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的人 文/武当散人
近期丹江口系列交通工程实施的举措,赢得了网民的喝彩,笔者却不以为然,当然,发展丹江口的交通利好是自然的,但是丹江口发展经济可否“两手抓”? “两手抓”,一是抓基础交通的条件,这个丹江口市已经在付诸于实施阶段,既是自然也是必然,不再复述。 二是抓旅游、商贸业的发展。 丹江口的城市定位明确,但是思路、出发点不理性。 城市的发展简单、通俗的滴:就是城区的面积扩大、人口的增长。 丹江口市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核心水源地,保护源头环境是重中之重,发展工业的门栏过高,估计是没有人来开厂的。 丹江口市一直以来以优秀旅游城市而自居,可惜旅游产业做的一塌糊涂。 前面讲过,城市的发展是城区面积的扩张、人口的增长,而丹江口城区面积小、人口也稀少,一个普通的老板卖点早点都难以养家糊口,而在大中城市,开个小店一年也要养活几口人,而且是富裕的生活。虽然在90年代丹江口的新港卖户口吸纳了部分乡镇的人口来到城区,但是都是些本埠人口,其经济购买力低下,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所以当前右岸新城区的影响也很遥远。 既然丹江口定位旅游城市,笔者强烈呼吁:丹江口应该在旅游、商贸上下功夫! 首先,由丹江口市政府牵头、旅游产业单位实施,多在外地就行旅游推介。现在好多外埠的旅游城市都在武汉进行旅游产品推介,笔者多年前的《武汉丹江口看海一日游》曾经得到众多网民的推崇。丹江口目前在交上是属于“死角”,虽然将来潜力巨大,但是岁月不等人。等你交通发展了,别人已经更加完善了。因此,丹江口利用旅游人口来增强丹江口城区的活力,是一种利好的举措。外来游客来到丹江口,既可推介发展旅游产业,也拉动和旅游业相关的商业气息。 其次,丹江口市应该在立足旅游产业的基础上,完善旅游商贸业。切实做到以旅游兴市,以商业活市。 商业其实很简单理解,人多了,特别是流动人口增多了,自然也就商业活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