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江苏
- 精华
- 0
中士
 
- 积分
- 201
IP属地:江苏省苏州市
|
作者授权‘田氏文化’网络平台发布 - 大辽河——我心中最美的歌 田淑荣 - 大辽河, 我心中最美的歌。 你那汹涌澎湃的巨浪, 总还拍打在我的心上。 像是在问, 你还想不想家乡? - 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你一直装在我心上。 怎能把你忘? 且愈老, 情愈长, 思愈狂。 - 虽不能总在你的身旁, 但你给予我的快乐, 现在还会时常想起。 让我幸福无比。 春天风大浪急, 可是我还总想站在河堤上。 沐浴着你浪花里卷来的丝丝细雨, 任它吹过脸厐, 我张开双臂, 闻着这初春的气息。 虽然乍暖还寒, 但心是暖暖的, 早春的清新和鱼虾的香气, 都在这大风大浪里, 真是愜意。 - 随着这风浪, 木船开始下河起航。 船是五十年代主要的交通工具, 随潮落下营口, 第二天随潮涨回村里。 当时村里的渡口, 很热闹。 每当船回来, 大人孩子们都围了上去, 从船上帮着拿东西。 繁华喧嚣, 象赶大集。 到夏季, 每当涨潮, 河里的小鱼小虾会随着潮水一团团涌进渡口里。 我们就站在岸上, 用小网捞小虾小魚。 还有的人下水里, 一会就能抓条大魚。 虽然头顶太阳火辣辣的, 但我们心里很高兴, 现在我想起, 还心里美美的。 河里鱼虾的味道, 美极了, 我永不能忘记。 - 河提旁那浩浩荡荡的芦苇, 像锦缎一样漂亮。 叶子翠绿随风摆动沙沙作响, 象似在愉快歌唱。 挺拔的腰枝一节节向上伸长,跟大片的竹林一样。 百多米宽, 无限延长。 目之所及, 绿色屏幕一样。 我看到了什么叫雄壮! 我总在想, 诗经里说的, “兼葭苍苍……” 是不是就是我们这个地方? - 风一吹, 苇叶绿波荡漾, 各种鸟儿在里面歌唱。 这美景总在我眼前闪光! - 河里有个小岛, 长满芦苇。 每到夏季潮退时, 我们就要上去几趟。 抓小鸟, 找野鸭蛋。 野鸭蛋一堆一堆的, 我们见着了就拿小筐全收走,把芦苇踩的烂七八糟, 野鸭吓的全飞跑。 现在想起来真后悔, 不爱护鸟类。 也不知道现在野鸭还来不来这里? 画眉鸟还唱不唱? 布谷鸟还叫不叫? 这些我真想知道。 - 铿锵有力的蛙鸣, 永远在我心中激荡。 一声声节奏明朗铿锵, 象极了军乐章。 不知是谁在指挥, 千万只青蛙在村子里, 四面八方, 同声高唱, 都很卖力气。 没有一个滥竽充数, 一唱就几小时。 像是给插秧的人们唱号子鼓劲一样。 - 大人们插秧, 我们小孩子就在稻畦边的水田里抓小蝌蚪。 小蝌蚪胖胖的, 圆圆的, 大脑袋小尾巴。 一团一团, 一堆一堆在水里游荡。 特漂亮, 一碰到它滑滑的, 那感觉好极了。 可它不让碰, 有人抓, 它立马溜走, 跑去找妈妈。 长大了, 我看到小蝌蚪找妈妈的画册,我就想, 是不是那些小蝌蚪被我们撵的去找妈妈? - 一片片碧绿的稻田, 绿油油的小苗, 象极了兰花的叶子, 在水中傲风挺拔生长。 远望, 人象行走在绿色的海洋里。 村庄, 宛若是小岛屹立在水中央, 这画面, 你一定会想是到了江南的水乡。 秋季金黄的稻谷 澄黄澄黄, 像金色的毛毯铺在地上。 不由你不想, 躺在上面晒晒太阳。 - 稻花的芬芳, 给农民带来喜悦希望。 年年大丰收, 乡亲们的好日子, 杠杠的。 - 现在乡亲们的生活更是象上了天堂, 过去连想都不敢想。 洋房排排, 骄车辆辆。 柏油马路通到每户门前。 用上自来水 插秧,收割,脱谷全部机械化, 一条龙服务。 余粮国家从地里直接拉走入仓。 我儿时的学堂, 几经变迁, 越来越好, 宽敞,漂亮。 我真想还能坐到那儿, 听老师讲…… - 鲜美的河蟹, 我还总想回去品尝。 小时候, 每到中秋前后。 晚上,大人们拿上手电和一个桶。 在村里道上走一走, 就会捡回来不少河蟹。 河蟹有点傻, 一见光亮, 就奔跑过来。 把美味送到嘴上, 那味道真香……。 - 河蟹爱光明, 像飞蛾扑火, 一批一批, 前仆后继。 这种精神, 不知道应该表扬, 还是批评它不知道爱护自己? 到了冬季, 河水开始休息。 厚厚的冰层, 把狂躁的波浪压在了冰底。 像大闹天宫的孙悟空, 被压在了五行山下一样。 任凭河水怎么呼号咆哮, 河面的冰压的牢牢的, 让它收敛了脾气。 这时出行方便很多, 下营口上田庄台都从冰面上走。 这时孩子们高兴, 打雪仗, 滑冰排, 打滑梯, 堆雪人。 整天在外边玩耍, 小脸冻的红红的。…… - 大辽河, 我时刻想念的地方, 我的家在这里, 根在这里! 你有最美的一年四季。 我的笔拙, 写不出辽河四季的美丽。 如果现在还有黄公略, 能描摹出大辽河的四季, 我想也不亚于富春山居图。 - 人哪, 年轻时就像笼子里的鸟, 总想往外跑, 而且觉得走得越远越好。 老了才知道, 不管你走出去多远, 故乡才是最好。 它的影子总在你心头绕。 你能想到的全是美好, 你一辈子忘记了什么, 都忘不了故土。 它给你带来的快乐, 让你每每想起总想笑。 它给你带来的甜蜜, 象老酒, 你总品尝不够。 走出去几十年, 还是觉得故乡最好! ‘田氏文化’网络平台田绪科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