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水都六月雪 于 2012-10-12 09:17 编辑
黄川乡村老屋
丹江口市江北黄川村,因村边的那棵八人合抱的千年银杏树,而在当地小有名声。只是人们每当到此,只是慕名探访那棵拔地而的银杏树,从未到村中去看看。数天前,从双龙峡返回途中,来到此地,被热情村民邀至村中。 这个有215户865人小村,百分之九十的人为黄姓人家,应该都是同根同祖的,五百年前肯定都是一家人。初秋时节,这里青山环抱,绿水流淌,稻穗飘香,自然生态环境比效原始而优美,一条“村村通”的水泥路穿村而过,路的两旁幢幢新旧农舍交差而立,行至路的中段,路边有一老屋格外醒目,明显高于其它村舍,同行的村民告诉我,老屋建于清末民初, 有一堂屋和左右各有两排屋子,中间是一宽敞院子,为四合院结构,距今有一百年历史了,老屋的主人为本村的一黄姓地主,解放前就去逝了,解放后这里被当成了一座小学,后不知何因,又被人用100元钱买走。与老屋相邻的还一幢有着特殊意义老房子,村民说这是刚解放时,丹江口市江北法院所在地,至今墙上还清晰地遗留有当年书写的标语。几年前这里这还有许多的老房子,因年青人出去打或上学,无人居住,时间一长,老屋有的已经倒塌了,有的断壁颓垣,甚至屋顶上瓦片也没有了,只有几根祼露的木柱和横梁;还有的杂草丛生,长满了青苔。乡间即使有人居住的老屋,也尽是些五、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待他们百年之后,注定无人接替,这些老屋终将成为废墟。村民说我们的老屋可以是“文物”了,我希望政府和投资商能来好好维修老屋,开发老屋,这样也能为丹江口的旅游事业做点贡献。 站在老屋的门前,看到那它虽无翘脊飞檐、雕梁画栋,甚至十分的老态龙钟,墙根处到处长满了绿绿的青苔和倒塌的石块,杂草也见缝插针似的随处可见.墙脚有好几处明显可见裂痕,有几处墙壁都向外爆裂着.像个久经沙场的老者,浑身上下伤痕累累. 但岁月的风尘仍当不住他古风犹存的容颜,凸现出清末民初建筑的古朴厚重的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