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运输部在网站公布了《关于拟公布“十四五”期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创建城市名单的公示》,湖北的十堰市、荆州市、咸宁市在列。 
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工程于2012年开始实施,此前湖北已经有武汉市和襄阳市通过了国家验收,正式被授予“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称号。宜昌市目前正在接受国家验收评审。 十堰、荆州、咸宁本次入选创建城市名单,说明湖北在这项城市建设“国字号”招牌赛道上已经有6座城市起跑。 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分多个阶段,通过验收及动态评估并不容易 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始建于2012年,分为创建申报、组织实施、验收命名、动态评估等多个阶段。 2017年,交通运输部首次组织验收,第一批上海和南京顺利通过验收,成为全国首批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武汉在第二批通过验收,成为湖北第一座获此殊荣的城市。襄阳与宜昌均在2017年入选“十三五”期创建城市,其中襄阳在2022年成功通过验收,而宜昌稍显落后,前几日刚刚迎来交通运输部的现场验收。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具有严格的管理办法与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入选创建城市具有明确的门槛,并且还需要多次审核。 其次,在3年的实施周期后,验收评估指标覆盖广泛、十分具体,想要顺利通过验收并不容易。之前已经有多个创建城市未能完成创建目标,不具备验收条件,自愿放弃了创建资格。 即便通过了验收,这块“国字号”招牌也不是一劳永逸的。2022年,国家新增了长效机制,每3年对获得称号的城市进行动态评估,不合格的还会取消称号。 湖北城市公交各有特色,利用公交发展提升城市建设水平 既然这项国字号工程如此严格,为什么这么多城市还是趋之若鹜,尽力去申请呢? 除了国家会给予示范城市一定的补贴,从城市发展来看,公交便捷化、广覆盖、普受益对城市扩容、交通治理、人居环境改善都是有很大帮助的,符合现代城市发展的理念,因此各地政府也是挤破脑袋争取达到示范城市的标准。 
湖北各城市发展公交也各具特色。前不久,黄石现代轨道交通一期工程通车,成为省内第二个具备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襄阳公交则突出绿色新能源理念,中心城区绿色出行分担率、绿色公共交通车辆比率、公共交通满意度等指标超过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