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江苏
- 精华
- 1
上士

- 积分
- 775
IP属地:江苏省镇江市
|
出了个余秀华,钟祥市横店村跟着出了名。我摸去横店村,本来想见见余秀华,结果空跑一趟,她被邀请到外地参加活动去了。到了暮年,鬼使神差,忽然读起诗来,也连带关注了一些诗人,还热衷于去诗人的出生地观瞻,远的不说,单是这次荆楚行,就到过丹江口市,在水库大坝上眺望被大水淹没的诗人王家新的故乡均县县城,到过秭归屈原出生地乐平里,到过荆门岩子河水库,那里是诗人张执浩的故乡,今天这不,又跑到了横店村。
早上在钟祥汽车站坐车到石牌镇,接着在石牌镇汽车站换乘去荆门的中巴,在路边下车,就到了。立在马路边,一眼望过去,是个完完全全的新农村,一律新修的楼房,青瓦白墙,排列整齐,一排排分置于大道两旁,宽敞整洁的大马路由村中间穿过去,村口高高竖起几个大立柱,中间最大的一根立柱上写着横店两个大字,旁边四根立柱上,分别直书着:无端欢喜,摇揺晃晃的人间,月光落在左手上,我们爱过又忘记,我知道,这是余秀华近年出版的四本书的书名,《无端欢喜》是一本散文集,其余三本为诗集,这个造型和这些书写,应该有它丰富的内涵,我走在村中间公路的人行道上,看见路边山墙上都写着余秀华诗作,顺着坡道下行,底下出现一块很大的空地,大木牌上写明余秀华旧居,空地入口处,有两块像书页一样翻开的对称的模型,右边一页是余秀华简介,左边一页写着余秀华一段话:而诗歌是什么呢,我不知道也说不出来,不过是情绪在跳跃,或沉潜,不过是当心灵发出呼唤的时候,它以赤子的姿势到来,不过是一个人摇揺晃晃地在揺揺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它充当了一根拐杖。这些话同时用中英文书写。空地走到头,是余秀华原住屋,红砖房,上下两层,中间一个天井,很多的农家器具,都原样陈列。余秀华的大部分诗稿,都是在这个普通的农家小屋里完成的。我注意到屋外侧边有一间竹篾兔子屋,余秀华在诗中写到过。
余秀华不在家,被某单位邀请去了北京上海,但听说她常年在家的日子多。她父亲也不在家,去了镇上,我跟搞接待的老吴说,要求见见她父亲,老吴把老余手机号报给我,要我直接联系,我拔打几次,都说现在正在通话中,让我等会再拨,可老吴能拨通,偏偏我拨不通,我好生纳闷,心想,莫非是怕干扰,搞了个陌生人隔离墙?老吴和一群妇女摘橘子去了,我问清了余秀华新居牌号,就背着一前一后两个双肩包去村里闲逛,等待秀华父亲回家。
这个横店新村比较特別,它造屋资金来源主要靠政府,各家各户仅仅出资九万元。新村很漂亮,像长街一字儿摆开,每户三间两层,屋前是小菜园,屋后是小院子,这种格局会让城里人羡煞。不大会工夫,老余开着三轮拖斗车哐啷啷哐啷啷地回来了,他家是B院70号,我去前门敲门敲不开,大约他在收拾车上东西,就绕到后门去。他见到我很热情,引我进屋,让坐,倒茶,给我小金橘,我自我介绍后,他亲热地称我老哥,我们并排坐在厅屋沙发上,像老朋友那样说些亲切的话,眼下他家里三代三口人,他,秀华,还有秀华的儿子,他守老营,秀华有时外出,孙子在武大毕业后已经在荊门石油公司上班。我们说到三个人的婚姻,老余他老伴过世了,找个老伴,人很不错,他翻出照片给我看,只是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归屋;秀华呢,离婚后一直单身,高的不成,低的不就,有个北京帅小伙追秀华,人品缺少深度,想傍秀华享清福,秀华自然看不上;儿子二十四岁,在荆门置了房子,还冒谈朋友。他说秀华人很倔,当初高二快念完还冒念完之际,考作文她写的字老师嫌不好认,都次次给零分,秀华生气了,把书撕乱,烧掉,回家后再也不去学校。我听了插话说,余秋雨说过余姓的人似乎都有点子倔的性格特点。老余能把秀华出的几本书很流利地说出名子,我好奇地问了版税,他说出版商只给二元钱一本,还是按实际销售的数目计算,我说太抠了,他说出版商也冒赚,大头被销售商拿去了。东扯西拉说了三四十分钟,中间我俩照了合影,交换了微信,问过他电话打不进的原因,后来老余要留我吃午饭,还说有鱼吃,我爱吃鱼,但我要赶路,哪能长久躭搁,他也不勉強,开着摩托车送我到三叉路口,我要到那儿等过路车去荆门。
2020.10.25——26 记于荆州如约酒店211号房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