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提出,牢牢把握“湖北旅游、武当突破”这个使命责任,加快打造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近日,我市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努力把生态文旅康养产业培育成为第二大支柱产业。
《实施意见》中明确了总体目标要求,要立足十堰发展定位、历史文脉、资源禀赋,全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山水车城·宜居十堰”“祈福胜地·太极武当”旅游品牌,努力把生态文旅康养产业培育成为第二大支柱产业。
到2025年,国内外游客总数达到1.5亿人次,总收入1600亿元以上。
到2027年,国内外游客总数达到1.8亿人次,总收入1850亿元以上。
到2030年,武当山基本建成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十堰市基本建成国际文旅名城。
为实现这些目标,十堰将重点实施四项任务:
(一)高起点谋划旅游发展布局
加快构建以武当山为中心的核心旅游区,培育壮大城区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城郊游憩带、汉江生态文化旅游带、竹房森林康养度假带的“两区三带”空间格局。
持续放大世界武当太极大会成果,叫响“祈福胜地·太极武当”品牌。
(二)全链条打造产业供给体系
打造“国际化”康养旅游产品,鼓励武当山发展养生总部经济。构建城市漫步品牌,全力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实现文化演艺在4A级以上旅游景区全覆盖。实施文旅赋能乡村振兴计划,打造100个景区型村庄。
(三)宽领域构建宣传营销体系
形成统一的旅游标识、旅游IP形象。深化协作互动,促进十堰旅游资源和武当文化的国际推广,打造十堰—大湾区空中黄金旅游走廊。
(四)多维度完善旅游服务体系
从优化旅游交通,完善配套功能,加强行业管理三方面具体实施。
《实施意见》中还明确,市、县联动出资,吸引撬动社会资本,共同设立不低于2亿元的旅游产业发展基金。每年设立不低于2000万元的旅游产业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旅游品牌创建和项目建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