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学习的力量
□ 弄潮襄江
一个17岁的花季女孩,中专毕业后,和千万个农民工一样,怀揣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到深圳一家大型企业打工。
然而,生活并没有想像中的那样甜蜜。在上班后的一个多月中,她感到了巨大的落差:工作不熟练,经常被线长批评;认识的朋友不在一个班组,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从家里带来的600元钱全部花光了,连维持基本生活都困难……
当她工作满一个月,多次讨要工资无果的情况下,越想越委屈,越想越失望……
一气之下,她从宿舍4楼纵身而下。
这个花季女孩名叫田玉,湖北襄阳人。
幸运的是,田玉活了过来;不幸的是,她的下肢瘫痪,失去了行走能力。
住院期间,深圳晚报的两名记者,送给她两本关于手工制作与编织的书藉,鼓励她自力更生。
有了这两本书作伴,在治疗期间,她的生活开始慢慢有了色彩。
2010年10月,经过半年多的治疗后,田玉回到老家,在家人鼓励支持下,她开始按图索骥,学着编织拖鞋。因为下肢伤残,左手骨折,她忍着巨大伤痛,花了几个月时间,终于学会了编鞋的66道工序,编织出第一批6双拖鞋。
她的“产品”一出来,立即被得知消息后的朋友和同事们“认购”,收入300元钱。
拿着用汗水挣来的300元钱,她第一次体会到自身的价值所在。这让她坚信了自己的选择,人生原来可以有另一种活法。
田玉自强不息的事儿,被一直关注她的深圳晚报记者得知后,在新浪网上织了一条“围脖”,随后被“围脖女王”姚晨用代表“爱心传递”、“脚印”的卡通图标转发,引起了网民的极大关注,短短的一天内,上演了2万多人的爱心“围脖”大接龙,网民纷纷订购“田玉拖鞋”,并通过网上留言、发短信等形式鼓励她重新生活。
靠着传媒的强大力量,几乎一夜之间,田玉成为网络红人,她亲手编织的拖鞋在网上供不应求。在当地政府帮助下,不少人自愿加入了义务帮助她编鞋的队伍。
“田玉拖鞋”的出炉,为她开启了另一扇生活之门,成为她新生活的开端。
这时的她才发现,原来,生活是如此的美好。她十分后悔当初的行为,她说:“如果生活可以重新开始,我一定会选择另一种方式生活。”
用付出近乎生命的代价,才感悟到生活的真谛。这种感悟,未免让人感到沉重。
而这种刻骨铭心的感悟,来自于两本书的力量。是两本书,让她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现在,我时常在想,如果,她早一点学习到更多的谋生本领,也许,生活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
学习可以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在很多时候看来,可能有些空洞甚至苍白,其实,这里面蕴含的力量,只有在亲身体会到时,才会发现其中的力量。
田玉,这个花季女孩,用自己的惨痛经历,告诫世人,学习不仅能改变命运,甚至可以拯救一个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