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187|回复: 0

[热点评述] 喜迎市"两会" 阔步新征程|十堰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复制链接]
来自
亚太
精华
2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650

IP属地:亚太地区

发表于 亚太地区 2022-12-31 11:59: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记者 闵波报道:11月25日,位于张湾区的东风智能装备产业园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发电。该项目是全省目前最大的建筑光伏一体化项目。

12月24日,鄂粤港(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园项目在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园区将引进30家以上高端智能装备制造、汽车精密零部件等相关企业入驻,致力打造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园。

向创新要效益,以科技促发展。2022年,我市紧紧围绕“一主四优多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优化科技创新生态,让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最强引擎,为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建强平台载体 激发创新活力

9月21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2022年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名单,我市申报的“国家火炬十堰张湾汽车智能装备及关键部件特色产业基地”名列其中。

2022年,全市新增省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创业平台16家,总数达到271家。在全省20家省级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综合评价中,十堰高新区由第4位上升至第2位;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达到28家;新增省级以上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5家;储能与动力电池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项目获批。新增备案6家省级星创天地,备案数量并列全省第一。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

我市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全年累计为40家科技型企业落实“财政科技创新贷”1.22亿元,财政科技资金引领作用不断凸显。向上争取省级及以上项目131项,项目经费创历史新高。与湖北省高新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力争到2026年全市产业投资基金规模达到200亿元。

培育创新主体 增强发展动能

在十堰普林工业园内,专注于感应热处理的恒进感应科技(十堰)股份有限公司不断突破技术壁垒,打破进口设备垄断,成长为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示范企业、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入选工信部第四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科技兴则企业兴,科技强则产业强。

我市持续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91.6亿元,占 GDP比重18.4%,总量及占比均位居全省前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数量创历史新高,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09家,总数达到54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跨越增长,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675家,入库数量位列全省第五。新增省级科创“新物种”企业11家,总数达29家。全年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120.8亿元,完成科技成果登记42项。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我市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助力企业做大做强。驰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入列工信部2022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名单,东风康明斯排放处理系统有限公司获得“2022年全国质量标杆”称号。

集聚创新人才 优化创新生态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和人才工作,先后出台系列支持政策、举办系列赛事活动,全面激发创新潜力和市场活力,创业、创新、创富成为城市发展主旋律。

举办第五届职工创新创业大赛、第九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巾帼创新创业大赛。实施10万名大学生留(回)堰计划,健全完善“武当人才卡”制度,持续开展“北京院士专家十堰行”等活动。全市农业科技人才累计达1730人,数量居全省第一。建成“湖北科技特派员工作站”31个,遴选科技领军人才20人、双创战略团队20个。

科技创新生态持续优化,连续六年进入全省科技创新综合考评优秀序列。据《湖北区域科技创新生态指数报告》显示,我市科技创新生态排名全省第4,进入第一梯队;科技创新投入、企业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产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成效等5个方面23个具体指标中,15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郧西县、丹江口市、房县、竹山县先后入选“湖北省创新型县(市、区)建设”名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