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2
中尉
 
- 积分
- 2686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
“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这首歌曾打动多少人的心弦?十年对于一个人来讲是多么深刻的变幻,十年又可以改变多少人生际遇?而把十年放在一个城市、—个行业来考量,却又如昨日般的清晰,那么的历历在目,让人感慨。
2004年我第一次来到十堰,那时的十堰整洁有序,一副精品小城的姿态。让习惯了喧闹、繁华、拥堵的我一下子爱上了这座城市。7年时间过去了,十堰拥有了更高的楼房、更大的购物中心、更宽的马路,也有了堵车、更高的房价。
现在的十堰越来越像一座“大城市”了,三个灯过不去车的情况越来越普遍,房价越来越高,高昂的城市生活成本使得城市的面目越来越不友好、亲切。
回顾十堰房地产从一家独大到百舸争流,从几百元每平方到几千块每平方,有惊喜、乐趣、收获……如此种种。但这一行一直都是“最坏的行业”,也是“最好的行业”。因为这里面充满了挑战和机遇。无论是2008年的市场一片唱衰,还是之后的“价格俯卧撑”都让人在狂热中冷静,在竞争中奋斗。
现在的局面给人的感觉却是那么的无奈、那么的无力。这样的局面才是最可怕的,政策的打压、消费者的观望,而造成这样的局面更多的是从业者的不专业和贪婪所造就的。
从价格来讲目前十堰已经和武汉相差无几了。武汉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有着数千年的开埠历史和发展史,虽说也有过万的房价、甚至于过两万的房价,但那毕竟是全省之首,近千万的人口,庞大的市场规模使得无论是什么样的行业都可以有丰富的层次,能够提供市场各种房型以及价格,江夏区3000多每平方米的有,汉口临江楼乇两万多一平米的也有。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武汉城市人口基本上都有了自己家的老房子,再不济的去买个二手房,价也不高。
十堰作为一个小城市,如此高的房价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因为以十堰这样的城市规模而言,一旦出现价格标杆就会引起群体性的跟风行为,抬高整个城市的价格水平,而后期的保障系统一旦跟不上,就会压迫低收入的人群在这个城市的生存空间,各项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也会为吸引年轻人形成障碍,从长远来看,高房价对于十堰的伤害是相当大的。
仅就目前的萧条市场状况而言,过高的房价也难辞其咎,在很多人的眼里房地产已经脱离了“住宅”这一项功能,也脱离了“房子”这一商品属性,而变成一种增值储值的一种“类金融”产品了。
回顾历史上的种种脱离了价值规律的炒作,无论是一八零几年的荷兰郁金香,还是一九八几年的君子兰等等,这些案例不都很明确地告诉我们,炒到最后不都是以崩盘而结束吗?
过高、不符合十堰本地行情的房价正是由全体从业人员的盲目和贪婪所造成的。7000多的房子有人买,我就开价8000多,开盘先定个试探价,一旦反应好马上把价格提起来。卖VlP卡一个价,开盘的时候再定一个价,完全不顾卖卡时的承诺,哪里还顾得上信用、道义、品牌,这样涸泽而渔,毫无底线的做法又哪里还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群体的疯狂使得房地产就像一桌盛宴吸引了各色人等的参与,无论是开矿的还是卖零件的,都想在这个池子里舀一瓢水,干起事也都全凭着热情与冲动。没有前期的策划预算,也没有战略规划,就是一拥而上的乱拳打死老师傅。
曾经和一个老板交流,我一共问了三个问题:
1、为什么搞房地产?答:赚钱!
2、为什么拿这块地?答:抢的人多!
3、算过没,楼面地价3000多元,要卖6000多元才有钱赚?答:那就卖8000元!
这样的房地产哪里还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行业,完全就是一个“人傻、钱多”的地方,难道一个房地产开发真的这么容易?
2011年,房价被抬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样市场也回馈了一个响亮的耳光:十堰的楼市在下半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冷清局面。
房地产的特殊性,使得谁也不敢率先打出降价的旗帜。坊间流传,现在不少房地产老板们靠借几分的高利贷支撑,资金链极其脆弱。显而易见,明年上半年的政策依旧会持续,到时扛不住的开发商又该何去何从?
当然,房地产在中国也仅仅只有20多年的历史,出现起伏是非常正常和合理的,政府会调节,市场也会自发进行选择。在这个过程中,不符合条件的参与者会被淘汰,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在虚高过后自然会有一个价值回归的过程,而无论是开发商还是这个行业中其他从业者,经历这样的低潮和考验也是相当有必要的,正是这样才会让我们、让这个行业成熟起来,提供更成熟的产品、更完善的服务。
——作者:岑林 湖北克瑞斯置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