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一场看似平常的常规体检,却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湖面,瞬间打破了我和妻子的安宁生活——妻子被查出患有胃肠道疾病。在当地县人民医院做完胃肠镜检查后,结果令人揪心:十二指肠乳头处有一枚 2.0CM×2.5CM 的腺瘤。县人民医院胃肠内外科经全面评估后,坦诚告知我们,因县级医疗条件与技术有限,难以开展此类高难度手术,建议转至上级医院。
此后,我陪着妻子辗转省城多家医院。然而,腺瘤位置特殊,手术风险极高,我们接连碰壁。看着妻子眼中的希望逐渐熄灭,陷入绝望,我的心也如坠冰窖。就在万念俱灰之际,一位曾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成功治愈肠癌的熟人向我们推荐了这家医院。我赶忙查阅资料,了解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这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医院,自创立便传承着红色基因。它以“人民”命名,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作为全国首家由早期共产党人创立的“红色医院”,在百年发展中,秉持“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办院宗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使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弘扬“红色、一流、公益、幸福”的医院文化。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我们挂上了该院胃肠道外科刘颜良主任医师的号。
刘颜良主任,胃肠外科权威专家、医学博士,在胃肠道良恶性肿瘤精准治疗方面颇有建树。他擅长腹壁疝、腹股沟疝微创手术及肛周良恶性疾病治疗,科研成果丰硕,发表多篇 SCI 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在专业手术大赛中屡获佳绩。他详细了解病情后,迅速安排妻子住院。经严谨检查,凭借丰富临床经验,他敏锐判断传统外科手术创伤大、医疗成本高。为寻求更优方案,他主动联系消化内科安萍教授,细致介绍病情。安萍教授欣然接收,妻子顺利转入内消化三科。
我们忐忑地来到内消化三科。安萍教授同样是医学领域的杰出人才,在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治等方面深入研究,主持多项国家级课题,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 20 余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十二指肠乳头腺瘤摘除手术风险极高,ESD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和 ERCP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均面临术中出血、消化道穿孔、胰胆管损伤、麻醉风险等重重挑战,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面对复杂病情与高风险,安萍教授团队展现出医者担当与专业素养。她迅速联动多科室专家,组建精锐诊疗小组。小组成员反复研讨,精心雕琢每个细节,制定出个性化诊疗方案及完备应急措施。手术当天,无影灯下,专家们全神贯注、默契配合,凭借精湛医术与先进技术,成功攻克技术难关。这场手术不仅解除了妻子的病痛,还实现多项医学技术突破,为医院积累了宝贵临床经验。
术后,在印安宁主任、亢舰医师等医护人员的悉心守护下,妻子虽多次出现险情,尤其是术后第一、二天反复出血,但在印安宁主任及时、专业的诊治下,成功度过高危期,身体逐渐康复。印安宁主任在消化道内镜诊疗方面经验丰富,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兼具科研与临床能力,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参与多项科研项目,获得多项专利。
躺在病床上,妻子热泪盈眶,紧紧握住安萍教授的手,哽咽着说:“谢谢你们,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安萍教授微笑着安慰:“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好好养身体,很快就能康复回家。”
这场与病魔的较量,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护团队的精湛医术与高尚医德。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不仅仅是拯救了一个生命,更是给予了一个家庭完整与希望。在这个时代,医学的进步日新月异,但真正支撑起这份进步的,是每一位医护人员对生命的敬畏与担当。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多学科协同攻坚模式,无疑为医学领域树立了一个典范。它体现了现代医学在面对复杂病症时的综合实力与创新精神,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各方优势,为患者开辟出一条重生之路。这种模式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医疗技术的融合与提升,更是人文关怀在医学领域的深度践行。
希望更多的医疗机构能够借鉴这种模式,培养出更多像刘颜良主任、安萍教授、印安宁主任这样德艺双馨的医护人员。让每一个生命在面对病魔时,都能得到最专业、最温暖的救治,让医学真正成为守护生命、传递希望的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在医学之光的照耀下,每一个生命都能绽放出应有的光彩,每一个家庭都能洋溢着幸福与安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