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听说读写

茶文化诞生在湖北?欢迎大家来品湖北茶!

  [复制链接]
来自
浙江
精华
3

46

主题

2321

帖子

2383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383

IP属地:浙江省绍兴市

发表于 浙江省绍兴市 2012-4-30 09: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荆楚雄风 的帖子

到了名茶,朱元璋出身市井,地位低下,深知劳动人民的疾苦

于是罢黜龙团,散茶才迎来了自己的辉煌时代

明朝出现了黄茶,其后明末出现了乌龙茶,明末清初出现了红茶

清朝时期名茶格局基本形成,黄茶的代表是湖南君山银针,乌龙的代表是闽南铁观音、闽北武夷岩茶(其中包括了大红袍),红茶在清朝发展到了极致,直到20世纪初
欲拿西湖比西子,从来佳人似佳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3

46

主题

2321

帖子

2383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383

IP属地:浙江省绍兴市

发表于 浙江省绍兴市 2012-4-30 10: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荆楚雄风 的帖子

中国从有贡茶的历史以来,一直有一个专管茶叶的机构叫茶马司,

偷运私茶都是严重的罪责,跟贩卖私盐是一个道理,边民因为饮食以肉食为主,所以少不了茶

所以以茶的交易控制少数名族

进入17世纪,红茶出现,欧洲人来到这里,因为绿茶不便运输(长时间的海上运输,绿茶品质容易劣变),而且欧洲人适应不了绿茶的苦涩味,从而在贸易中出现了红茶

红茶进入欧洲深得英国皇室的喜爱,并迅速蔓延至市井,鼎盛时期甚至出现了欧洲人关于茶叶时好时坏的大辩论,由此中英贸易中英国出现严重的逆差,当然逆差的原因茶是一个,还有丝绸、瓷器,

欲拿西湖比西子,从来佳人似佳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3

46

主题

2321

帖子

2383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383

IP属地:浙江省绍兴市

发表于 浙江省绍兴市 2012-4-30 10: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荆楚雄风 的帖子

由此最早的红茶正山小种红茶便名满世界,但是我一直不认为正山小种是名茶,第一是他的口感并不好,第二在于国内的认知度不高,尽管他是最早的红茶

在中英最早的贸易当中,瓷器本来是主流,但是为了防止瓷器运输过程中被打碎,便将茶叶填充其中,从而一举两得

因为茶叶的管制非常严格,在清朝兴盛的年代,自然没人打主意,但是随着清朝逐渐进入后期,英国的贸易逆差实在是挂不住了,于是英国东印度公司暗中将中国的茶籽引入印度,并在国内招募茶叶技师,并且向中国贩卖鸦片以打破这种逆差,并由此引发鸦片战争



欲拿西湖比西子,从来佳人似佳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3

46

主题

2321

帖子

2383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383

IP属地:浙江省绍兴市

发表于 浙江省绍兴市 2012-4-30 10: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荆楚雄风 的帖子

而且随着英国与中国的茶叶贸易额度越来越大,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相继改制红茶

红茶在清末达到了巅峰,随着印度、斯里兰卡茶叶的崛起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红茶彻底衰落,即使到目前为止,红茶依然占据了世界茶叶贸易的70%以上

PS:
印度在20世纪长期占据世界最大产茶国的位置达半个世纪之久,知道21世纪才被中国再次超越

英国以及苏格兰地区依然是目前世界上人均消费茶叶最多的地方,下午茶文化起源于英国

红茶目前占世界产量的70%以上,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红茶阿萨姆红茶,大吉岭红茶,乌伐高地茶

尽管红茶起源于正山小种,但是中国最著名的还是祁门红茶,作为世界三大高香红茶被英国女王誉为王子香,群芳最

欲拿西湖比西子,从来佳人似佳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3

46

主题

2321

帖子

2383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383

IP属地:浙江省绍兴市

发表于 浙江省绍兴市 2012-4-30 10: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荆楚雄风 的帖子

好了,历史讲完了,说说你这个金骏眉吧

金骏眉产自于福建北部,与正山小种工艺之间尽管有传承,但是也有差异,但是这并不妨碍金骏眉借用世界上最早红茶这个名头

茶叶业内人几乎都知道金骏眉是个什么玩意,借用大腕里面的一句话“不求最好、但求最贵”,借用这个心理,成就了金骏眉

我看到你的评价里面用了醇厚,我可以跟你说,没有喝过3000个品类以上的茶叶,世界各地的茶叶没有见全,你是不知道什么叫醇厚的

呵呵呵,这样的评语除了让我觉得恶心与好笑以外别无其他,有点东施效颦的意思
欲拿西湖比西子,从来佳人似佳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3

46

主题

2321

帖子

2383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383

IP属地:浙江省绍兴市

发表于 浙江省绍兴市 2012-4-30 10: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荆楚雄风 的帖子

当然了,我当然知道你不知道什么叫抹茶,你更不会清楚什么叫蒸青茶,烘青茶,炒青茶,晒青茶

不说国外的茶叶你从来没见过,国内各地的茶叶是什么样子你也不可能知道

茶俗与茶文化你就更加不懂了

茶叶科学,茶多酚提纯到99%,咖啡因提纯到99%,EGCG提纯到90%你更加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所以这块我都不跟你说

除了会逞点口舌以外,你身上还真没让我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版主,面对论坛是非的时候非要参合进来,搞得到处鸡飞狗跳

我也是版主,中国最大食品技术论坛食品论坛食品工程技术区区版主,所以我根本不屑与你的能力与行径

三个方面你不要在我面前装,军事,食品,茶叶,不然我想我会非常鄙视你
欲拿西湖比西子,从来佳人似佳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3

46

主题

2321

帖子

2383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383

IP属地:浙江省绍兴市

发表于 浙江省绍兴市 2012-4-30 10: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ぷ灵ふ狐ぞ 的帖子

宜红,是名茶,在宜昌算是
欲拿西湖比西子,从来佳人似佳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13

主题

577

帖子

740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740
QQ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4-30 11: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方嘉木 发表于 2012-4-29 17:08
回复 飞鸟。鱼 的帖子

呵呵呵,你的茶学基础跟我有差距,所以我讲你了解一下就好了

对茶叶的了解确实不及你  同意你说的湖北产好茶   但是没有好的宣传  知名度低
就茶叶所需的生长条件来说 三峡地区的西陵峡两岸的高山 空气湿度大 海拔高 多雨多雾 土壤富硒 都满足了产上好茶叶的生长条件 就种植环境来说 湖北茶主产鄂西 远离工业污染  就营养价值来讲  绿茶比半发酵或全发酵的红茶 乌龙茶  黑茶的微量元素 茶多酚 氨基酸等矿物质含量更高
因为产量大  质量好  每年三四月都不乏浙江 湖南 安徽等茶叶大省得茶商带着他们的茶叶师傅 来邓村收茶  其实我们喝的很多名茶也是邓村的茶加工而成  
尊重生命  承诺一生不食用猫狗肉  不购买野生动物制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3

46

主题

2321

帖子

2383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383

IP属地:浙江省绍兴市

发表于 浙江省绍兴市 2012-4-30 12: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飞鸟。鱼 的帖子

本人出生茶圣故里,大学的专业也是茶学,毕业后一直从事茶叶深加工的工作至今

到访过湖南、湖北、江西、浙江、云南等茶区

接触过的茶叶地域覆盖了国内所有茶区以及日本、韩国、印度、斯里兰卡、越南、肯尼亚、马拉维等地

所以相较于大多数人而言,这样的不对等的对比有些不公平

宜昌茶叶是相当不错的,高山云雾出好茶,再者宜昌的国家级良种宜红早也是非常不错的品种,就茶多酚的提取而言,EGCG是个比较重要的指标,宜昌茶叶直接提取就可以做到,这个是行业里面几乎公开的秘密,所以每年宜昌茶叶是必抢

再者浙江、福建等地的茶商直接在宜昌当地加工然后贴标做成各种名茶流通于市场上这个我也早就知道,这些都源于湖北没有名品
欲拿西湖比西子,从来佳人似佳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3

46

主题

2321

帖子

2383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383

IP属地:浙江省绍兴市

发表于 浙江省绍兴市 2012-4-30 12: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方嘉木 于 2012-4-30 12:50 编辑

回复 飞鸟。鱼 的帖子

喝茶的有两类人,会喝茶的不一定非得名品,我个人就非常喜欢宜昌的绿茶

邓村茶那种独特的栗香,即使在浙江多年,也能很轻易的辨别出来,滋味醇和鲜爽,比起所谓的竹叶青、黄山毛峰好了又何止数倍,相反采花毛尖我倒是不喜欢,采花茶主要以宜昌当地的老的茶树品种为主制成的烘青风味,滋味尽管鲜醇爽口,但是不喝我的口缘,就与信阳毛尖差不多的道理

峡州上,我们的茶圣自然是没有说错,但是名品需要好几代人的培养,湖北人缺乏这个远见
欲拿西湖比西子,从来佳人似佳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