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7天长假结束了,很多在外打拼的游子又一次地告别家乡,踏上返程的旅途。今年是疫情防控“乙类乙管”后的一个春运,经历了连续3年的疫情影响,2023年的春节7天终于迎来了交通客流的回暖,湖北省内各铁路车站客流也明显增长。 
襄阳东站迎来自2019年11月开站以来最大客流 襄阳东站是襄阳首个高铁站,规模也在地级市中首屈一指,2019年随汉十高铁和郑万高铁郑州至襄阳段开通运营。但是由于当时郑万高铁没全线贯通,汉十高铁也是省内城际定位,导致襄阳东站通达范围十分有限,客流量很少,门可罗雀。 
2022年,郑万高铁全线通车,从襄阳东站乘坐高铁可以直达重庆、成都,很多长途高铁也途经襄阳东站,因此,襄阳东站迎来了开站以来的最大客流。1月27日,襄阳车站管内15个客运站发送旅客8.1万人次,同比2022年增长34%,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3.88%。 宜昌东站客流略显疲软,仅恢复5成 对比襄阳东站的火爆,宜昌东站的客流量就略显疲软了。春节7天,宜昌东站累计发送旅客11.9万人次,同比增长25.6%,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55.4%。 
回顾宜昌东站的客运量,2015年春节就已经超过18万人次,2018年-2019年更是达到20万人,其中2018年是高峰,超过23万人次。今年的客流恢复仅不足一半,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2012年汉宜铁路通车后,宜昌已经10年没有新增客运铁路,主要运力还是依靠东西向的沪汉蓉快速铁路,高铁/动车的通达范围有限。 2、郑万高铁通车后,部分重庆北上和东去的高铁改走襄阳。同时三峡库区内以前的中转客流也有了新选择,宜昌东站的吸引力下降。 3、目前旅游市场还未完全恢复,春节客流还是以探亲为主,因此宜昌的旅游客流还没有显现出来。 面对不利因素,荆州火车站共发送旅客8.3万人次,恢复超7成 荆州火车站客流也一直保持高位运行,1月21日至27日,共发送旅客8.3万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16%,旅客出行高峰出现在27日,当天发送旅客2.1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高峰期的7成以上。 
今年的春运,荆州站也面临与宜昌东站一样的问题,长途车次减少,南下、北上车次不多。同时荆州站还面临了严峻的挑战,今年武汉铁路局在汉口至宜昌间首次开行了大站快车12趟,其中8趟是一站直达式动车组列车,直接跨越了荆州站。这使得荆州至武汉间的车次减少了挺多。同时投运2年的荆州机场也在春节期间实现了1.5万人次的客流,分流了不少铁路的长途客流。 
不过从数据上看,即便面临不利因素,荆州站的客流恢复还是很不错的。 荆州站从2012年建成以来,一直在高位运行,除了2015年,2014年-2019年间,春节7天旅客发送量一直保持在11万人次以上。荆州站的1.2万平米的站房已经十分拥挤。 
目前荆荆铁路正在建设中,1.6万平米的荆州站北站房也已封顶。2024年建成通车后,荆州将打通北上高铁通道。同时,宜昌至郑万高铁联络线也预计在2025年建成,在宜昌东站与汉宜铁路贯通运行。届时,相信荆州站的客运量还会迎来一个新的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