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江苏
- 精华
- 0
列兵

- 积分
- 9
IP属地:江苏省镇江市
|
在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陈六村大屋饶湾,陌野之间,港汊之上,一座始建于元代1349年的石桥栉风沐雨,历经沧桑数百年,至今保存完好,仍能通行。这座桥名叫南桥,有武汉第一桥的说法,是武汉地区乃至湖北省内现存年代最早且有确切年代可考的桥梁建筑,因其特殊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1989年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从山坡街驾车开上天子山大道,大约十来分钟,就能看到道路一旁,元代南桥的标志牌。连接南桥的小路劈山而开,此路为近年所建,主要是方便游客参观。青石铺就的小路,径直前行约30米,便是南桥了。桥旁立着一座石碑,上书桥名和南桥简介,介绍了南桥的前世今生。南桥往前走约二三百米,是一座小巧的引桥,只是桥下不再有活水经过,俨然一座陆地桥。南桥港上,下游约20米处,已新建一座石桥,供人和车辆通行。一古一今,两桥遥望,时光荏苒,历史变迁,流水无言见证。在古代,南桥是当地村民通往外界的必经通道,车水马龙,相当繁华,据传南桥的前身是一座木桥,七百年前,南桥地区是水陆交通交汇处,是江夏、鄂州、大冶、咸宁生意人来往的主要商道。“桥上过往客商络绎不绝,桥下码头每天停泊很多商船。”陈汉水介绍,由于客商多,小小的南桥地区街就热闹起来,有客栈、饭馆、杂货铺、茶馆等,成为繁荣的码头街市。当时,客商频往、寺庙香火旺盛,尤其在清代中期旺极一时,老人们口耳流传的诗句,“一里七星庙,百步十座桥”,形容的就是以南桥为中心,一度繁荣鼎盛的茶马古道,当时茶叶、瓷器经由这里的渡口吞吐,销往全国各地乃至外国。上世纪中期,该桥所在处仍然人烟密集,有学校、庙宇、店铺等建筑物,后来历史原因和村民外迁,该桥也因此变得冷冷清清。如今南桥成为孤桥,寺庙和茶楼早已归尘,只留下桥面上那条来往窑工独轮车碾压而形成的深凹痕迹,成为这段繁华历史的见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