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大爆炸、人才辈出、竞争激烈的时代,在高压力、快节奏的运转中,不同的个体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生命状态,在相应价值观的影响下,“躺平学” 作为一种生命状态应运而生。 “躺平〞真的能解决眼前的困难吗?或许在网络上高唱“躺平”的一些年轻人,大概也能感受到这属于一种“浪漫主义空想”。责任、义务,无论你躺或不躺,它就在那里;房租、房货,无论你躺或不躺,它也在那里。“躺平〝并不会消解生活的困难,它所提供的,只不过是面对真实生活时的一点快意的心灵安慰罢了。 但是人,不可能是一种单向度的概念,他是有思想,有欲望,多维丰满的血肉之身躯。所谓“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就是这个意思,人的心智本身就决定了,他很难排斥物质上的向往、精神上的吸引、道德上的驱动。所以,“躺平”没那么容易。 事实上,仔细观察周遭也能看到,所谓“躺平〞,嘴上说着真香,但付诸实践的恐怕少之叉少。“躺平”的走红,其实更像是网络上一次集体的无意识情绪宣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