成了房县最古老、最时尚、最世界的房县“名片”,也成为我市文旅融合的全新生态链样本,跻身十堰文旅业的第一梯队。
历时三年
老街面貌一新成了漂亮景区
2020年9月27日,房县西关老街上锣鼓喧天,宾客如云。当天,位于这条老街的全新景区--房县西关印象景区正式开业。走近这条老街,明清风格的亭台楼阁、整洁大气的青石地面、汇聚全国特色的小吃店、浓郁的房县黄酒香气……游客们或驻足赏景,或购特产尝美食,领略老街的新风采。而在六七年之前,这里还是破旧杂乱的胡同道。
西关老街位于房县城关镇,始建于唐,成于宋元,盛于明清,全长1680米,现存建筑大多属于明清风格。这里曾是一条贯通鄂豫川陕的古盐道,也是繁华热闹的古商埠,富绅巨贾云集。
时光更迭,近一二十年,曾经繁华的西关老街成为房县搬迁数量最大、基础设施最差的老旧小区和典型的危旧房集中区。老街的年轻人去了县城中心或外地工作,而老人们则留守家园,望着生活了一辈子的旧房子喟然叹息。
年过九旬的老人刘太英,在房县西关老街住了一辈子。回忆起以往的房县西关老街,刘太英感慨道:“几十年前,老街很繁华,有很多药店、杂货店、钱庄、客栈,人们买东西都来这里。后来,这里的老屋逐渐破旧,没有及时维修,安全隐患越来越多,店家也先后搬离了这里。慢慢地,这里就不热闹了。”2017年初,她得知一个好消息:西关老街要升级改造了。
2017年7月,经房县县委、县政府批准,西关老街文旅公司投资建设的房县西关印象景区开工建设。秉承“修旧、饰旧、保旧”的理念,西关老街文旅公司将诗经文化、黄酒文化、忠孝文化融入老街改造,修缮或重建黄孝子祠、三官台、土城门、药王馆等承载文化印记的历史建筑。这个改造工程历时三年。
看着一座座破败的老房子倒下,一栋栋漂亮的明清风格建筑立起来,西关老街的居民们拍手称好:“我们家以前是昏暗、破败的老房子,经过政府和公司共同规划建设,变成了漂亮的仿古民居,我们这条街也成了景区,真是给我们老百姓办了大好事。”

在夕阳的照耀下,房县西关印象景区美不胜收。
筑巢引凤
景区百花齐放引客来
如何让房县西关印象景区做好做大?西关老街文旅公司“内外兼修”:对外,运用传统媒体加新媒体大力宣传景区,提高景区知名度,吸引游客前来;对内,完善景区硬件设施,推出多种扶持政策,招揽特色商家进驻。
今年36岁的何近近是一名退役军人,平时爱好读书、写作。开一间休闲书吧,是他多年的心愿。2020年初,他开办的“秉文书店”亮相房县西关老街。这家店很有特色,不仅陈放各类书籍近两万册,其中本地作者反映房县文化的书籍达300多册,而且销售生日蛋糕、甜品、健康面包、现磨咖啡等30多种饮料食品。“作为房县人,我见证了西关老街的发展过程。这里以前是茶马古道,现在是知名景区,每天游客纷至沓来。”何近近说。
随着景区的发展,西关老街文旅公司给当地百姓提供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今年33岁的孙锐,以前由于要照顾患癌的母亲无法外出打工,只得在当地打零工,收入不稳定。2020年,孙锐来到景区,应聘成为一名保安,同时负责消防工作。“前些年西关老街破破烂烂的,现在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每天都有新变化。”孙锐说,看着景区发展得越来越好,他工作有干劲,不仅收入稳定,而且方便照顾母亲。
像何近近、孙锐这样的人,在房县西关印象景区中还有很多。通过西关老街文旅公司和商家联动的模式,景区吸引近1500人就业。3年时间,破旧杂乱的西关老街变成古风古韵的西关印象。它有了明清风格的亭台楼阁,有了清风明月、花木流水,有了行行复行行的回廊幽巷,会馆、戏楼、广场、民宿、古玩、特色小吃店一家挨着一家。八方游客慕名而来,畅游老街,品千年古韵,看烟火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