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基层治理,重在党建。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互融互促,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持续做好五基三化建设,着力锻造堪当现代化建设重任的干部队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加强理论学习,培育过硬本领。理论学习是党员教育的“铸魂之基”,基层党组织要完善党员、干部理论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引导党员干部“读原著、背原文、学原理”,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载体,引导他们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党的先进思想和理论著作的深入学习,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本领和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树立典型引领,发挥模范作用。大海航行看灯塔,工作见效靠典型。用好典型引路、示范带动这个方法,基层党建才能提质增效。近年来,各行业各条线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涌现出以“七一勋章”获得者黄文秀、吕其明、黄宝妹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典型。要加强典型的挖掘、培育、总结、推广、借鉴,把“盆景”变“风景。当前随着城市的发展,新空间、新载体、新就业人群不断增多,如何让这些“变量”变为稳固基层基础的“增量”,那就要通过党建引领,结合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实际需求,推动各类优质资源下沉,依托党群服务阵地、爱心商户、户外职工驿站、商圈等建好服务阵地,为凝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打好基础,真正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成为基层治理的“补充力量”,通过凝聚、服务、引领,融入基层治理。 坚持党建引领,培养高水平人才。人才工作不仅是组织工作的“核心要素”,也是撬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点”,更是实现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关键抓手”。当前,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加快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就要坚持党管人才,建立健全常态化的培养、帮扶、考核等管理机制,通过党建搭台,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找准人才工作“发力点”,精准用力、持续用力,引进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专业化领军人才,持续激活人才高质量发展“动能”,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