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江苏
- 精华
- 0
列兵

- 积分
- 8
IP属地:江苏省苏州市
|
勤于学习才能乐于施教。每当我们看到一本好书的时候,内心总是会忍不住记录内心的启发和感想,那些从著作中所冥思震撼人心的话语,那些从著作中所触摸感动灵魂的文字,我们都能通读后感传递出来。
近期我阅读了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苏东坡传》讲述了一代文豪苏东坡仕途坎坷、历经磨难的一生。在他笔下的苏东坡,可谓是几千年来才一出的奇人,他曾这样评价过文坛的巨子:李白,一个文坛上的流星,再刹那之间壮观惊人的闪耀之后,而自行燃烧消灭,正与雪莱,拜伦相似。杜甫则酷似弥尔顿,既是虔敬的哲人,又是仁厚的**,学富而文工,以古朴之笔墨,写丰厚之情思。苏东坡则始终富有青春活力。”
苏东坡文传四海,名满天下,颠沛流离,随遇而安。苏东坡这样鲜明的个性色彩与生命底色,让很多人喜欢,苏东坡乐观又天真,书中记载了他的一件趣事,尤为触动人心。苏东坡在泗州渡河去游了南山寺后,写了一首诗词。渡河上有一座长桥,因为泗州为军事要隘,天黑以后此桥不许行人通过,违者重罚。苏东坡不仅过了桥,还在诗词中写到“望长桥上,灯火闹,使君还。”
泗州太守为人老实,第二天他读到诗后,赶紧去拜访了苏东坡,表示这件事情很严重,因为苏东坡名满天下,他的诗词一定会传到全国皆知,那样所有人都会知道他违反规矩的事情。太守过来就是求他把诗词收起来,不要给别人看到。
苏东坡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趋温厚和厚道,并没变成尖酸刻保”;纵观苏轼的一生,在才华毕露的背后,几度升迁的辛酸却只有他独自品尝。他一生为官,一生清廉,一生都在和大文豪,大政治家王安石斗智斗法。当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弊端,苏东坡等人立刻提出反对,苏东坡利用他最擅长的武器——笔,写出了上神宗皇帝万言书,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政治哲学,也表示其个人之气质与风格,其机智学问与大无畏精神,都显然可见。随后苏东坡反对变法失败被贬至杭州,于是,他远离了喧嚣,回归于清纯空灵;他习惯了淡泊,才情更加俊逸洒脱;他明白了如何应对困难,才能做到宠辱不惊。“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苏东坡这一豪气干云的惊世骇俗之语昭告世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刚直不阿,坦然自适,在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
诚如林语堂先生所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心灵的喜悦,是他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苏东坡的浩然之气,也将如他的诗词一样永留千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