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东湖社区 返回首页

1956whsg的个人空间 https://bbs.cnhubei.com/?2308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孝顺,在母亲健在时(随笔)——写给母亲节

热度 1已有 1702 次阅读2011-5-13 12:36 |个人分类:信口开河——杂文

本博客所发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 请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孝顺,在母亲健在时(随笔)
                                 ——写给母亲节

    母亲节父亲节是舶来品,旧时的东方地域是没有这类是的节日的。我知道中国人的节日只是祭天地祭农时。哪怕是唯一有点沾边的重阳节初始于登高,是后来不知道怎么地久参入了老人节。老人节不是全部的父母亲,因此,更多的比较年轻的父母亲也就被排斥在外了——这样确实有些牵强附会,可中国确实也找不出有关属于母亲节之类的日子。
    舶来品对我们而言总有些适应过程,毕竟我们之于传统有些根深蒂固。明明知道这类的洋节日是可以感化人教育人的却偏偏还要犟头捏颈挑三拣四弄个不明不白不适应之类。后来,适应了接受了却没有了机会——母亲已经走进天国。
    母亲离开我们快三周年,也让人思念了三周年。人说之所以做梦是白天有所思的原因,我却不以为。尽管我们也已经开始日薄西山,但毕竟还有很多很多的繁琐需要我们去解决,就像我们的长辈一样。所以大白天我似乎不可能被思念母亲的情绪影响我的现实,而且更多的是淡忘是一种逐步的淡忘,脑海里偶尔只会有母亲慈祥笑容的或者严厉目光,其他就是自己的或者是别的生活繁琐。然而,白天不思夜却常梦。有关于母亲的梦在我的梦海里占了三分之一强,尽管我很坚信母亲的新型在我的视野了渐渐淡漠,但那撕心裂肺梦境的确在不断地缠绕。于是,我就相信人类留下的这一种情感是永远抹不掉的。我想念我的母亲。
    现在社会过洋节已成时尚,窃以为这并不是什么坏事。有些节日让人摸不着头脑甚至完“全戏”说了人家节日的原意而变成购物节狂欢节,这样也好,可以让现代人的生活再添上一份热闹。而母亲节父亲节之类如果是一种热闹的话,这样的节日不要便罢。为了热闹而把父母拿出来当开心果,这是最大的不孝!
    可能是思想老化而变成“代沟”,现在部分年轻人并不像我们那个时候能够承受能够吃苦能够面对,往往受到一点挫折就开始颓废或者把自己“宅”起来。其实宅男宅女们即使父母亲们有实力供养,其实这就是为人父母最大的心病,何况中国有很多家庭并养不活这些宅男宅女。孝是什么?孝不是金钱和物质能够替代的,尽孝就是尽心。宅在家里在虚幻的世界里为母亲过节那还真是一种孝顺——让母亲天天“过节”。现代社会足以让人得到最完全最残酷的锻炼,我们能够经受这种锻炼不仅是自己成功的喜悦更是父母亲的开怀。走出去,哪怕是碰得头破血流也勇敢地走出去,你们的父母既回为你担心更会为你骄傲。
    我记得父母健在的时候,总巴不得我们一大家人像吃团圆年饭样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哪怕是一桌最普通的家常菜,父母的嘴角上总是挂着笑容。饭菜是父母合做的,知道他们很辛苦,但你永远也插不上手。回家意味着什么,是投进妈**怀抱。有时工作忙了,有一段时间没有回家,母亲就会叫父亲提溜一点什么去看儿子孙子。当你下班后回到家门口看到父亲或者母亲那一个孤零零的身影在徘徊,你的感受是什么?人后悔的事情很多很多,可千万不要到没有了父母之后才知道后悔好多这样的不该那样的不该——就像我。
    人们啊,当你在写字楼里Q聊的时候;当你在酒吧商务的时候;当你和老板在痛饮的时候;当你在自己小家里快乐的时候,只需要你抽出一点点时间就那么一点点时间想想爸妈他们想想该不该回家去看看父亲母亲。喜欢《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就是这个道理。
   不要节日到了就想起了母亲——感谢母亲节给人们孝顺父母的提醒。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paila 2014-11-18 20:04
子曰:“三年不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