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3日 (廖有湘、李开阳)
黄石新港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拥有14.8公里优质深水岸线,是长江中游最大的单体港。
在长江黄石段,过西塞山后不久,便是黄石新港棋盘洲港区。
10月12日,记者站在黄石新港码头上极目远眺,大江波澜壮阔,船只往来穿梭,一派繁忙的航运景象。据悉,黄石新港三期8个万吨级泊位预计今年12月建成,届时将实现“亿吨大港”吞吐能力。正谋划启动新港四期建设,着力打造长江水铁联运的重要节点和枢纽。
在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布局中,黄石新港港口以“公铁水空”四港联动的优势,于2021年获批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为湖北省之唯一。
随着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的获批,黄石新港搭建起水、公、铁、空立体贸易大通道。水运始发班轮3天到上海、4天到宁波,直达班轮7天到韩国;铁路穿港而过与码头无缝衔接,可连接全国铁路网;多条疏港公路连接黄咸、沪渝、大广、杭瑞等高速路网,货达东西南北畅通无阻;对接鄂州花湖机场,车程仅30分钟,实现货物一日到全国,隔天达全球。
资料显示,自黄石新港开港以来,货物吞吐量连年攀升。2022年,黄石新港创造了吞吐量2930万吨的历史新高。
黄石新港的崛起,激发了其打造长江中游区域中心港的雄心,急需对外开放的新平台——黄石棋盘洲综合保税区应时而生。
黄石棋盘洲综合保税区位于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是湖北省内除“一主两副”城市外,首个通过验收的综合保税区。
10月13日,记者在黄石棋盘洲综合保税区了解到,这里已正式封关运行。目前,综保区规划面积0.96平方公里,封关围网面积0.88平方公里,包含核心区、保税物流区、保税加工区、展示服务区4个功能区。封关运行后,综保区正重点发展加工制造、物流分拨、销售服务三大业态。
棋盘洲综合保税区全面推动本地产业导入,结合黄石PCB、铜精深加工、高端装备、新型显示等重点产业链,引导市域内企业将上下游产业或关键生产环节延伸至综保区,实现围网内外产业配套。眼下,黄石新港园区加快推进大冶有色铜精矿混矿、深圳粤长远进口粮食加工等项目建设,打造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长江中游矿产品保税混配中心、大宗商品贸易基地。
■ 千亿园区
港园一体吸引重大项目逐步投产
依托自身交通区位、深水良港、对外开放平台等优势,黄石新港积极促进枢纽偏好型产业集聚,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港城。
中色大冶弘盛铜业40万吨高纯阴极铜清洁生产项目是当地重点项目,也是典型的“大进大出”项目,项目所在地距黄石新港码头约4公里。
今年上半年,湖北省77个工业重大增长点实现产值3085.4亿元。其中,黄石弘盛铜业新增产值112.5亿元,成为贡献最大的增长点。
作为典型的“大进大出”企业,弘盛铜业每年要从智利、澳大利亚、巴西等地进口约200万吨铜精矿,水路运输由海转江,从黄石新港专用码头上岸后,30分钟便可到厂。同时,高纯度阴极铜产品也可通过新港码头下水,直送浙江、上海等地,辐射华东地区。
“每年200万吨原材料、150万吨工业硫酸、100万吨尾砂……”弘盛铜业生产运营中心副主任卢铭算了一笔账,黄石新港便捷的物流、畅通的临港集疏运体系,每年可为公司节省4000万元的短倒运输成本。同样得其地利的,还有宝钢新港产业园、新兴管业、湖北优科、湖北重科等百亿产业集群项目。
2018年,宝钢股份黄石涂镀板有限公司整体搬迁至黄石新港园区,项目一期产值达到21亿元。随着园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的持续提升,让该企业享受到了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红利。
“过去,宝钢的原料进厂和发货需逐项录单核对,耗时长,易出错。现在,依托园区的智慧物流系统,我们可以享受统仓共配、全程物流的‘一站式’服务,货物订单、仓储管理、运输配送和经营结算全程数字化,实现了货物的高频流动。”宝钢股份黄石涂镀板有限公司董事长邹美平说。
“宝钢的运货车辆抵达后,由接单员扫描库单上的条形码,运货司机不再需要拿单子核实,扫描结果只要与订单系统相符即可入库,为企业节约了大量时间成本。”黄石新港现代物流园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琦介绍。
为加速生产要素向园区企业聚集,黄石新港现代物流园股份有限公司在仓储物流领域加速数字化转型。通过技术赋能,可为企业提供集“仓储、加工、运输、金融”为一体的数字物流服务。按照“前港后园、港园联动”模式,黄石新港现代物流园将成为一个立足黄石、辐射鄂东、通达全国的现代化综合物流公共服务平台。
黄石新港凭借通江达海的便利条件,立足港园一体优势,坚持“项目为王”,吸引千亿产业重大项目逐步投产,累计实施重点项目198个。预计到“十四五”末,园区工业总产值将突破千亿元大关,税收达30亿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