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设重点突出的大宗商品物流基地 1.打造煤炭能源物流基地。以荆州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为核心,建设煤炭储、配、运物流基地。推进荆州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二期工程建设,扩建陆域堆场2000亩,提升煤炭中转能力到设计值5000万吨/年,静态堆存能力500万吨,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提供充足的能源和原材料物流保障,承接国家和省级煤炭应急储备功能。(牵头单位:县发改局;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江陵开发区管委会,所在地乡镇政府) 2.打造农业产品物流基地。以中国供销粮油加工及物流科技产业园为枢纽,大力发展大宗粮油仓储、加工、贸易及物流配送,发展农业产品产运销一体化的物流供应链服务,逐步形成区域农业产品流通大格局, 建设江汉平原农业产品专业贸易市场,打造华中地区大宗粮油商品重要集散中心。健全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加快建成以县城物流配送中心、乡镇配送节点、村级公共服务点为支撑的县乡村三级配送网络。(牵头单位:县经信商务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交通运输局、中航农业发展(湖北)有限公司、江陵开发区管委会,所在地乡镇政府) 3.打造化工产品储运基地。以江陵石化码头为核心,建设化工产品仓储物流基地。规划400亩江陵石化码头一期陆域罐区,新建30万方仓储及石化产品交易平台,推广应用危化品罐式集装箱运输,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化工企业提供物流保障。(牵头单位:江陵开发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江陵县分局、县交通运输局、荆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县城发集团,所在地乡镇政府)
(三)建设功能完备的物流园区(枢纽) 1.建设江陵多式联运物流园。以浩吉铁路江陵站及规划的郝穴作业区多用途码头为依托,规划建设集“铁水公”多式联运、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于一体的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江陵多式联运物流园。大力推进集装箱铁水联运,完善大宗干散货铁水联运体系,显著提升多式联运运作和运输服务效率,以此带动区域内制造、商贸、化工、煤炭、农产品等产业集聚,推动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新动能。(牵头单位:江陵开发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城发集团,所在地乡镇政府) 2.建设高速公路服务区物流园。以武松高速江陵服务区为中心,依托“高速服务区特色小镇”建设,建设高速公路服务区集散物流中心。以白马寺镇等高速出入口为中心,建设农产品物流中心,形成年转运万吨的“小龙虾”“黄鳝”等特色养殖农产品物流节点,发展高速公路出口互通快运经济。(牵头单位:县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经信商务局、县城发集团,所在地乡镇政府) 3.规划江陵客货运枢纽中心。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级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按照“城际快运、城乡客运、城市公交”一体化发展思路,谋划江陵车站迁址,实现客运 “零距离”便捷换乘;同时按照“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电商货物快速集中分拣投递”的发展思路,完成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客货集疏运发展目标。(牵头单位:县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经信商务局、县邮政公司、县城发集团,郝穴镇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