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艳 于 2023-1-10 10:45 编辑
今天是爷爷离开我们整整十年的日子。十年,这个时间足以让―襁褓中的婴儿长成一个少年,而在我的岁月记忆里,却只是弹指—挥间。 多少年来,都想写点什么来纪念爷爷,一来难得有时间静下来,二来总是不想去触碰那思念的闸门,生怕情感在那一刻失去缰绳,以至于这些年来,我都不敢去梦见爷爷。 爷爷生于1948年三月初三,据说传说三月初三乃是昆仑山西王母的生日,这位大神可是不得了,她在天庭中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甚至连玉皇大帝也要让她三分,所生在这个日子的人一辈子衣食无忧,生活富足。爷爷恰恰一生含辛茹苦,把6个子女拉扯大。而今一脉所传四代,家人共计四十有一,年**身体康健,诸事顺心,年少者亦多成家立业,小家庭经营尚可,这是他老人家穷一生之力所期所盼,九泉之下,也当瞑目了! 爷爷只上过几天的私塾,是队里的队长,也算是那个时代优秀的年轻人。爷爷做人厚道本分,对谁都是非常热心和满满的真诚,平日里哪家有个邻里纠纷、婆媳矛盾,爷爷总是不厌其烦,反复登门劝解,虽然文化不高,说不出什么高深道理,但看问题准确透彻,而且不偏不倚,尽可能能把一碗水端平,深得左邻右舍信任,问题解决了,就自斟自饮、小酌一杯,以贺成功、聊表欣慰。特别对老弱病残、鳏夫寡汉,极为同情,遇有他们来家里,爷爷总是热情相迎,端茶递烟,与他们说说笑笑,家长里短,嘘寒问暖,帮他们说媒,即便是调侃,也都充满关爱,鼓励他们战胜困难,自立自强。 爷爷教育儿孙总是身教重于言教,平时话语不多,从不絮絮叨叨,但也偶尔开开玩笑,调节气氛。印象里那时候的冬天特别寒冷,北风刮到脸上如刀削般,无论怎么天寒地冻,爷爷都是天没亮就起床,屋前屋后拾粪,积攒些耕作肥料,接着又到田地干农活,直到太阳两丈高我们起床了,爷爷才回来吃早饭,爷爷的理论是,土地负闲人,好庄稼是侍候出来的,一粒汗水一颗好苗,这些浅显但当时听起来似懂非懂的道理,多年来一直深深影响着我。爷爷总是先人后己,吃饭让我们先盛,菜也是最后一个夹,遇到饭不够就连锅巴一起盛了,吃鱼多吃头和尾,把好吃的都留给我们。 2022年的清明,我特意回家祭扫烧献,纪念仙逝的爷爷。伫立爷爷坟前,望着坟头满眼蓬蒿,追思爷爷在世疼我之情,我不禁悲从中来,泪水一如断线的珠子。回到单位,我吃不香,睡不着,坐不安,心里空空荡荡,怅然若失。失什么呢?我总觉得欠爷爷什么。于是伏案而作,便有了这篇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