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潜江提出过经过天门、潜江、荆州城区的方案,不过一直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目前武贵高铁没有进入国家规划。 
近期,荆州市发改委连续发布了多条铁路规划研究的采购招标,既包括武贵高铁、荆岳高铁,也包括李埠长江公铁大桥功能调整。这意味着武贵高铁经荆州城区的方案前期工作极大加速,很有可能会列入国家规划,在十五五实施。那么,我们来分析下武贵高铁荆州城区段的几种走向,看哪种更合适、利益最大化。 
李埠长江公铁大桥功能调整为武贵高铁过江扫清障碍 武贵高铁荆州城区方案有一个绕不过去的难题就是过江通道。本次荆州李埠长江公铁大桥的功能调整就是论证下武贵高铁的客流量,现有的双线高铁是否可以承载武贵+荆岳两条铁路。 
李埠长江公铁大桥在规划中只承载了荆岳高铁,但原来的方案测算过岳阳、常德两个方向的客流,因此双线高铁承载武贵+荆岳是不成问题的。只不过国家重大项目的规划调整都必须有严谨的过程。 武汉至荆州段近期利用汉宜铁路,远期规划高铁新线 武贵高铁在长江以北的线路还是十分明确的,荆荆铁路目前已经设置了九节壕线路所,有预留荆州西站联络线对接。沪渝蓉高铁天门北站也预留有西南方向的接入条件。 因此,武贵高铁从荆州西站引出后,先引入荆州站,途经汉宜铁路至汉口站,远期规划荆州西站至潜江至天门北站的高铁,接入沪渝蓉高铁天门北站预留的站台。 结合荆岳高铁规划,荆州至松滋(澧县)段存在3种方案 如果武贵高铁长江以北段近期利用汉宜铁路,过江通道又利用李埠大桥的话,武贵高铁荆州城区方案就只需要新建荆州至松滋(澧县)的呼南高铁联络线即可贯通,整体存在3种方案。 1.北方案:李埠大桥桥南设置弥市线路所,武贵高铁和荆岳高铁在此分线,在松滋街河市附近设置松滋南站,接入呼南高铁。荆岳高铁在公安斗湖提附近设公安西站。 
这个方案最大的优势就是武贵高铁与荆岳高铁共线里程最短,大概只有不到10公里,公安西站近公安城区,松滋南站由于接入两条铁路规模会比较大。 劣势主要有2点,首先没能在李埠大桥南侧设荆州南站,对荆州城市跨江发展不利,松滋南站离城区也比较远。 2.中方案:武贵高铁与荆岳高铁共线至弥市镇武松高速北侧,设荆州南站。武贵高铁往西南方向延伸,至松滋市杨林市镇附近设置线路所接入呼南高铁。呼南高铁在松滋王家桥镇附近设置松滋西站。 
此方案最主要优势就是荆松联络线里程最短(约40公里),投资最省。荆州城区设置荆州南站可作为荆岳高铁终到站,带动江南新区发展,松滋西站也比较靠近近城区。 但是这样一来,荆州南站离公安城区就比较远。 3.南方案:荆岳高铁线路偏西,武贵高铁与其共线至公安毛家港设荆州南站,同时预留江南翻坝铁路东延接入条件。武贵高铁由公安孟家溪镇附近设置线路所延伸至澧县西站。 
这也是荆州市国土空间规划中底图设置的方案,最大的优势是武贵高铁将与张吉怀北延线贯通,与呼南高铁不共线。 但是这个方案劣势也比较多。首先是线路跨省,前期工作难度变大。其次,不仅荆州澧县联络线距离最长(约50公里),也将导致荆岳高铁距离变长,整体投资是最大的。而且,荆州南站距离荆州城区和公安城区都很远。 这三种方案中,中方案荆州南连接松滋西个人认为最优,因为高铁既要保证顺直,同时又要节约投资,这样的方案才是最优方案。 荆州发改委的铁路规划研究采购已经结束,8月3日,铁四院已经开始调研武贵高铁,召开了座谈会,会上荆州、潜江、天门也都发表了意见。 
荆荆铁路明年将建成通车,荆荆铁路的南延方向与推进计划之前一直困扰着荆州大交通的下一步发展。其实,铁路建设规划从来就不存在最佳方案,只有最适合实际情况的。 除了上面分析的走向、投资、设站,环保、地质、防洪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铁路方案设置,但无论最终采用何种方案,都希望本次武贵高铁与荆岳高铁能尽快落实,促进荆州高铁网与铁路枢纽建设,促进经济和地区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