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南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中推进最缓慢的,主要原因就是沿线经过的大城市太少了。 因此,这条“拼凑”出来的高铁线路就免不了扯皮,其中襄常段是最曲折的。 在国家层面的规划里,呼南高铁湖北湖南的节点城市是襄阳和常德,因此,争议主要在这两个节点之间的区域。 这一争议就是七八年,导致久拖不决。最终湖北为了照顾副中心城市宜昌,而放弃了从荆州南下的方案。  呼南高铁宜昌大弯
湖北方面的多次修改变卦,让襄常高铁一直存在变数。 其实,在国铁和FGW眼里,线路当然是越顺直越好。而普通的地级市和所谓的一些副中心城市都是一样的,又不是沿海地区那些发达的地级市。 这就是为什么湖北以前提出的从宜昌北经五峰的西线方案,长期得不到国铁认可的关键原因。 因为湖北为了宜昌一城方便,而强行人为拉弯线路,走山区且人迹罕至的地方,那对沿线其他地方而言,高铁的高速优势便彻底没有了。  宜常高铁湖北段开工仪式
于是,经过湖北多次争取和妥协,最终决定经过宜昌北以后向东转向,带上东边荆州和常德的人口大县,这才获得国铁的最后点头,从而在2023年下半年以来快速推进。 呼南高铁宜常段的加快推进,已经确定了东线方案。而且,宜常高铁先期段,湖北已经提前举行了开工仪式。  湖北省副中心城市宜昌
宜昌为呼南高铁忙前忙后,给荆州做了嫁衣呼南高铁如今按妥协后的东线方案推进,这是否意味着,宜昌争取多年的呼南高铁,转来转去,最后还是给荆州做了嫁衣?  荆州到松滋联络线示意图
明眼人似乎从最新线路中看出来了,按照如今的线路走向,除了宜昌那个大弯之外,还给荆州创造了绝佳的机会。 荆州只要打通从荆州西到松滋西的联络线,就能顺直南下。从而实现一个尴尬的结果,那就是:宜昌得呼南之名,荆州得呼南之实。 因为线路从荆州过,沿线的其他地方省时省钱,除非没得选,否则没有人愿意去宜昌转圈圈。 而且,宜昌所期待的从宜昌北到长阳东这一段,国铁并没有批准呼南与沪渝蓉四线并行,而是让这段共线。 说的是短期内共线,可是未来如果荆州到松滋这段联络线修成,或者沪渝蓉线路并不饱和,那么这个短期就会成为长期,或者永远不会修宜昌北到长阳东的线路了。 目前来看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大的,现在高铁建设已经有很大收缩了,不会盲目上一些重复投资项目了。 宜昌虽说是湖北副中心,可这个副中心又不是东南沿海那种人口吸引力超大,经济辐射力超强的城市。 所以,宜昌忙前忙后争取了这么多年,争取来的呼南高铁过境,很有可能最后被现实打败,沦为一个联络线。让荆州后来居上,“喧宾夺主”成为主线路。 
结语以上,分析了目前情况下呼南高铁宜常段最后的发展趋势,最后宜昌给荆州做了嫁衣。 这种可能性正在变大,而且在成为现实。不过,宜昌也不需要惋惜。 毕竟,宜昌已经夺得了呼南高铁的南下通道,而且实现了开工建设,虽然宜常高铁现在可研批复还没拿到,宜昌有点先斩后奏,把生米做成熟饭的意味。 与人方便,于己方便!八纵八横高铁大动脉是国家重要的客流通道,追求的是高效和方便,不为沿线某一城而偏私,也是应有之义。 宜昌作为湖北省副中心城市,做大做强无可厚非。如今宜昌的选择,让西线让位于东线,让荆州兄弟上了车,更是格局和副中心担当体现。 于荆州而言,长期受困于铁路建设,现在历史性机遇摆在那里,荆州应该尽最大努力争取,现实中,荆州确实也是这样做的。  荆州官方回复
这条高铁已经拖得够久了,希望各方早日达成一致,开工建设,早日造福沿线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