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886|回复: 2

[特别关注] 淅川发现若敖墓文物铁证 结束湖北河南两省楚国丹阳楚文化之争

[复制链接]
来自
江苏
精华
3

549

主题

4696

帖子

500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05

IP属地:江苏省苏州市

发表于 江苏省苏州市 2023-8-19 15: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卧马居 于 2023-8-19 16:24 编辑

2023淅川发现若敖墓文物铁证 将结束湖北河南两省楚国丹阳楚文化世纪之争
\卧马先生(李敦彦)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豫州的河南省,与湖北省除了诸葛亮躬耕地隆中之争外,与湖北省基本不存在楚文化之争问题。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南阳市方城县、南召县相继发现石磊城寨遗址,河南开始了为期三十多年的楚长城楚方城之争,三十年后2016年老河口卧马先生航拍鄂豫楚方城还原绘制汉水楚方城军事防御设施,仅用关键的“汉水”两个字就结束了长达三十年的湖北河南楚方城之争。因为河南南阳方城、南召的楚长城远离汉水三百里,与《左传》记载的“楚国以方城为城以汉水为池”城池相依的军事防御要求不符,当年河南已经基本抢到手的湖北河南楚方城之争,最后以改写荆阮、冥阨、连堤、楚方城历史词条的湖北大胜告终,至今河南已基本退出楚方城这以楚文化之争的行列。
    楚方城之外,河南湖北两省最激烈的楚文化之争要属楚文化源头的“楚国丹阳地望”之争?楚国丹阳之争,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的仓房镇,因为大旱丹江水库下降、淅川下寺、和尚岭、徐家岭陆续发现发掘出土、楚庄王之子令尹子庚墓、发现楚国箴尹斗克黄之之升鼎、发现王孙诰编钟、发现化夫人小口鼎等,春秋中晚期的楚国墓、出土大量的楚国青铜重器,河南省这些楚国历史文物的出土,对湖北的楚文化冲击和影响非常大。从此河南省的考古专家们,藉此开始做起楚文化大梦。
    因为丹水贯穿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丹江大坝淹没区的香花镇西有一个“龙城”遗址,河南的考古专家在没有厘清淅川县下寺、和尚岭、徐家岭出土的楚庄王之子令尹子庚王子午鼎、箴尹斗克黄之之升鼎、王孙诰编钟、化夫人小口鼎铭文、没有西周春秋早期确凿历史文物文字证据的情况下,做起了“楚国丹阳城”的美梦,并在媒体网站公然大肆宣传推介淹没区的淅川县香花镇西“龙城”遗址是楚国丹阳城遗址,宣称八百年楚国四百多年发生在河南南阳市淅川县,楚国的发源地在河南南阳市淅川县。
    因为湖北省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没有发掘春秋早期楚君大墓、没有出土淅川县那么多的青铜重器,眼睁睁的眼看着河南省公然把楚国历史文化源头的楚文化桂冠抢到河南去了?
    因为湖北省没有代表早期楚文化历史的青铜器,加上楚国早期历史记载匮乏,修建丹江大坝古丹水流域遗迹淹没消失、楚国丹阳地望未予论定等因素,在这波跨越近半世纪的楚国历史文化的激烈角逐竞争中,显然河南南阳市靠淅川出土的青铜器占了上峰?
    因为缺乏过硬的证据,湖北的楚文化研究专家们2009年干着急的严重跑偏的论定“楚国丹阳在汉江以西的保康县紫阳”,此说一出舆论哗然,虽叫了多年但根本不被手中有干货的河南考古专家们接受和认可?河南反而变本加厉不跟湖北理论商量直接把楚国丹阳城明抢到河南南阳淅川县了?
    历史往往常常跟人开历史玩笑?谁也不会想到,基本已经被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抢去的“楚国丹阳城”问题,在尘埃落定的关键时刻,随着南阳市淅川县徐家岭出土的一件化夫人小口青铜鼎罐铭文的研究新发现,力挽狂澜扭转乾坤,让两省之争的楚国丹阳问题来了个惊天大逆转,并且成为结束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与湖北省襄阳市楚文化源头“楚国丹阳”之争的考古文物铁证。
    如果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徐家岭出土的这件化夫人小口青铜鼎罐“关于“若敖鼎”若敖墓的青铜铭文,最终得到科学的考古论定,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将因为这一青铜鼎铭文研究的重大发现,彻底告别八百年楚文化源头之争、楚国丹阳城之争,正式退出五十里楚国丹阳的包围圈?将心服口服的彻底输给湖北省襄阳市,从此划上河南南阳与湖北襄阳系列楚文化之争的圆满句号。
    参看:淅川县仓房镇徐家岭出土“化夫人小口青铜鼎”铭文相关研究。
破译淅川仓房镇徐家岭11号化夫人小口鼎铭文 发现楚国若敖墓 图
--揭开2800年楚国若敖居鄀、葬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斗邑封地之谜
《邓州论坛》:https://www.dzmhw.cn/thread-244860-1-1.html
《 荆楚网》https://bbs.cnhubei.com/thread-4900276-1-1.html
破译淅川仓房徐家岭11号化夫人小口鼎铭文发现若敖之妻郧国云夫人之墓
《邓州论坛》:https://www.dzmhw.cn/thread-244876-1-1.html
《 荆楚网》https://bbs.cnhubei.com/thread-4900343-1-1.html


老河口光化县邓州古邓国与淅川县区域演变史证古鄀国疆域地望
《邓州论坛》:https://www.dzmhw.cn/thread-244877-1-1.html
    古为鄀国、西临秦国、南临楚国的淅川县仓房镇,出土春秋早中晚期的若敖墓、云氏族墓、斗克黄墓、斗氏家族墓葬群、令尹子庚墓等,大量与2800年前楚国若敖“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地、居鄀、郢鄀、葬鄀、斗邑封地、朝秦暮楚历史相符的文物考古铁证,一下准确的把南阳市淅川县楚文化的历史上限定格在公元前791-764年楚国若敖熊義在位之间。
    楚君熊義与鄀国的历史关联,始于若敖在位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居鄀、郢鄀、逝后葬鄀,谥号若敖,封其后裔于斗邑封地,终于公元前605年的斗氏叛乱灭族,《左传》、《史记》等信史均有明确记载。
    所以南阳市淅川县仓房镇,春秋楚墓青铜重器的历史,只能止于上限的公元前791年。即使南阳市淅川县有丹水丹阳之地,也只能是上游的丹水、是位于鄀国的丹阳?不可能与公元前791年向上至公元前1042年周成王封熊绎五十里楚国丹阳的251年楚国历史产生历史瓜葛。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仓房镇徐家岭出土确切记载“若敖”的青铜鼎铭文文字为证,有与若敖“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历史相符的鄀国山林之地、有若敖后裔斗克黄之升、斗克黄之墓、斗邑封地之证,系列考古证据可谓铁证如山,有如此强的出土文物为证,十八年前就已经出土,相信河南考古专家看到徐家岭墓楚国若敖的研究发现在这样确凿的文字铁证面前无话可说,相信湖北省最终一定能够毫无悬念的打赢这场旷日持久的楚文化之争之仗。所以,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的考古专家们不会想到,正是他们河南南阳淅川县出土的这件青铜重器,成为压垮河南楚文化源头楚国丹阳之争的最后一根稻草,将是结束河南南阳与湖北襄阳早期楚文化发源地之争的历史文物铁证。

2016年依据《光化县志》记载北大卫星地图还原绘制五十里楚国丹阳疆域四至图
    斗邑封地划出了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的古鄀国,将五十里楚国丹阳的包围圈直接从邓州市至襄阳北邓城的邓国、宜城市的罗国、南漳县的卢国、谷城县的谷国、郧县的麇国、丹江口绞国、淅川县鄀国等疆域界线之外直接向内压缩到汉水以东的古丹水流域二劈山分流孟桥川老河流域、至襄阳清河口入汉的排子河流域,把五十里楚国丹阳之地直接推向春秋时期鄀国淅川县之外“楚国收阴,阴入于楚”的湖北省襄阳市楚方城下老河口之境,准确的在汉水以东二劈山脉以西的老河口精准GPS定位一样的找到古丹水流域以北的五十里楚国丹阳疆域四至。
    以此可以揭开八百年楚国历史事件中“楚国收阴,阴入于楚”的“阴楚地望”谜?
        可以揭开“朝秦暮楚”成语故事发生地的秦鄀楚三国疆域地望之谜?
        可以揭开楚文王“伐申过邓”历史事件发生地的申国邓国楚国疆域地望等等与楚国丹阳有关的楚国历史之谜,从此结束湖北河南两省之间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楚文化之争和楚国丹阳之争?
        
                                                        2023.8.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3

549

主题

4696

帖子

500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05

IP属地:江苏省苏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苏州市 2023-8-19 17:35:22

破译淅川仓房镇徐家岭11号化夫人小口鼎铭文发现楚国若敖墓 图
--揭开2800年楚国若敖居鄀、葬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斗邑封地之谜
文\卧马先生(李敦彦)
    南阳市淅川县仓房镇徐家岭楚墓群是一处楚国高等级贵族墓地。1990-1991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在徐家岭发掘10座楚国贵族墓葬。2006年,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建设,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在徐家岭发掘了M11、M12、M13三座楚墓,出土青铜礼器、乐器、车马器、兵器、石器、玉器、骨角器、木器、铅器、贝币等3000余件文物。《河南省淅川县徐家岭11号楚墓》发掘简报,将11号墓年代论定为战国早期墓,发掘18年徐家岭11号楚墓一直被河南考古专家考古论定为薳夫人或化夫人是墓葬人?经过多年研究近日终于破译淅川仓房镇徐家岭11号出土的“化夫人女嚣铜鼎”全部铭文,震惊的发现这座甲字形大墓、有殉人的11号墓,原来是2814年以前“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楚国第十四任君王楚国若敖之墓--------?
《探索·发现》 20210331 考古中的意外(一)末段截图  https://tv.cctv.com/2021/04/01/VIDExpEYNvH2CHpPITmrlT1s210401.shtml
    《考古》2008年第5期“河南淅川县徐家岭11号楚墓”发掘简报,详细介绍了徐家岭楚墓发掘情况。
    链接:http://www.doc88.com/p-6753742763556.html
参看:2021年7月23日《南阳晚报》岁星纪年阝化夫人铜鼎- http://epaper.01ny.cn/http_wb/html/2021-07/23/content_790130.htm
参看《中原文物》2009年第3期“河南南阳徐家岭M11新出化夫人女嚣鼎”
https://www.doc88.com/p-0394346302924.html?r=1
    按说,由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发掘15年的徐家岭墓葬文物,早就研究透彻了,不会出现什么大的错误?
    没想到三年前在研读徐家岭发掘简报铭文资料时,发现汉字中根本没有(阝+化)和(女+嚣)这两个字儿?发现河南省文物考古专家关于徐家岭11号出土的“阝化夫人女嚣铜鼎”铭文中49字不准是50字外,所公布释文的“隹(唯)正月初吉,岁才涒滩,孟屯(春)才(在)奎之际,阝化 夫人女囂 择丌(其)古(吉)金,乍(作)盥(铸)迅鼎,(以)和御湯(汤),长邁丌(其)吉,永寿无彊(疆),化大尹(君)嬴乍(作)之,後民勿朢(忘)”,有很多一字多译及与鼎铭文字笔画不符的严重问题?就开始“阝化夫人女嚣铜鼎”铭文的释译研究,因为不少字一时拿不准而暂停。
为了便于甄别辨认,特别将弧形的拓片一字一字的按照直排顺序处理、放大,一个点、一笔一画都不放过,三年磨一剑,终于发现并勘误隹、涒、屯、才、奎、际、阝化、女囂、乍、铸、永、化、嬴、乍、忘等26字错误,完整破译出50字的徐家岭11号墓出土的小口鼎是“化夫人女嚣铜鼎”铭文。
淅川县徐家岭11号墓出土小口鼎是“化夫人女嚣铜鼎”铭文拓片
破解淅川县徐家岭11号墓化夫人鼎铭文员(云)鄀嚣字 发现楚君若敖墓图
2023 8 3卧马先生破译淅川县仓房镇徐家岭M11号墓出土化夫人鼎译文:
    惟正月初吉,歲在鄀臡,孟丑在赤,若達員(云)夫人,囂斁亓吉金,作盥迅鼎以,和御湯長,贎之亓吉,羕壽無疆,員(云)大尹艭作之,後民勿望。
    准确辨译出铭文文字后,若囂之名、孟丑在赤的年号释译解读就易如反掌了。按照岁星纪年孟丑在赤是牛年,若敖在位是公元前791-764年,可推算出铸鼎时间是公元前788年。
2023 8 3卧马先生破译淅川县仓房镇徐家岭M11号墓出土化夫人鼎译文解读:
    在公元前788年孟丑在赤的丑牛年正月初吉,登基四年的楚王熊仪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鄀地开辟了一地山林,享用麋臡野味过年之际,員(云)夫人也到达鄀地,于是楚君若囂选择出吉金,制作带盖的盥迅青铜大鼎,用来和御之时让热汤保温的时间更長,为解贎贷之其吉,为祝夫人羕壽之無疆,員(云)夫人与大尹一起艭双作之小口之鼎,以使後民勿望之。
    严格按照破译出来的“淅川县徐家岭11号墓化夫人鼎铭文”,我激动的不知道说什么好?这铭文中“若、鄀、囂”确凿的“若囂(若敖)”、孟丑在赤是牛年年号铭文文字,详细记载楚君若敖在位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来到鄀国鄀地初年,云夫人从楚至鄀后,楚君熊義为示欢迎铸鼎贺寿。带“若囂”的青铜器,证明是“若囂之鼎”,出土“若囂之鼎”的徐家岭11号墓证明是春秋早期“若囂之墓”。这一研究发现无疑是楚国楚文化考古史上2800年以来的最重大考古发现。
    文字是最真实的,是做不了假的,出土文物的简帛青铜铭文文字是文物考古的铁证。楚国之君“若囂之墓”的研究发现,也可以圆满解释,徐家岭11号墓为什么建成甲字形大墓?也可以解释一椁重棺的棺椁之侧的所谓人殉之疑?据铭文记载推测,徐家岭11号墓室内棺外一正、一侧两棺,比较符合为“楚君若囂“正室”、“侧室”两位王后,符合“楚王若敖与王后合葬墓”的特征。
    参看淅川县徐家岭11号墓化夫人鼎铭文中关于“鄀字”、“囂字”相关证据。
  参看:鄀字金文字例、金文反写,与徐家岭金文拓片对比图。

淅川仓房徐家岭11号墓化夫人鼎铭文与“鄀囂”金文对比图
    在古代文字未统一的情况下,一个字往往有很多种写法,有正写、反写、省写、增笔、减笔、书写、文和字自由组合的特点。综合徐家岭11号墓化夫人鼎铭文中金文拓片字迹笔画中,反写、倒置的鄀字,即有,若部的笔画结构,又有又的笔画,加上金文鄀的邑下巴夕笔画,是一个符合“鄀”字笔画构成所有元素的“鄀”字。
    说完鄀字,接着再说楚国“若敖”和“若囂”之分的囂字?
    关于“若敖 若嚣”问题,《百度知道》回答“楚国国君中堵敖若敖郏敖等是什么称号?为什么都带个敖字?网友回答”《楚世家》提到了几位楚武王之前的王:若嚣(敖)、酓(熊)仪、焚(蚡)冒、酓(熊)鹿(眴)、宵(霄)敖、酓(熊)帅……。并介绍“在楚国古文字中“敖”皆作“嚣”,嚣、敖、冒均音通可互用,蚡冒的冒当为嚣或敖的假借字。是熊仪、熊鹿(眴)、熊帅(坎)祖孙三代皆称“敖”。历有“若敖”和“若嚣”两说。
    关于“嚣”字?汉字中嚣 (囂) xiāo áo是多音字,囂有áo音。
    淅川县徐家岭11号墓“化夫人鼎”铭文有“囂”字之外,清华简《楚居》中,也将“若敖”记载为“若嚣”。
    清华简《楚居》第六支楚简明确239号、240号确切记载的是“若囂酓義”。
    清华简《楚居》的“若囂酓義”,与淅川县徐家岭11号墓“化夫人鼎”铭文的“囂择丌金”的“若嚣”相互印证,证明“若敖”古为“若嚣”。
    关于楚君熊義的“若敖 若嚣”孰是孰非问题?从《左传》记载的楚若敖熊仪葬鄀,首位以葬地为谥号,谥号为“若敖”分析,谥号顾名思义。是死后的名号,而“若囂”,符合熊義生前的名号。所以“若敖和若嚣”两个应该都没有错?这样清华简《楚居》的“若囂”与淅川县徐家岭11号墓使用器的“若囂”,解开了楚君熊義生前名“若嚣”之谜。
    淅川县仓房镇徐家岭11号墓“若囂之鼎”、“若囂之墓”的研究发现,可以解谜徐家岭11号墓墓葬年代、墓葬人身份、性别、楚君若敖墓、楚国若敖家族墓葬群的同时,可以解开出土“斗克黄之升鼎”的斗邑封地之谜,证明考古专家关于淅川县仓房镇徐家岭11号墓为战国早期墓、墓葬人是女性、是薳夫人墓等与传统文物文字记载不符,缺乏确凿的考古依据?
    同时淅川县仓房镇徐家岭11号墓为“若囂之墓”的研究发现,反证出土众多楚文化青铜重器的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仓房镇香花镇的龙城并非三千年前的所谓“龙城楚国丹阳城说”?终于可以彻底解开千百年来困扰楚文化考古研究专家的系列楚文化之谜。
                                                                 2023年8月5日


支持 反对

来自
江苏
精华
0

42

主题

8097

帖子

8131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8131

IP属地:江苏省苏州市

发表于 江苏省苏州市 2023-8-19 18: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2023淅川发现若敖墓文物铁证 将可能结束湖北河南两省楚国丹阳楚文化世纪之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3

549

主题

4696

帖子

500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05

IP属地:江苏省苏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苏州市 2023-8-20 10: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破译淅川仓房镇徐家岭11号化夫人小口鼎铭文发现若敖之妻郧国云夫人之墓
--发现《左传》记载2800年前“若敖娶于云”的楚若敖墓、郧国云夫人之墓及斗邑封地
\卧马先生(李敦彦)
   南阳市淅川县仓房镇徐家岭楚墓群是一处楚国高等级贵族墓地。1990-1991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在徐家岭发掘10座楚国贵族墓葬。2006年,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建设,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在徐家岭发掘了M11、M12、M13、M1、M10等10座楚墓,出土青铜礼器、乐器、车马器、兵器、石器、玉器、骨角器、木器、铅器、贝币等3000余件文物。《河南省淅川县徐家岭11号楚墓》发掘简报,将11号墓年代论定为战国早期墓。发掘18年徐家岭11号楚墓一直被河南考古专家考古论定为薳夫人或化夫人是墓葬人?经过多年研究近日终于破译淅川仓房镇徐家岭11号出土的“化夫人女嚣铜鼎”全部铭文,震惊的发现这座甲字形大墓、有殉人的11号墓,原来是2814年以前“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楚国第十四任君王楚国若敖之墓,之外据徐家岭11号出土“化夫人女嚣铜鼎”簠等青铜铭文,研究发现符合《左传》记载若敖娶于郧的郧国之妻云夫人之墓?
《探索·发现》 20210331 考古中的意外(一)末段截图 https://tv.cctv.com/2021/04/01/VIDExpEYNvH2CHpPITmrlT1s210401.shtml

    《考古》2008年第5期“河南淅川县徐家岭11号楚墓”发掘简报 链接:http://www.doc88.com/p-6753742763556.html

参看:2021723《南阳晚报》岁星纪年阝化夫人铜鼎- http://epaper.01ny.cn/http_wb/html/2021-07/23/content_790130.htm
参看《中原文物》2009年第3期“河南南阳徐家岭M11新出化夫人女嚣鼎”
https://www.doc88.com/p-0394346302924.html?r=1
搜索参看:河南新出“夫人鼎”铭文补释图文
     《化夫人鼎》肩部阴刻铭文二周 50 字,环读,部分文字反书(图一,2),作:隹(唯)正月初吉, (岁)才(在)*(涒)(滩),孟甲[5] ,才(在)奎之 (际), (薳)夫人(女+嚣)()择亓(其)古(吉)金乍(作)盥(铸)込(沐)(鼎),(以)和御汤,长贎(迈)亓(其)吉,永寿无强(疆), (薳)大尹嬴乍(作)之,(后)民勿望(忘)。
     因为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河南省淅川县徐家岭11号楚墓》发掘简报关于化夫人考古鉴定的(阝+化)字,电脑打不出来之外,汉字传承中也根本没有(阝+化)的演变传承字例?淅川县徐家岭11号楚墓关于(阝+化)这个字到底应该是什么字?这个(阝+化)的夫人到底是什么夫人?成为论定河南省淅川县徐家岭11号楚墓墓葬人的拦路虎?为解河南省淅川县徐家岭11号楚墓之谜,三年来一直绞尽脑汁的研究这个字典上查不到的(阝+化)这个字?随着“化夫人女嚣小口铜鼎”若嚣的研究发现,初步确定徐家岭11号楚墓两具殉人之一可能是《左传》记载的若敖之妻郧国云夫人后,研究认为若敖之外,要找到与郧国云夫人相关的“云”字证据?
      《左传》记载:宣公四年(公元前605年):初,若敖娶于云阜,生鬥伯比。若敖卒,从其母畜于云阜,淫于云阜子之女,生子文焉。䢵夫人使弃诸梦中,虎乳之。云阜子田,见之,惧而归,夫人以告,遂使收之。楚人谓乳穀,谓虎於菟,故命之曰鬥穀於菟。以其女妻伯比,实为令尹子文。其孙箴尹克黄使于齐,还,及宋,闻乱。其人曰,“不可以入矣。”箴尹曰:“弃君之命,独谁受之?君,天也,天可逃乎?”遂归,复命而自拘于司败。王思子文之治楚国也,曰:“子文无后,何以劝善?”使复其所,改命曰生。
      淅川县仓房镇和尚岭已经出土与若敖后裔斗氏相关的斗克黄之升壶考古证据,分析淅川县仓房镇应该也有“若敖娶于云阜”的云字证据?如果找到云字证据即可进一步论定若敖之墓和云夫人之墓?
    经过一丝不苟的认真甄别、核查“郧国、员、云”的汉字演变,发现汉字郧员云之间渊源深厚。研究发现这个看似(阝+化)的字,疑是古“郧”通“员”的員字不同写法,并且找到汉字员与化夫人化字相符的字例证据,终于可以合理解开已失传的(阝+化)夫人文字之谜?
淅川县徐家岭11号楚墓出土带(阝+化)字的“化夫人女嚣小口铜鼎”之外,1号墓化夫人簠等都出土有带(阝+化)字的青铜器。
破解淅川县徐家岭11号墓化夫人鼎铭文员(云)鄀嚣字 发现楚君若敖墓图
2023 8 3卧马先生破译淅川县仓房镇徐家岭M11号墓出土化夫人鼎译文:
    惟正月初吉,歲在鄀臡,孟丑在赤,若達員(云)夫人,囂斁亓吉金,作盥迅鼎以,和御湯長,贎之亓吉,羕壽無疆,員(云)大尹艭作之,後民勿望。
    准确辨译出铭文文字后,若囂之名、孟丑在赤的年号释译解读就易如反掌了。按照岁星纪年孟丑在赤是牛年,若敖在位是公元前791-764年,可推算出铸鼎时间是公元前788年。
2023 8 3卧马先生破译淅川县仓房镇徐家岭M11号墓出土化夫人鼎译文解读:
     在公元前788年孟丑在赤的丑牛年正月初吉,登基四年的楚王熊仪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鄀地开辟了一地山林,享用麋臡野味过年之际,員(云)夫人也到达鄀地,于是楚君若囂选择出吉金,制作带盖的盥迅青铜大鼎,用来和御之时让热汤保温的时间更長,为解贎贷之其吉,为祝夫人羕壽之無疆,員(云)夫人与大尹一起艭双作之小口之鼎,以使後民勿望之。
《文物》2004专家解读淅川县仓房镇徐家岭M1号墓铜簠铭文
2023卧马先生解读淅川县仓房镇徐家岭M1号墓铜簠铭文:
    器盖铭文:员(云)子孟嬭春之飤匣,器身铭文:员(云)子孟春嬭之飤匣。
   铭文不多,译文内容也不复杂,员(云)是姓,子孟是名,像斗子文一样全名是员(云)子孟。铜簠铭文记载的是:云夫人云氏后裔(相当于娘家人)的员(云)子孟,春日所作的飤匣食器。
参看《国学大师》妳(嬭)演变字例图
《汉典》春字演变字例图
参看《字典》匣字金文演变字例图
      因为,汉字中没有(匚+古)的字?研究发现匣内的甲字古文字有写作(口+十)的写法,将十写在口上,就与徐家岭M1号墓青铜簠最后的字相符了。另外青铜簠可以上下扣合,造型看上去像个盒子,是食盒飤匣媵器,也与匣以相符。徐家岭M1号墓青铜簠首字的笔画清晰,是(邑+化)字笔画,而汉字中即没有(邑+化)这个字,也没有(阝+化)的字?这个怪异失传的字到底会是什么字?
     逐一查找阝旁的字,发现这个汉字《新华字典》六画的阝旁33字、7画33字中根本没有(阝+化)的这个字儿?说是(邑+化)即没有出处,又不知道其字音字意?
淅川仓房徐家岭M11号墓化夫人鼎铭文与员字金文对比图
      认证研究徐家岭M1号墓青铜簠首字笔画,徐家岭M11号墓化夫人青铜鼎字发现,化夫人青铜鼎中两次使用的(阝+化)、(邑+化)的上部似乎有一横画之外,右部笔画似乎有分叉结构?研究发现化夫人青铜鼎中两次使用的(阝+化)、(邑+化)与员字金文笔画基本吻合,即有横画、也有口部半交叉和化字结构,符合员字金文篆书演变字例笔画。只是徐家岭M11号墓化夫人青铜鼎铭文中(阝+化)、(邑+化)的字太过艺术化的写法夸张悬殊,把人忽悠迷惑的根本认不出是个变化多端的员字了?
      认出徐家岭M11号墓化夫人青铜鼎铭文中(阝+化)、(邑+化)的字是员工的员字之外,还要找出员与郧云的关系?再查多音字的員yuán把我高兴坏了?原来員读 yuán之外也读yún,再之外,《广雅·释诂一》注:助词員(1)相当于“云”,或、员、云,有也。终于捋清员、云、郧三字之间千年以来捋不清的渊源关系。
      找到与(阝+化)、(邑+化)相符的文字演变证据,捋清员、云、郧三字相通的渊源关系,基本可以断定徐家岭M1号、M11号等带(阝+化)、(邑+化)的字不是化夫人,而是员云相通的云夫人。
    关于员、云古字是怎么写的,著作《左传》的左丘明,与作《史记》的司马迁,应该都没有见到过“若敖娶于云”的“云”字早期是怎么写的?因为成书于公元前403年的《左传》晚于若敖400多年,逝于公元前90年的司马迁晚楚若敖700多年就更不用说了。如果不是淅川县仓房镇徐家岭墓出土记载若嚣的青铜器上发现怪异的失传文字,估计没有人会往员字和云字上去想?
      云夫人青铜铭文证据,证明淅川县仓房镇,徐家岭墓地M1号、M11号、M12号、M13号等墓是若敖家族、云夫人后裔的家族墓葬群。也可以印证《左传》记载的若敖娶郧国之妻于郧云夫人记载真实无疑。楚国之君“若囂之墓”及“云夫人”的研究发现,进一步印证甲字形大墓的徐家岭11号墓为楚君若敖与云夫人等三次葬的合葬墓。进一步破解一椁重棺的棺椁可能并非人殉之疑?推测徐家岭11号墓室内棺外一正、一侧两棺,靠头箱之棺符合“楚君若囂正室云夫人之棺”?楚王的墓室,只有王后爱妃才有资格、才能入葬于楚王之墓?
    公元前791-764年在位楚君若敖墓及云夫人墓的研究发现,如最终被考古专家论定,将是楚文化考古史上发现最早的楚王墓?期待科学鉴定?
                                                               2023年8月6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