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荆高铁,连接湖北省襄阳市与荆门市,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呼南通道的正线组成部分。为何由湖北省主导实施、全额投资,按照城际模式建设呢? 襄荆高铁全长约116公里,桥隧比84.7%,设计时速350公里。起点位于襄阳东站,站房面积8万平方米,站台规模9台20线,是湖北省一次建成规模最大的高铁站,引入郑万、汉十、襄荆等高铁线路。 
线路在鹿门山与汉江之间的地带穿行,进入宜城市范围,跨过麻安高速和汉江后,就是宜城市城区。 宜城北站,选址市区西北部铁湖村,站场规模2台4线,站房面积约6000平方米,为线侧下式站型。就是说宜城北站的站房跟铁轨高度基本平齐,通过地下通道进入站台乘车的形式,这也是县级站的常规设计。 宜城北站在2023年10月开工建设,主体结构已经施工完毕,正在进行外部钢构安装。 宜城北站的选址位于207国道和346国道的交汇点,可以说位置绝佳,这里距离城区很近,两条国道也可以连接大部分乡镇,居民乘车非常方便。 
按照我国的惯例,干线高铁一般由国铁主导,国省按比例出资建设,但是襄荆高铁例外。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当初湖北因为呼南高铁的走向,各方的意见不统一,导致项目迟迟无法开工。 国铁就将襄常段的建设时序延后,而湖北等不及了,因为荆荆高铁已经先开工了,如果襄荆高铁无法实施,那么荆荆就将是断头路,运营亏损压力会非常大。 湖北多次建议提早实施襄常高铁,但是国铁迟迟不批复。最终湖北就采取了现在的折中方案,由省级主导,先行实施没有争议的襄阳至荆门段。 襄荆高铁由湖北铁投代表省级出资50%,襄阳和荆门按照里程,各自承担29.29%和20.71%。 建成后,也是先由湖北省运营,待时机成熟之后,国铁再出资回购。 
双河西站,为越行站,预留客运条件,不过距离双河镇很远。如果靠近钟祥胡集镇设站,效果应该更好。 襄荆高铁的终点是荆门西站,位于漳河新区周家坡,站场规模5台13线,面积约40000平方米,是沿江高铁、襄荆高铁和荆荆高铁三线共用车站。 2022年8月开工建设,计划年底与荆荆高铁同步投入使用。 襄荆高铁对于襄阳而言,可以打通南下高铁通道,以后可以便捷的开通至广深的高铁,不用再绕道武汉。荆门就更不用说了,从湖北最后一个不通高铁的地级市,跃升为两条干线高铁汇集的区域枢纽。 
当然对于荆州也是有利的,襄荆高铁与荆荆高铁在荆门西站是正线连通。 荆荆高铁争取年内开通运营,襄荆高铁也在全力冲刺,力争工期提前半年,在2025年底建成,这样荆州就可以借助襄阳,实现北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