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5339|回复: 15

“鹿门八景”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7

主题

107

帖子

214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214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2-9-16 23: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早以前去过一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52

1239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天下乌鸦不全黑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6419

东湖水王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2-9-16 22: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鹿门山去过一次,走马观花,哪知道有这么多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2

6139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贵宾

仙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8847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

IP属地:江苏省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南京市 2012-9-16 19: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鹿门山

  鹿门山原名苏岭山,濒临汉江,与同是文化名山的岘山隔江相望。与环抱四周的狮子、香炉、霸王、李家诸山各具雄姿,共同构成了圣山之风景:远远望去,五山如仙女,云遮雾绕,忽隐忽现:直叫人心驰神往,想投入其怀抱。近观渚山,狮子山秀、香炉山幽、霸王山雄、鹿门山峭、李家山旷,置身其中,仿佛徜徉在林木茂密、野花飘香、云雾缭绕的仙境。

  山上有座鹿门寺,据当地县志记载,东汉光武帝与近臣习部在此梦见神庙,遂建寺纪念,后来山以寺名,得名鹿门山。山上另有暴雨池、天井、八卦池、龙头、万年龟、庞公地王洞、孔明拜堂、孟浩然隐居遗址等景点,这些景点和鹿门寺一起组成了海内外闻名的文化旅游区。游客上山时,可尽情品味“竹露滴清响”的妙境,别有一番情趣。

  鹿门山是三国文化的发祥地。当年躬耕于隆中的诸葛亮曾拜庞德公为师,每次来求教,都跪拜在庞公榻前,其虚心为学之状,令后人敬仰。庞公还常邀其侄儿“凤雏”先生庞统、“卧龙”先生诸葛亮、水镜先生司马徽及徐庶、崔州平等人纵议天下大事,商讨治国之策;由此,演绎出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

  鹿门山是一座秀美的山,天兰丽质,风情万种。它又是一座诗化了的山,孟浩然用诗的神笔,将它描绘得清美如画。不,是它哺育了大诗人孟浩然,也将众多的文人雅士之思想境界提升到了极至。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在游鹿门不果后,发出了“不踏苏岭石,虚作襄阳行”的感叹。他是为未能目睹鹿门山的秀丽风光和名胜古迹而遗憾,抑或是为无缘感受圣山陶冶性情而惋惜。

  鹿门寺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襄阳市东南郊,汉水中游,距市中心20公里,距襄阳城区15公里,与襄阳市襄城区、樊城区和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古隆中隔江相望。是1984年和1987年襄阳市政府命名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景点”之一,1992年被国家林业部门批准为“鹿门寺国家林林公园”,被湖北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自然保区,同年,被省政府批准为“鹿门名胜风景区”。  鹿门寺系大洪山余脉,山热嵯峨,怪石林立,山林总面积29176亩,森林覆盖率达92.6%。境内鹿门山、霸王山、香炉山、李家大山和狮子山五峰叠翠,体势巍峨,绿海婆娑,烟树葱笼,沟壑纵横,泉水潺潺,人文史迹星罗棋布,五大名峰延绵起伏,呈环状分布,自然景观美不胜收。显现出一道道奇异的旅游风景线。自然景观景点达30余处,著中景点12处,集“奇、险、幽”于一区。蜿蜒东去的汉水中占地15平方公里的沙洲--鹿门滩,与鹿门寺南北呼应,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山、水滩自然风景画。  足踏鹿门山,山泼黛,水嵌蓝,翠相挽。绕过寺庙,拾级而上,半壁岩石突兀悬在山腰。竹枝、荆条、葛藤密布四周。绿色的苔藓、水草挂在奇形一转异状的钟乳石上。一片水帘,万颗珍珠,汩汩坠入池中,发出银珠落玉盘般的声响。这就是名扬四方的“暴雨池”。鹿门山不仅以暴雨池、天井、八卦池、龙头闻名八方,更为神奇的是这四大景顺山势而下,自然排列,四点成一线。遥想当年,寄望未来,踏着孟浩然常走的山径,得得上山,尽情品味“竹露滴清响”的妙境,可别有一番情趣。




楚漢三國源,詩畫襄陽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2

6139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贵宾

仙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8847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

IP属地:江苏省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南京市 2012-9-16 19: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鹿门八景”之一:鹿门古刹

  足踏鹿门山,山泼黛,水嵌蓝,翠相挽。鹿门山被史学家称为“傲帝隐山”,被文学家称为“千古诗山”,被香客信众称为“清静佛山”,被现代都市人称为“休闲乐山”。
  鹿门山汇聚了诗文化、隐文化、佛文化、药文化、三国文化、荆楚文化等诸多文化。“老天爷”赏赐了如诗如画的美景,“老祖宗”遗赠了如梦如幻的文化。鹿门山如何承载如此厚重文化及详细景点知之不多,诱人的“鹿门八景”以飨读者。
    

    
  鹿门寺是中国早期的寺庙之一,《大藏经》等佛教经典中多处记载鹿门寺高僧的故事。公元28年,刘秀皇帝命襄阳侯习郁在苏岭山兴建苏岭祠。神祠建立后,鹿门山逐步成为人们拜神求仙的场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演变,苏岭神祠先后更名为鹿门祠、鹿门庙、鹿门寺院、万寿禅寺、鹿门寺。
  佛教传入中国后,鹿门寺逐渐成为僧侣传化清修的佛教道场。西晋时,“鹿门寺”由朝廷赐名为“万寿禅寺”,唐代曾建有“华严院”。在两晋至唐宋时期,鹿门寺发展成为中国境内较为宏大的佛教圣地。宋政和年间,鹿门寺发展到鼎盛时期,庙宇数百间,僧侣五百多人,住持由皇帝钦点,香客千里云集,香火终日不绝。
  据史书记载,鹿门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著名丛林之一。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鹿门寺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寺庙香火日益旺盛,禅宗传承地位突出,高僧名师层出不穷。
  史书中记载的鹿门名师高僧有鹿门诗僧少康、鹿门怪僧丹霞、全家得道鹿门的庞蕴、鹿门灯泉公法灯、鹿门诗僧梓舟船等。其中,唐代名僧处真、丹霞和宋代法灯禅师都出自鹿门寺。他们的徒众都被派往全国各地寺庙,住持讲经传法。清康熙年间,息波法师于鹿门山伏虎,为地方除害,造福一方百姓,传为佳话。
  千余年来,鹿门寺屡毁屡建,梵音覆盖千里,香火延绵,长盛不衰。
  公元810年,著名禅师处真住持鹿门并在此大弘禅宗曹洞法门,寺庙建设大兴,声名在中国禅界大振。后经过历代僧侣多次扩建,至宋代时,鹿门寺已成我国佛门重要圣地之一。宋代著名诗人李廌诗载:“传闻古道场,台殿若鳞布。日者一昔灾,楹栋皆若炬。坏垣积煨烬,况乃金碧处。山僧勤朴斲,堂构略已具。”记载了公元1098年前,鹿门寺突遭大火,寺院大多焚毁的境况。
   公元1081年前后,鹿门寺修葺完工。公元1117年,鹿门寺迎来了第二次建设高潮。公元1117年,法灯大师受皇命住持鹿门寺,十年之间将鹿门寺建成有房舍数百间,僧侣五百多人的大寺,香客千里云集,一度成为全国禅宗丛林之冠。南宋末年,宋元战火波及鹿门山,寺院损毁殆尽,直到明洪武年间兴友大师重建。明永乐年间默庵和尚住持鹿门寺,再次整修扩建,并恢复佛门祖庭之盛。明崇祯末年,闯王李自成占领襄阳,曾在此延请名士蔡思绳。蔡思绳不从,在灵溢泉边投水殉节。
    至清代,鹿门寺古碑记载了两次整修过程,一次在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主要整修大殿;一次在光绪二年至五年间(公元1876—1879年)。1946年时,因国民党拆毁梁柱修筑工事,致使鹿门寺彻底坍塌,直到1992年原襄阳县政府再次重建,鹿门寺才有今日规模。
     鹿门寺的禅韵与周边山势环境浑然一体,互为彰显。鹿门五峰的山形、山名及其对出家人和信众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警示力。进入鹿门山,耸立在眼前的就是威武雄壮的狮子山,提醒信众勇猛精进,坚定不移。庙门的正东面是端正凌空的香炉山,警示信众礼佛虔诚,心无旁骛。进入寺院,面对的是雄奇的鹿门山,山寺同名,告诫信众,敬香拜佛要心神归一,万念皆空。在此修持,北有李家山阻隔杂念的干扰,南有霸王山拱卫正念的形成。端坐在大雄宝殿,聆听钟鼓磬声,诵念万卷佛经,神清气爽,心静慧明。



楚漢三國源,詩畫襄陽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2

6139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贵宾

仙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8847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

IP属地:江苏省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南京市 2012-9-16 19: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鹿门八景”之二:三高祠


银色菲林(鹿门牌坊)

                           首席记者 张凌 通讯员 汤德东
    

    鹿门山碑帖记载,嘉靖四年(公元1526年),御史王秀任职襄阳,遍访名人遗迹后,发现纪念羊祜有堕泪碑,纪念孔明有隆中草庐,而声名卓著,品性远播的宠德公却没有留下可供悼念之所,决定兴建祠宇。他的随从们说,唐代的孟浩然、皮日休也是高洁之士,同隐鹿门,不如一并建祠,于是兴建了三高祠,以此纪念三位名士。
  公元1611年,三高祠由于年久失修,破败不堪,碑帖记载于万历四十一年移址重建,规模略大于前,但未记载其详细地址。因时间久远,三高祠已不复存在,也无法考证其具体方位处所。
  现在规划重建的三高祠,是一座三进院式的祠宇建筑,依据历史时间,从正门进入的三厢庭院分别是皮日休、孟浩然、宠德公的祠宇,祠宇内分别陈列有三位高人的雕像,三进院四周是回廊和厢房,用于展示三位高人的遗迹、典藏以及文化传承和故事。
  鹿门牌坊有三句话就是分别记述三位高人的,“风流天下”是写孟浩然的,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句“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鸿鹄高林” 是写宠德公的,出自汉末名士庞德公不受刺史刘表数次礼请,携家登鹿门山采药不返,与刘表一段对话中的语句;“鹿门隐书”是写皮日休的,晚唐诗人皮日休隐居鹿门山时,一边勤学苦训,为科举考试做准备;一边研究社会,探寻济世良策。《皮子文薮》是皮日休入仕用世的思想和主张逐步成形完善的集中体现,其中,《鹿门隐书》六十篇,是其思想观点的精华所在。



楚漢三國源,詩畫襄陽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2

6139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贵宾

仙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8847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

IP属地:江苏省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南京市 2012-9-16 19: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鹿门八景”之三:苏岭石
    因为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为她题名,“不踏苏岭石,虚作襄阳行”,而使其成为襄阳的代名词,同时也使其名扬天下。鹿门山上的苏岭石很多,其中较成规模的有四大片。第一处位于鹿门山东坡,面积约10000平方米,石林盘根错节,洞穴横生,怪石相互勾连,争峰斗角,神态千奇百怪。第二处位于香炉山下约20000平方米,石林巧夺天工,就象一幅动物图画集锦,有的似龙虎相争,有的似龙凤呈祥,有的似百鸟争鸣,有的似万兽观天。第三处位于狮子山与香炉山之的小团山,此处有一块高约20米大石壁,用色彩分割成若干层次,有白色、红色、褐色、青色等,奇特之处,让人联想就是古时期的地质遗存,是各个时期造山运动的杰作,石壁后方有无数它石拱卫其中。第四处位于竹园对面的黑石坡、白石坡,此处黑石圆滑似滚,白石似人之五官,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置身其中,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得不感慨鹿门山的钟灵毓秀。  说不踏苏岭石不算来襄阳,原因有三:其一,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客观为她更名改姓;其二,汉末名士庞德公归隐其中不返;其三,孟浩然、皮日休等一大批文人志士曾在此隐居、求学,并留下许多绝世名篇。因此,对于一个不了解苏岭山历史的人来说,就等于不认识襄阳,不了解襄阳。

楚漢三國源,詩畫襄陽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2

6139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贵宾

仙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8847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

IP属地:江苏省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南京市 2012-9-16 19: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鹿门八景”之四:灵溢泉
    灵溢泉又名暴雨池,聪明泉。位于鹿门山腰的寺庙大雄宝殿之后。泉水从山上的巨石中流出,经40多米距离,2--3米的落差,从石间潺潺流下,至大雄宝殿后,散开成72股,形成水帘,注入池中。
  唐代诗人皮日休,专门写诗赞美灵溢泉,“一勺如琼液,将愚拟望贤。欲知心不变,还似饮贪泉”。
  当地祖辈传说,鹿门山原本无水,亦无此泉。寺庙和尚及香客信众吃水,要到后山八里外的汉江去挑,十分不便,同时,汉江边上有一座土地庙,但土地庙里烧茶煮饭又没有柴禾。于是,寺庙和土地庙两家各显神通,互通有无。土地庙神送了一眼泉水给鹿门寺,这就是“灵溢泉”。寺庙方丈略使手段,汉江边上平地起山,从此之后,土地庙不缺柴禾了。
  后有学者考证,在鹿门山背后相距八里的汉水之滨,确实有一座土地庙,现存遗址位于襄阳市经济开发开区东津镇三河村十二组,有庙基、庙台、石柱,还发现一尊雕刻于康熙五十七年的石质香炉。
  距灵溢泉口约9米,直径1.8米的八角井,因沙石堵塞井深不详,井口为八根石柱合围而成,石柱上群龙盘距,呈八角形,意寓鹿门山水贵如油,东南西北八个方位,甘泉汇聚于此,经年累月,永不枯竭。
  在灵溢泉的下游有一个龙吟池。又称法灯和尚洗钵池,相传池建于宋代,是鹿门山今存比较完整的古建筑之一。该池位于鹿门寺庙内大雄宝殿和天王殿之间、右边寮房前,为一方形水池,由精致石条垒砌而成。池边长为6米,池深4米,四周置有雕花饰纹的石栏杆,共12柱。池内半腰处有双龙喷泉,经年不断,池内植有睡莲,其中红尾鱼、灵龟时隐时现,难得一见。

楚漢三國源,詩畫襄陽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2

6139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贵宾

仙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8847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

IP属地:江苏省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南京市 2012-9-16 19:5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鹿门八景”之五:望江亭


照望江亭

首席记者 张凌 通讯员 汤德东

   “望江亭,望江流,望江亭上望江流。”这是望江亭上待征的一款上联。望江亭,位于鹿门山顶峰,亭高21米,四柱四角三层,内置旋转楼梯,拾级而上,伫立亭上,西看汉水波光鳞鳞,满眼绿山、绿地、绿水,宛若一位盛妆少女在翩翩起舞,汉水正是她婀娜多姿身影中飘逸的裙带;北望古城若隐若现,仿佛看到南船北马,七省通衢的繁荣商贾景象,仿佛听到战鼓声声,是兵家必争之地的战幕;南瞰楚天风光秀丽,极目楚天舒,静心屏气,仿佛看到锦鸡漫过树稍,仿佛听到野猪在啃食庄稼;东面田野生机盎然,五峰尽收眼底,遥看李家大山一片石林,犹如一幅动态牧羊图,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站立亭上,眼前美景如画,脑海浮想联翩,多少过往,多少憧憬,令人感慨万千。



楚漢三國源,詩畫襄陽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2

6139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贵宾

仙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8847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

IP属地:江苏省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南京市 2012-9-16 19: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鹿门八景”之六:伏虎亭


伏虎亭


月牙桥

首席记者 张凌 通讯员 汤德东

  沿着竹园干道前行,至黑石坡往南步行百十步,有一两尺余宽的小道通向幽深,小道两旁奇石林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状似奔牛的奇石,相传此石是老虎在追捕一头家牛时,家牛躲避不及,化身为石,定格在被追食的那一瞬间。
  再往前拾级而上,绕过石化健牛可见一处酷似人体的盆骨石,相传是息波伏虎后,担心老虎再次枉伤人畜,席地而坐,起身后此石衍化成自身盆骨状,威震虎妖,从此鹿门山再无虎患。
  为了以绝虎患,息波还提笔书写了一段佛家经文,打入虎穴,至今留下的一座笔架山石,相传就是息波当年放笔的地方。放笔时,一根笔毫脱落在地,从而长成一棵小树,刚好处于笔架山中间,据老人们介绍,此树也有死活,一旦死去就有新树长出。
  笔架山旁边是一只老鹰石,相传息波放笔时,墨汁抖落在地,闪耀金光,老鹰从天而降啄食此墨,化为石鹰。
  穿过笔架山前行数十步,有一处幽深的洞穴,就是老虎藏身之处,也是息波伏虎之地,洞口怪石嶙峋,洞体不大,由一块完整的巨石向内凹进一两米而成,洞内石壁光滑,洞底平坦如磨,正是老虎栖息之所。
  后人为了纪念此事,遂建伏虎亭一座,碑刻一块,详细记录此事。
  经过伏虎亭后,有一座小桥叫月芽桥。桥长12米,宽1.2米,全部为青石垒砌而成。春天,一泓清水从桥下缓缓而过;夏季,湍急的山洪在此奔腾。入夜,月上树梢,桥影倒悬,溪流下,银光闪闪,百虫争鸣,好一幅山泉映月图。



楚漢三國源,詩畫襄陽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2

6139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贵宾

仙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8847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

IP属地:江苏省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江苏省南京市 2012-9-16 19: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鹿门八景”之七:晒肚坡
  皮日休生活在腐败、混乱的晚唐社会,他看透了统治阶级的昏庸堕落。可是,皮家“汩汩于民间,无能以文取位”。一介草民,空有匡世济时之志,无由报国。但他一肚子学问,又不甘碌碌无为混日子,所以终日忧愤交加、愁闷难消,只有拼命喝酒。他在鹿门山隐居时,自号“醉士”、醉民”、“醉吟先生”,“醉士隐于鹿门,不醉则游,不游则息”,可见他嗜酒的程度。
  买酒要钱,酿酒要粮,皮日休祖上没留下丰厚家产,他一家几口只靠种几亩薄地糊口,怎经得起他喝酒?家人知道他心里有事,不喝酒打发不了日子,能过去的时候就由他喝,可是也免不了经常埋怨他几句。
  襄阳的规矩,六月六“出晒”。家家都把屋里棉袄棉裤、皮货细软都搬出来见见太阳,免得长霉。富家大户趁这一天把值钱的东西弄出来放在显眼的地方,摆阔露富。穷家小户不行呀,合家的东西搬出来,还是一股穷酸气。
  这年六月六又是个好太阳,大家小户都出晒。妻子埋怨他只会喝酒,不能生财。
  皮日休酒已喝到八成,听妻子念经似地唠叨不休,他酒杯一扔,汗褂一挎:“晒,晒!我的家当也晒给你看看!”说着光着身子躺到太阳底下。
  “我从小读的书都在肚里装着,装了几十年,肚里尽是书。‘书中自有黄金屋’,我的家当比谁的都值钱!”妻子直摇头,拿他没办法。
  谁知皮日休酒水下肚心里发烧,在太阳地里晒得怪舒服,一躺就是半天,呼呼噜噜睡了个痛快。从那以后,每喝罢酒他就敞胸露怀晒太阳。为了晒得过瘾,后来干脆睡到山岗上,这就留下个“晒肚坡”的地名。
  皮日休隐居鹿门,一面纵酒消愁,一面倾泻胸中疾愤,写下《鹿门隐书》六十篇,篇篇都替百姓抱不平。后来,他感到光写诗作文不能实现志向,便毅然走出鹿门山,参加了黄巢农民起义军,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直接与统治者刀枪相见的文人。
  史书记载,鹿门山在明清时建有“皮子读书台”。经专家考证,皮日休隐居地当在鹿门山与苏岭山之间的山脚下,即现在停车场旁的桃花园内。民间广为流传,鹿门山有皮日休晒肚石。2002年,在桃花园内发现了一块连山石台。石长2.5米,宽0.9米,高1.2米,当地山民称其为“棺材石”、“升官台”, 有关学者认定,此石即为皮日休之“晒肚石”。

楚漢三國源,詩畫襄陽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