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没有沔阳三蒸
每次我回仙桃,都住在舅侄杨凡的家。我之所以喜欢住他们家,有五大理由;一是他们家靠“318”国道旁,交通方便;二是他们家住楼房,楼上空着宽敞,而且有热水器淋浴;三是杨凡‘慎于言,而善于思’。跟他交流,村里的奇闻轶事颇丰。四是杨凡有一个女宝宝,念二年级了,我总要买些玩具,课外读物交给她;五是杨凡的媳妇做饭好吃,这也是我住他们家最重要的一点。住他们家成了我的习惯,每次回家总要往他们家跑。杨凡把我的行李一接,就好像到家了。 杨凡家五口人,他爸妈加他们三人。杨凡兄妹三个。杨凡的哥哥杨平是北京某报社的副主编,妹妹杨洋大学毕业后分到了上海。他们都成了家,在城里买了房子,车子。杨凡的爸妈经常北京,上海两头跑。算起来,老俩口还是在仙桃呆的时间最长。每年春节,整个村子数他们家最热闹。 杨凡是仙桃土生土长的新一代农民,当过村里的小组长。虽说只有初中毕业,别看他没有上过大学,但他懂电脑,会上网,会拉二胡,会开车。懂农业技术,承包鱼池,种地。每年收入不比外出打工的挣得少。左邻右舍有个什么要帮忙的,他总是乐意助人。他还同大学生村官一起攻克泥鳅养殖技术难关呢。 杨凡的媳妇秀珍是一个心直口快的姑娘。前几年一人在外地打工。他们结婚十多年,从没吵过一次架。每年冬季,田活忙完,村里人请酒,有个三桌五桌的都请她去主厨。从不提报酬之事。每次我住在他们家,从来也不怠慢我这当姑爷的。早晨上街,总要买些我在城里吃不到的东西回来。什么豆皮,酶渣,干萝卜片,干豆瓜字……也买些排骨,沔城莲藕,炖藕汤喝,下午是“沔阳三蒸”。 女儿叫婷婷。我总习惯叫他们俩口子“杨婷的爸、杨婷的妈”。有时“一呼双应”,我心里很是有满足感。 小婷婷很懂礼貌,放学回家总要给我打个招呼后才去做作业。有时緾着我问这问那的。有一次,我问她长大后做什么,她回答说;长大后当村官,把村里的路都修成高速公路。我真的没想到她会这样回答我。 我接着故意逗她说:你杨平伯伯说要把你接到北京去念书,北京有好高好高的楼房,好多好玩的地方,好多好吃的东西。还有…..没等我把话说完,小婷婷生气地说:他们没有沔阳三蒸。 我愕然了……… (2011.06于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