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年轻时一定要掌握一项能力,那一定是“深度思考能力”。卡尔·波夫曼说过一句话:“从没有人强迫你放弃思考,是你自愿的。”我们的大脑遵循着“用进废退”的原则,你越思考,脑活力越好,越不动脑,越会生锈。 少说我觉得。“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个人认知边界,有些人甚至有这样的想法:“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抹杀他人话语权,很有傲慢和偏见的风险。不会思考的人,大脑会偏向直线思维,我们对事情的判定,都受限于直觉、偏见、个人视野和外界舆论。 多问为什么?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我没有特别的才能,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永远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远进步的人。遇到事情,不急于定下结论,多问几个为什么。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对每件事情持有“审视想法”,用合理的质疑态度,来判断事情的真伪与是非,有理有据地分析出真正原因。同时,无论是书籍,还是与人交流中的观点,都别盲目接受,延迟接收新观念的时间,留出空档让大脑思考消化,得出个人独特见解。只有这样全面去追问、思考、解构问题,才能减少偏见和认知盲区,扩展思考边界,不断逼近事情的本质,形成个人独立见解。 多听别人说。多听身边人、专家的客观分析,能让扩宽我们的认知边界,不断提高思维高度,了解到更大的世界。如同我们想要认识一个人,绝不只靠别人的片面之词,而是综合身边人评价,以及观察了解他的性格/爱好/三观等等。 毕竟多来源的消息,才能保证最客观的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