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知足而乐 于 2024-11-26 11:29 编辑
“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州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钟灵毓秀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历史故事。
11月24日,怀着对随城的热爱,对汉东古街的痴迷,走进随城南关汉东古街——草甸子街。
迎面小广场上,一座镶嵌编钟、篆刻“南关”的门牌坊屹立在广场后侧。门牌坊的四个方柱上两副对联格外引人注目“南关风情千年流连今胜昔,草甸古埠几度繁华通江汉”内涵丰富,追昔抚今,意境深刻,显示出草甸子街曾经的繁华,同时又折射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草甸子街将会更加锦上添花;“谒祖圣地礼乐之源人文名华夏,彼美汉东川藏明月神韵耀荆楚”诠释了随州不仅是炎帝神农故里,还是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观编钟的出土之地。赞美了汉东国的美丽富饶,就像明月般光辉灿烂,更是镶嵌在荆楚大地上的一颗明珠。
穿过门牌坊,青石板路两边是刚改造好的并添加现代元素的古建筑群。古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青砖黛瓦,飞檐翅角,实木框架结构,室外圆木柱立于石磴上,褐色带窗木门的门面很是壮观,狮子头型状的门环锁扣格外引人注目。
四合院外墙壁上镶嵌的拴马环,墙角边的上马石等给现在年轻人留下诸多遐想......
据《随州志》记载,草店子街原名汉东街,因老街北端的汉东楼遗址得名,后因沿街房屋毁于战火,新建房舍多系草屋,故名“草店子街”。由于过去的历史原因,街巷里宅连宅,户连户,自然村落七弯八绕,道路也随宅基地走向而弯弯曲曲。
行走青石路上,仿佛穿越时光隧道,跨过历史长河,寻找古街烟雨过往。双眼不断扫描两边古色古香的建筑,脑海里不断浮现从网络上搜寻到的古街过去客商云集的繁华场景。街道两旁商铺林立,肉摊、小吃店、杂货铺、茶馆以及榨油坊等一应俱全。贸易鼎盛时期,码头湖面停船近千艘,岸上古街上人流如织,一片繁华景象。
据有关资料显示,过去随县陆上交通很不发达,主要运输靠水运,最大码头就在草甸子。本地土特产品、手工业制品上船后,经府河直下汉口;盐巴、布匹等日常生活用品从汉口上船经府河到草甸子上岸,再发往各地。
踏着青石板路漫行,一边欣赏古建筑群,一边遐想联翩,不觉间往南300余米处,来到汉东楼门前。汉东楼坐北朝南、紧邻护城河,门上有楼,巍然屹立,蔚为壮观。东西两边用土垒的城墙沿护城河绵延,犹有固若金汤、坚不可摧之势。
据有关资料显示,命途多舛的草甸子街,曾经历过战火摧毁,后又被1954年洪水冲毁.....几经风雨,破乱不堪,残垣断壁随处可见。如今,时过境迁,恰逢国家好政策,政府斥巨资对其进行改造修缮,还原古街原有的模样。
据了解,草甸子街是随州古城内唯一一条历史文化街区。此次保护改造将以传承文化为主轴,以修缮保护为核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改造后的草甸子街涵盖民俗展示、休闲、娱乐、购物、住宿等多种业态。旨在改善老城区人居环境,打造集多种业态为一体、展现随州文化特色的历史保护街区。使之成为“老随州的回忆地、新随州的会客厅”。
探访时,草甸子街改造已接近尾声,加上天公不作美,空中飘起了毛毛细雨,不得已结束了走马观花式的探访。然而,从探访中,看到了政府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力度,对曾经居住在这里民生的重视。指日可待中,期盼草甸子街早日竣工营运,再度客商云集,重现曾经的繁荣和辉煌。 作者 :彭德军(知足而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