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
12月19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究所在武汉发布《湖北一类县市区城市吸引力指数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从资本吸引力、人才吸引力、人口吸引力、游客吸引力四个维度,对湖北23个一类县市区的城市吸引力进行“体检”,最终结果显示,江夏区、黄陂区、宜都市、大冶市、枝江市、夷陵区、枣阳市、孝南区、东宝区、蔡甸区位列前十。从所属地域来看,前10名的具体构成中,武汉占3个,宜昌占3个,襄阳、黄石、荆门、孝感各占1个。
这是湖北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第二次发布该报告。与2022年相比,前十名中,孝南区和东宝区取代襄州区和仙桃市,成功入围;前三名中,江夏稳居第一,黄陂区由第三晋级为第二,宜都市则由第二降至第三。
《报告》显示,湖北一类县市区城市吸引力较强,在人才吸引力和人口吸引力方面表现突出,表明湖北一类县市区在就业创业环境打造、城市生活居住环境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提升等方面成效显著,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积极带动作用。
“郡县治,天下安”。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湖北省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着力点。《报告》的发布,有利于湖北各县市区进行自我分析和评价,摸清现状,找准定位,出台针对性措施补短板、锻长板,推动城市发展竞争力和吸引力不断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