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山,在汉晋南北朝直到隋代,名叫江夏山。唐初称为夹山,取两山夹道而行之义。在唐天宝末年,由当朝宰相开基造屋,凿地得泉,形成东西两井,东井冒气则晴,西井无气则雨,占验灵准,故称为灵泉山。宋代后更为现名——龙泉山。 灵泉寺位于武汉市东湖高新区龙泉街,龙泉山下的灵泉寺始建于公元749年,由岳麓书院之创建人长沙太守李洞及其兄弟二人在此剃度出家初结茅庐后,经过历代僧人在此弘法布道,其最鼎盛时期聚僧百众之多,然由于时代变迁这座古老的寺院毁于明清。当代禅宗泰斗本焕老和尚移址圈地,上大下愿大和尚入住灵泉寺,并于2001年12月开始重建灵泉寺。 为了继承开山祖师李洞兄弟教育世人利国利民的精神,及当代众生之需,本寺方丈大愿大和尚观其因缘特契机开设以药师佛文化为特色的学修体系,将此寺定为以弘扬药师佛文化为主导的学修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