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
上士

- 积分
- 882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
时间: 2024-03-21 09:33来源: 荆门日报
阅读提示:沙洋县与天顺风能不断深化合作,一朵以风电装备制造为主的“产业之花”,在时间的孕育下,绚丽绽放。从沙洋天顺风电产业园项目落户到年产值50亿元,两年多的时间里,沙洋风电产业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之路。
图为沙洋天顺风电产业园一角。周刚 摄
毗邻汉江的沙洋县,有着千百年的农耕文明传承,油菜花海闻名全国。
在这油菜花海里,藏着一个“宝藏”产业园——沙洋天顺风电产业园。它是湖北唯一生产塔筒、叶片和主机的全产业链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从项目落地,到年产值50亿元,沙洋与企方天顺风能(苏州)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顺风能)用两年多时间孕育了一朵以风电装备制造为主的“产业之花”。沙洋风电产业也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之路,当前正朝着百亿产业集群昂首阔步。
“风”起2021
阳春三月,油菜花已将沙洋渲染得遍地“金黄”。
穿行于沙洋新港区,一片片长达百米的风机叶片沿街摆放,绵延数公里。沙洋天顺风电产业园内,叶片、塔筒、控制系统等厂区内,各条生产线机器轰鸣、不停运转,700多名工人分布在不同的车间内,正加紧组装、焊接,马不停蹄赶制订单。
沙洋原本并无风电装备制造产业。“我们公司是2021年落户沙洋的,主要生产新型高功率风电主机、塔筒、叶片等。”沙洋天顺风电产业园经理龙鹏飞说。
回溯沙洋天顺风电产业园发展历程,沙洋县与天顺风能“牵手”,风电装备制造产业从无到有,“风”充当着“红娘”的角色。
沙洋地形北高南低,有汉水河谷与南阳盆地相连,是北方冷空气南下的重要通道,也是全省风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天顺风能是国内风能叶片、塔筒等设备制造龙头上市企业。该公司2005年在苏州成立,是全球最具规模的风塔和叶片的装备制造龙头上市企业。
“沙洋风能丰富、政策优惠,天顺风能也正加快产业布局,我们与沙洋一拍即合。”时任产业园项目小组组长、苏州天顺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叶片事业部总裁纪军说。
2021年9月,总投资30亿元、占地550亩的沙洋天顺风电产业园落户沙洋新港区。至此,处在地理南北“风口”的沙洋,正式走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的“风口”。
“云”聚2024
3月18日,纪军再次回到沙洋考察,与之同行的还有风电产业供应链企业家20多人。
其间,沙洋有关方面与企业家们举行了座谈会,介绍沙洋县风电产业现状、规划以及招商引资政策等。这是沙洋风电装备制造产业的“重要时刻”。
“沙洋的地理位置、营商环境、县委县政府对风电产业发展的重视度,给来访的企业家留下了深刻印象。”纪军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有信心将沙洋打造成风电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基地。”
企业家的认可,从侧面反映了沙洋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为风机叶片配套的风电拉挤件项目于今年一季度开工,总投资5.36亿元。”沙洋新港区管委会副主任张代青介绍。2022年,风机叶片、塔筒、控制系统等项目相继投产后,沙洋围绕风电产业,相继引进生产叶片所需玻纤布、镀锌加工、风机轴承、合成材料等项目。
“目前,入驻沙洋天顺风电产业园的企业有10家,2023年年产值50亿元。今年,随着拉挤板、主机机舱罩等项目建成,预计年产值将达60亿元,带动就业达2000人。天顺风电产业园区已基本形成上下游紧密衔接的产业链,让沙洋成为全省不多的可以生产风电叶片、塔筒和控制系统的县市,服务区域覆盖河南、重庆、湖南、江西等省市。”沙洋县副县长张和年说。
“棋”落未来
湖北天顺能富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沙洋天顺风电产业园内,是一家生产风电零部件、交通安防产品、镀锌加工的企业,为同园区荆门天顺风电设备有限公司进行产品配套。该公司每年生产的三分之一产品被荆门天顺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消化”。
湖北天顺能富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前身为沙洋的一家本土企业,2022年8月与天顺风能合作成立现公司,规划年产能15万吨、年产值30亿元。
“我们的市场就在马路对面。”湖北天顺能富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健说。他认为,这种合作是企业与企业、产品与产品间的“共舞共赢”。
沙洋天顺风电产业园有三大“龙头”企业,分别为生产5兆瓦及以上风机的沙洋金朔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年产能400套12万吨钢塔的荆门天顺风电设备有限公司、生产93米和99米两种型号叶片的荆门天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近年来,沙洋以天顺风能为引领,携手金风、能富等配套企业,紧紧围绕‘全省首家风电装备制造全产业链专业园区’的目标,狠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服务,实现了沙洋县风电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张和年说。
沙洋天顺风电产业园建成投产前,全省仅有零星企业从事风电装备相关产品的配套和生产,且缺少主机、塔架、叶片等核心设备的生产企业。沙洋天顺风电产业园建成后,成为华中区域乃至西南地区唯一生产塔筒、叶片和主机全产业链的风电制造基地。
三月的沙洋,油菜花金黄、樱花粉白。一朵以风电装备制造为主的“产业之花”,在时间的孕育下也悄然绚丽绽放。
3月19日,在这花满原野、绿染重山的时节里,沙洋县委书记陈威、县长李莉丽等与以纪军为代表的风电界企业家进行了一场关于沙洋风电产业发展的政企对话。
“我们在沙洋投资了自己的风场,在整个产业园内也有10多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将来应该叫沙洋的风电、沙洋造。下一步,我们会在沙洋地区进一步瞄准市场上的一些新产品,加强风电产品的升级换代,同时在新材料方面加大研究,确保我们的产品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纪军说。
未来,风电产业如何发展,沙洋有自己的期待和行动计划。陈威表示,到“十四五”末,沙洋将把风电产业园打造成为集“风电装备制造+新能源基建+新能源资产运营服务”于一体,年产值突破100亿元的综合性新能源产业园。届时,沙洋县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奉上一个生动的样本。(记者 付永锡 通讯员 蔡代明 朱秀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