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腊八就是年。 儿时,从记事起就盼着过年,小时候的过年有很多习俗讲究,不像现在,住在高楼里,家家户户大门紧闭。 小时候,过年从腊月二十四就开始了,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着打扫屋子,准备年货,准备过年的食物。大人们忙着炸圆子、罐香肠、卤肉、做果子,炖汤,小伢们围着灶台吵着闹着要吃,一大家人热闹的迎接新年。 作为小孩儿,我们对过年充满了向往,日夜盼着这一天早日到来。因为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我们才能穿上新衣服,才能吃到很多平常吃不到的东西,还有很多过年的活动演出,还能燃放烟花爆竹,更重要的是,我们又长大了一岁。 年三十,是母亲最累的一天,一大早起床,做完卫生,就要开始操持着做年饭。那时的年饭,动手程度之高,远远超出现在的想像。在没有冰箱的时代,无论是熟菜还是半成品都匮乏,准备一桌好菜不仅需要良好的家庭传统和熟能生巧的经验,也需要细致的人力调配和充裕的时间。 妈妈忙着做年饭,我和姐姐跟在爸爸后面贴对联,贴门画。随着妈妈一声:“娟娟、敏敏,端菜,喊爷爷奶奶吃饭啦!”这时爸爸在门口,放响鞭炮,一大家人热闹的围着圆桌吃开始吃团年饭。 忙忙碌碌的是年味,忙忙碌碌的是希望,忙忙碌碌的更是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