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成为全省首个实现基础实景三维全域覆盖的城市[url=]咸宁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url]
2025年03月17日 09:53湖北
近日,记者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咸宁市深入推进时空大数据平台国家试点工作,统筹开展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和实景三维建设,为数字化建设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坚实保障。通过数字化变革和时空化服务,咸宁市成为全省首个实现基础实景三维全域覆盖的城市,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智治”新路。 测绘先行,实现地理信息支撑力升级 咸宁市在全省率先完成了0.1米分辨率数字正射影像、2米格网数字高程模型、1:2000数字线划图的采集工作,覆盖范围从原先的1500平方公里扩展至约1万平方公里,影像数据精度从0.8米提升至0.1米,成为全省首个实现基础实景三维全域覆盖的城市。这一成果有效夯实了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时空基底。 此外,咸宁市全面建立了新型基础测绘体系,构建了“全域覆盖、局部增强、地理实体”的新数据体系,统一编码、“图库一体”的新技术标准体系,以及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新生产组织体系。这些举措有效解决了以往测绘数据更新频率低、现势性差、精度不足等问题,确保了基础测绘成果和服务的及时有效供给。 数据赋能,深化国土空间现代化治理 咸宁市通过时空大数据平台与自然资源业务的深度融合,推动了业务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平台为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提供了统一的数字底座,建立了覆盖全面、流程优化、审批网办、信息共享的政务服务体系。这一体系在工作机制创新、业务协同、便民利企、降本增效等方面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审批耗时减少了60%以上,全年高效审批办件近960件,节省财政资金近2亿元。该平台还荣获了2024年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金奖。 在智能化监管方面,咸宁市推行带图审批和智能审查,自动检查附件材料的完整性、空间数据的合规性,确保审批全流程的上下衔接和相互印证,有效防止越“红线”行为。 共享共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咸宁市坚持部门联动,建立了多模式、多渠道的数据开放共享机制,丰富了基于地下管网、城市防洪、森林调查等数据。这一机制为通宇卫星通信(湖北)有限公司、湖北楚之饮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全民健身中心等重点项目提供了高效审批服务,大幅减少了申请材料,减轻了企业负担,加快了项目投产运营。 通过将时空大数据平台与城市基础公共设施平台(CIM)相结合,咸宁市建立了时空信息统一共享服务通道,全面支撑了住建、公安、政数、交通、城管、市监、教育等近20个部门的场景应用。这些应用广泛涵盖了风险普查、防汛防灾、环境保护、物流配送、教育划片招生、市政设施建设等方面,有效推动了智慧环保、智慧城管、智慧住房、智慧水利等多领域的数字化改革。 加强交流推广,助力全国数字化发展 咸宁市在时空信息服务改革方面的实践得到了自然资源部和湖北省自然资源厅的充分肯定,并与湖南、山东、新疆等省(区)以及甘肃张掖、山东滨州等省内外近30个市州自然资源部门开展了交流学习。咸宁市的生产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在全省多地复制推广,为中小城市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成功路径和模式选择。 咸宁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通过数字化变革,不仅提升了城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也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未来,咸宁市将继续深化数字化建设,推动城市治理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