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湖北省 2012-7-10 15:4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及楼上的各位朋友好!关于科目三考试的争议由来已久,每次路考一结束,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通过的欢天喜地,没通过的垂头丧气,乃至怨天尤人。楼上各位朋友的表态,基本上能代表各方声音。作为一名老交警,我发表一下内心的真实想法,不对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1、科目一和科目二实行的电脑自动评判,无人为因素,大家对此均无异议。但是,正因为无空可钻,在有限的学时下,我们的驾校让学员用绝大多数时间去应对科目一和科目二,导致科目三的训练学时被大量挤压,这是不争的事实。在科目三训练人均时间不足3-5小时的情况下,谁保证能掌握其技能?结果只能是:训练多的、天赋好的、运气好发挥好的……
2、每个驾校对教练是有奖惩考核的。科目三训练先天不足,要提高通过率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鼓动学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找关系。可以说,绝大部分学员都会找到各种各样的关系,因为鄂州只有这么大。但是,“残酷的现实”是什么呢?是很多找了关系的也没通过,同时也有没找关系的居然通过了!这只能证明一点:关系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仍然是自己的水平!
3、对于监考的交警,有“谁监考、谁签名、谁负责”的“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在很多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处理上,有一个倒查机制,一旦查实考官徇私舞弊,违反原则对不合格学员签注“合格”的,轻则处分,重则开除甚至获罪。因此,没有哪个监考的交警拿自己的饭碗和前程开玩笑。
4、考试的流程,所有的考生都知晓。为了能最大限度做到公正、公平,交警部门想了很多办法,最有效的一条就是:在学员进入考试车准备考试之前,任何人无法获知谁监考谁。
5、考试中,有很多因素影响到考试的结果。如考生的心理素质(相当一部分考生很紧张,甚至存在手脚发抖的现象)、临场发挥情况、同车考生的比较、考官的把握尺度等,有些平时感觉良好的学员,一到考试就发挥失常的例子确实很多。
6、在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下,科目三考试也不可能完全是“一方净土”。上述情况的说明,如果要证实考试的绝对公平,仍显苍白。但至少可以证明的是:找关系不是通过科目三考试的法宝,自身技术过硬才是过关的正道!
7、为有效解决科目三考试的争议问题,省交管局已经着手研究制定电子评判的相关规程,大家俗称的“路考仪”有望年底启用。
8、很欣赏楼主的文采,预祝楼主在下次考试中发挥出应有水平,早日拿到自己的“小本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