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樱木炫炫 于 2023-8-25 16:29 编辑
7月15日,儿子小学升初中电脑派位结果揭晓,儿子妈即开始筹划旅游休假方案。远在兰州的表妹一家盛情相邀,近在武汉的表哥也在策划自驾游攻略。于是,“如意甘肃”“大美青海”自驾游在8月4日至13日成行。
旅游的意义,应该是在山川河湖的纵情中走近自然,应该是在历史人文的熏陶中感悟人生,应该是在日月星辰的震撼中寻找诗和远方…
黄河、长江是华夏的母亲河。在兰州黄河岸,黄河母亲像中的母亲秀发飘拂、神态慈祥,仰卧于波涛之上,怀中依偎可爱的男孩,在母亲的呵护下举首憨笑。黄河第一桥--兰州黄河中山铁桥,比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通车早48年。黄河中山铁桥是中国近代史上西北地区引进外国技术建造的第一座桥梁,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长江第一桥则是新中国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被伟人写进了诗篇。
西宁塔尔寺,心中挂念的应是远离尘嚣烦恼的净土,喇嘛大师佛经和生生不息的香烛可使人们宁静安详、超脱尘世。但络绎不绝的众生何以使灵魂得到净化?看到寺中那棵菩提树,我给儿子吟起了唐•慧能《菩提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悟偈中理,需要智慧。以静制动、超然于世,应是真谛。而每时每刻的纠纷烦扰,怎能有心灵的净土?怎能寻找诗和远方?
在蓝色的青海湖畔,望无际的油菜花,忧郁被带走。面对不时飘洒的小雨点,感念江南水乡的瓢泼大雨;面对金黄的花海,感悟平原湖塘洁雅的莲荷花;面对高原旅游公路旁无尽的沙砾,感叹沧海桑田的变迁。奔远方,向前行,才有诗情画意。
茶卡盐湖和大柴旦翡翠湖,号称“天空之境”,是**遗落的一滴滴泪珠。蓝天白云、逶迤的群山倒映在平静的湖面,水天一色安宁而纯净。深浅不一的盐池宛如一块块“翡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不同的光泽。着明黄外套的儿子、穿湖蓝风衣的妻子、披红色丝巾的表嫂…天地间、秋阳下、梦境中,“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盐湖”!
一曲渭城唱“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首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篇文忠赋“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诵阳关、玉门关、嘉峪关的千古名句竟有异曲同工之妙,壮阔雄伟、荒凉寂寞、豁达含蓄、满志踌躇…跃然字里行间。
又见敦煌。莫高窟肯定是绕不过的。宕泉河西岸1700多米的石壁上,像蜂房一样密布735个石窟,有45000平方米的壁画、2000多身彩塑,绵延千年持续建造,规模浩大、蔚为壮观,这里是佛教艺术圣地,是在戈壁包围的绿洲上营造了人类精神家园的历史。一部“2019年度中国好书”《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被儿子要求购买并在旅途中阅读。
“醉卧鸣沙月泉侧,千沙万泉无颜色”。沙泉共处,妙造天成。鸣沙山,沙动成响而得名;月牙泉,形似弯月而著称。高温酷热中,儿子厉害,一鼓作气爬上鸣沙山顶,俯噉月牙泉,美景尽收。我只能爬到半山腰,边等儿子边感慨:登高才能望远,险峰更见风光!
穿越河西走廊。不到张掖,不知道这里有最美的丹霞地貌;不来张掖,哪知道是汉武大帝把甘州因“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腋”而改称张掖。七彩丹霞,连绵的山体好似披着“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绸缎,重叠的岩层、斑斓的纹理、起伏错落、水墨丹青、色彩绚丽。当我们走下第一个观景台时,景区工作人员告知,最漂亮的景点在下一处…车过酒泉、高台,向航天城的英雄和西路军先烈们致敬!武威,武功军威之意,古称凉州,北据大漠、南控祁连,五凉京华、河西都会,襟带西蕃、雄镇丝路,马踏飞燕、石窟鼻祖,法驾西来、佛送东风…边塞诗人岑参的诗句“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在脑海中浮现。车驰兰州,1000多公里的河西走廊就这样被我们驶过……
10天的自驾游,驱车2600余公里。从兰州到西宁、从茶卡到大柴旦、从敦煌到嘉峪关、从武威到兰州,山水激荡、戈壁苍茫,丝绸古道、华夏辉煌,历史遗迹与自然奇观相融合,连着绚烂和神圣、连着诗和远方。
好时光永远在路途上,好风景就在下一站。短的是旅途,长的是人生。随意,旅途就在远方;随心,诗画就在身旁。难忘的自驾游结束了,儿子即将从小学进入初中、同行的侄子即将从初中进入高中,新的起点开始奔跑,一定会在远方遇见更美的风景,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者:胡俊明 2023年8月13日)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