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黄叶斌 于 2012-7-18 11:10 编辑
六、亲水平台散文:龙年清明
“散文中的精品,都不是文字的堆积物,而是无管之乐,无弦之琴;其内在音韵有时壮若大山回声,有时又静若游丝无语;在无声与有声之中,让人血涌心扉,或让人久久痴醉。”(作者语)
写作人物类的散文,大抵是以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而定的:或亲情的回味,或友情的素描,或社会百态的勾勒;或对死者的纪念,或对生者的感叹,或对自我的反省。这种题材的选择与表达,需要把自己的人生感悟和生活体验融入其中,才能在芸芸众生的普通生活层面上,发现或观照一种平凡之中的审美意蕴。
可见,作者基本上达到了这种境界:他写出了清明时节对家族先人的缅怀与哀思,对故去的文学前辈老师的感激与怀念,对留美博士一家人的拳拳爱国之心的赞美与期待,对自我文学之路探索的心灵反思与理性定位……作者的文章,讲究的是一种内在神韵的无声展示,无华丽辞藻的渲染,也无篇什技巧的卖弄,真诚而朴实的叙述,使读者“随风潜入夜”般的被悄然感染和感化。同时,他的文章一般简约精短,语言明白如话,适合当代人的快餐文化消费习惯。
但是,任何事物似乎都是一把双刃剑。简约而不简单,精炼而不肤浅,深刻而不晦涩,可能是我们的散文创作中应该把握的一种审美追求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