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日,春日的阳光斜斜地铺洒在位于S镇N基层所的院子里,光影斑驳间,一辆黑色轿车悄然驶入,新上任的局长轻车简从前来检查工作。车门开启,他迈着沉稳的步伐下车,目光如炬般扫过院落,最终定格在院中那棵挺拔高大的樟树上。
因事先毫无通知,基层所办公室内,职工们正围着所长谈天说地。所长讲得绘声绘色:“去年就跟局里打报告反映所里难处,想申请点经费,保障所里正常运转,再给大家涨涨待遇,怎么到现在……”话音未落,门卫急匆匆闯进来,抬手半掩着嘴,凑到所长耳边低语:“院子里好像来了局里领导。”所长脸色骤变,急忙示意员工佯装工作,自己则夺门而出。
“这棵樟树得挖掉。”局长语气冷硬,不容辩驳,盯着小跑着迎上来的所长。所长一脸惊愕,望着那棵枝叶繁茂、四季葱茏的樟树陷入了深思。
多年来,樟树宛如一位忠诚的守护者。盛夏时节,它舒展着如云似盖的枝叶,将炽热的骄阳尽数阻隔,在地面投下大片清凉的绿荫,让树下的我们避暑气、享受清凉;凛冬之际,它又以遒劲的枝干为屏障,抵御凛冽寒风与纷飞大雪,用浓密的树冠织就一方温暖的天地,默默守护着树下每一个匆匆而过的身影。当初所里花了好几百元精心栽种,视为珍宝。
“局座,这可是我们精心栽下的啊!”想起过往,所长满是不解。
局长双手背在身后,在院子里缓缓踱步,突然驻足,挥臂指向四周比划着:“你说,这四四方方的院子像什么?”所长眉头微蹙,思索片刻,试探着答道:“像个‘口’字。”局长满意点头,又指着樟树追问:"树属什么类?""树属'木'科类。"所长下意识地回答。
“这就对喽!”局长提高声调,眼中闪过得意;“‘口’字中间加个‘木’,不就是‘困’字?想脱贫解困,必须把它挖掉!”所长瞪大双眼,先是震惊,随即换上敬佩眼神,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局座高见!局座高见!”嘴上说着,尽管满心不舍,还是立即招呼职工拿来工具,准备挖树。
此时,全镇上下正沉浸在植树造林的热潮中,处处呈现出青山染翠,道路成荫,庭院如画的美好景象。然而,这位局长所谓的解"困"之举,不仅与生态保护的理念背道而驰,更充满了荒诞的迷信色彩。真正能让基层焕发生机、摆脱困境的,是党的惠民政策、科学的管理方法,以及团结奋进的职工队伍,而非这般毫无依据的“解字脱困”。
当挖树的洋镐、铁锹重重地砸向地面,刺耳的声响在院子里回荡,惊飞了原本栖息在樟树上的鸟儿。它们扑棱着翅膀仓皇逃离,仿佛也在为这荒唐的一幕感到惊惶。这场"解困"闹剧,不知何时才能落下帷幕,而那棵无辜的樟树,也将沦为这荒诞事件中的牺牲品。(小说体裁)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彭德军(知足而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