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5204|回复: 11

沙湖沔阳州(三棒鼓)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24

3276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东湖元老

大中华联邦沔阳州玉沙市市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2559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1-9-17 22: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楚风仙韵 于 2011-9-17 23:27 编辑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A1MDI1MzU2/v.swf

沙湖沔阳州,
十年九不收,
去年稻谷沉湖丢,
今春荒草过人头,
饥饿难等稻麦熟。
三棒鼓儿敲
流浪走春秋
拖儿带女走四方
一支小曲满腔唱
虎狼的日子何时休
自从家乡得解放
年年勤堤防
新修水利驱水患
白浪变做稻浪流
新修水利驱水患
白浪变色
变作稻浪流
鱼儿肥水美似锦绣
沙湖沔阳州
百业展宏图
江汉明珠赛上流
仙桃美名传九方
人间仙景爱不够
人间仙景爱不够

爱不够


【三棒鼓简介】

湖北曲种,源于唐代的三杖鼓,是广泛流传于湖北江汉平原沔阳、天门一带,和鄂西南恩施州一带的一种曲艺走唱形式。它的产生与长期流存,虽然民间有“周天官一本堵九河”的传说,实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不修堤防,致使当地十年九水,连年遭灾。人民为了活口,纷纷以打三棒鼓、敲碟子、唱小曲等形式沿门乞讨,奔走四方。经过长期的演唱实践,使之逐渐形成这一形式独特并具有浓厚地方风格的走唱形式。
        “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身背三棒鼓,流浪到四方,鼓儿咚咚,锣儿哐哐,含着眼泪去卖唱,好不叫人痛断肠。”听来令人肝肠寸断,伤感万分! 可以想象,历史上的沔阳,天门一带的地势是何等的低洼,水灾是何等的频繁,百姓们的生活又是何等的贫穷。据《沔阳州志——地埋》记载,天沔一带因“土瘠民穷”、“十年九水”被称为“泽国”。自乾隆三十年间到同治九年的一百零四年间,天沔共发生水灾五十四次,“水势横溢数百里,人畜淹死无数,老弱转移,十室九空”。因此,穷苦的人们只好身背三棒鼓,或夫妻,或兄妹,或父女,流落他乡,穿林过市,沿门乞讨唱花鼓。由此可见,特殊的环境创造了三棒鼓艺术。
  为谋求生路,他们背井离乡,背起"三棒鼓",浪迹四方。许多人从湖北到中国西南部、印度、伊朗、中欧、西欧等地。也有些人经广东到菲律宾及其它东南亚国家, 他们背起的"三棒鼓"走到哪里唱到哪里,人们称他们为"中国的吉卜赛人"。
    声腔发展到后来,除[平腔]、[悲腔]、[凤尾腔]、[杂花腔]、[鱼尾腔]外,还有[十枝梅]、[ 摘 花 调]。唱词多为三五一七句,即各句字数为五、五、七、五。三棒鼓传到湖北天门、沔阳后,融入当地花灯锣鼓、田歌等,富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天沔民间常说:“打工喊号子,下田打锣鼓,上山唱山歌,逃荒也有三棒鼓。”

江汉明珠仙桃——
武汉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
中国黄鳝之都
世界无纺布之都
亚洲体操之乡、世界冠军的摇篮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湖北花鼓戏之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荆州花鼓戏、沔阳雕花剪纸、沔阳皮影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4

3276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东湖元老

大中华联邦沔阳州玉沙市市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2559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1-9-17 23: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35193220404.jpg 200732014036875.jpg
江汉明珠仙桃——
武汉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
中国黄鳝之都
世界无纺布之都
亚洲体操之乡、世界冠军的摇篮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湖北花鼓戏之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荆州花鼓戏、沔阳雕花剪纸、沔阳皮影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4

3276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东湖元老

大中华联邦沔阳州玉沙市市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2559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1-9-17 23: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112154781281.jpg
江汉明珠仙桃——
武汉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
中国黄鳝之都
世界无纺布之都
亚洲体操之乡、世界冠军的摇篮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湖北花鼓戏之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荆州花鼓戏、沔阳雕花剪纸、沔阳皮影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

87

主题

1364

帖子

2437

积分

中尉

沔阳专属低碳大使

Rank: 6Rank: 6

积分
2437
QQ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1-9-18 13: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楚风仙韵 发表于 2011-9-17 23:25

照片从古代到现代,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但是艺术依然长存
电信版iPhone 5合约价、裸机价5288元 最低仅49元/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新疆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新疆乌鲁木齐市

发表于 新疆乌鲁木齐市 2011-9-18 14: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沔阳洲志记载:元末明初,陈友谅的夫人闻氏善歌舞,常随军演唱于兵间。闻氏善刀法,三刀齐发,来回如飞。
后来就用三根套有铜钱的棒子了,是这样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66

1171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6727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1-9-18 14: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4

3276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东湖元老

大中华联邦沔阳州玉沙市市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2559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1-9-19 13: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byht 的帖子

是的,沔阳三棒鼓是一种技艺性的歌舞,是曲艺的一种,其表演方式是:腰系鼓,颈挂锣,用两端嵌有铜钱的三根木棒,轮流抛于空中,双手一边丢棒,接棒,一面击鼓,一面敲锣,同时应节而歌,这是单人的玩法;二人表演时,更为精彩,一人丢棒接棒,击鼓歌唱,一人敲锣,并为丢棒者伴唱,棍棒时儿在空中划出三条晃晃的曲线,时儿变换成一个个多彩的花环,稳稳地接住,抛起,再接住,再抛起——那种精美的表演,真让人看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三棒鼓的鼓面直径七寸五分、高四寸,每根长七寸,凿三个不同侧面的小方孔于棒上,嵌入铜眼钱。三根鼓棒共是九眼十八铜钱。三棒鼓丢打起来,眼钱相互碰击,鼓棒上下翻飞,落鼓合拍成音。丢打三棒鼓的技艺约二三十种,如“金线吊葫芦”、“姑娘纺棉纱”、“白蛇吐飞箭”、“麻雀钻竹林”、“乌龙搅水”、“簸簸箕”、“砍四门”、“单跨花”、“双跨花”、“单背花”、“双背花”、“织布”、“绞花”等。
江汉明珠仙桃——
武汉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
中国黄鳝之都
世界无纺布之都
亚洲体操之乡、世界冠军的摇篮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湖北花鼓戏之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荆州花鼓戏、沔阳雕花剪纸、沔阳皮影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4

3276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东湖元老

大中华联邦沔阳州玉沙市市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2559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8-30 15: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byht 发表于 2011-9-18 14:14
据沔阳洲志记载:元末明初,陈友谅的夫人闻氏善歌舞,常随军演唱于兵间。闻氏善刀法,三刀齐发,来回如飞。 ...

         据《沔阳实录》中载:“氏(陈友谅之妻)女形美而善歌舞,脚常曲行,口吐依呀……氏善刀法,三刀齐发,来回如飞……谅(陈友谅)编歌子队,演唱军兵间。””,民间羡慕其技艺精美,欲仿难学,通过不断探索改进,便用三把农村收割麦子的镰刀,将其锯成只留下一手能捏的小把,用双手轮换抛丢,很快成了民间的一种演艺形式,由于水灾连绵,百姓为了讨米谋生,只有将镰刀除掉剩下三根木棍,即成为“三棒鼓”。
  《沔阳实录》又云:“清中业,三棒流行,城内不得演,文人多唱花鼓于茶楼”,可见“三棒鼓”在清中业期间,就遍及沔阳城乡。然而“三棒鼓”的演变公式基本是:武功--娱乐--杂耍--谋生,这就是“三棒鼓”的来由。
  清代末叶三棒鼓与凤阳花鼓合流,流传更广。为谋生计,沔阳、天门一带的人们背井离乡,浪迹天涯,到中欧,到东南亚,走到哪里,唱到哪里,他们被称之谓“中国的吉卜赛人”。
江汉明珠仙桃——
武汉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
中国黄鳝之都
世界无纺布之都
亚洲体操之乡、世界冠军的摇篮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湖北花鼓戏之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荆州花鼓戏、沔阳雕花剪纸、沔阳皮影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22

主题

1732

帖子

2462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462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2-8-31 14: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算是见识了,原来仙桃还有这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646

主题

2134

帖子

2743

积分

中尉

沔鹄佬 花鼓迷

Rank: 6Rank: 6

积分
2743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4-7-25 12: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三棒鼓入选仙桃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江汉水是银色的弦,
古老的琴身是江汉平原
故乡的歌最美,
故乡的腔最圆,
一曲沔阳花鼓调,
荡漾在天地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