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江苏
- 精华
- 10
少尉
 
- 积分
- 1845
IP属地:江苏省苏州市
|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学习过这首诗,于是我知道了荔枝。然而我所知道的荔枝,终归只是荔枝这个名词而已, 至于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味道,根本就没有去想。不是我不去想,而是根本就没想到或者说根本就不知道去想。我脑子笨,把老师教的、课本上讲的学会已经相当费劲儿了,又哪里想到还要去想些什么呢?没人指点,何况考试又不考?!华师大学教授戴建业说:“现在的学生缺乏想象力。”其实又何尝只是“现在”呢?
后来学习杨朔的散文《荔枝蜜》,知道它也获得了美食大家苏轼的赞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是仍旧没有在我的心海激起一点涟漪。
后来有了孩子,孩子一点点长大,妻带她去超市,出好奇秤了一些。于是我便知道了那像梧桐果一样的东西原来就是荔枝。我对它本没有好感,可妻却一定要尝一个,而且女儿也剥了皮小手捧着送到了我的面前。盛情实在难却。这什么呀?就像过去遗漏在田野经过霜冻的坏红薯。难道是一日思变二日味变三日全变的结果?
常言说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比如我们枣北人,生性耿直而又倔强,而枣南人说话就明显好听多了。现在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无论在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你都可以吃到来自全世界的食物,人的性格、人的特征会不会越来越趋向一致呢?比如一对夫妻,长期食用同样的饭菜,不是彼此间就长得越来越像了吗?那样我们的后代结婚,不会就像结近亲结婚一样出现一些意外呢?
202306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