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江苏
- 精华
- 0
下士

- 积分
- 137
IP属地:江苏省苏州市
|
本网讯(通讯员贺雨馨 刘敏佳)7月30日,为了使学生了解非遗文化,传承劳动技艺,培养劳动精神,机械学院“机蓄力量”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武汉市民族编织工艺实践工作坊进行劳动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我院学生主要学习如何制作花灯,我们邀请了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灯彩的传承人夏勇老师来到现场指导。”实践团队成员张午阳介绍道。夏勇向实践团的成员们传授了“折、扣、压”等基本编织方法,展示了如何将花灯一步步地做成。除此之外,他还向学生们介绍了灯彩的历史由来和发展历程,他说灯彩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工艺品,是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不同地方的灯笼更是有不同的地域风格。
在与老师共同制作的过程中,实践团队成员马恩东说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光听完老师的讲解还不够,在制作的时候我才真正的掌握了花灯究竟是如何做成的,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非遗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同时也学会了一项新的技能。”活动的最后,实践团将他们精心制作的灯笼装饰在武汉市街边的房子上,他们用自己的双手美化了这座城市的一角。
“通过此次劳动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生们对非遗文化的关注,以及对传统技艺的热爱,享受到了劳动和创造的快乐。”夏勇老师总结说,“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博大精神的文化内涵之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让我们有机会欣赏遥远的古代文明,加强中华文化的固本之思想,其价值和意义不可忽略。当代青年应该为传承非遗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以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凝聚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