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一代枭雄

【2012新散文年展】一代枭雄:冬日里来豆糕香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3-1-4 01:43: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代枭雄 发表于 2013-1-3 19:30
元老的祝福总是那么令人震奋有心

哈哈,应该送上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67

460

主题

7113

帖子

8960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8960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3-1-10 20:44: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夜无事,细细读来,闻豆瓣之香,品浓浓亲情,文中的母亲、父亲的爱,溢于纸上,文辞朴实,感情蕴藉,丝毫没有故作之嫌,这样的文章读来亲切感人,喜欢这组浓郁的亲情之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

88

主题

567

帖子

1641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641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3-1-13 09: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刘老师的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

88

主题

567

帖子

1641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641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3-1-15 16: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年将至,祝各位友友心想事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

88

主题

567

帖子

1641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641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12-16 09: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代枭雄 于 2012-12-16 09:31 编辑

【2012年散文年度汇展】一代枭雄作品:冬日里来豆糕香

散文五篇:
01.冬日里来豆糕香
详情请看:http://bbs.cnhan.com/read-htm-tid-18509465-fpage-2.html

02.月亮代表我的心
详情请看:http://bbs.cnhan.com/read-htm-tid-18312343-fpage-9.html  

03.一碗瓦罐汤
详情请看:http://bbs.cnhan.com/read-htm-tid-18191348-fpage-10.html

  04.炒玉米  
   详情请看:
http://bbs.cnhan.com/read-htm-tid-18093152-fpage-12.html

05.回家的诱惑
   详情请看:
http://bbs.cnhan.com/read-htm-tid-17997845-fpage-14.html



01.[亲情百味]冬日里来豆糕香
文/一代枭雄
   每年入冬时节,家乡的人们就显得格外的忙碌,大家都在为烫豆糕作准备,一时间,宁静的村庄热闹起来。
   烫豆糕是乡下人一年中的盛事,也是忙年的前兆。这数百年来沿袭下来的习俗,既是中华民族文明传承的一个组成部分,更是浓郁乡情的体现。只要是烫豆糕,不论先后,谁家先烫好,谁家就会卷上几卷热气腾腾的“活”豆糕——刚出锅的豆糕,乡下人管它叫活豆糕。给隔壁四邻挨家挨户送到,让大家分享这浓浓的年味。若大的一个村庄,一下子仿佛是一个大家庭,温馨而甜蜜。
  豆糕,又名豆丝,是南方农村所特有的食品,因其味道鲜美,煮、蒸、炸皆宜,且储存时间久,也是馈赠亲朋挚友的佳品,故而深得乡人喜爱。
  豆糕做工考究,主要原料为大米、黄豆、绿豆等,且大米须采用当年的早稻米,黄豆、绿豆以颗粒饱满为宜,这样不仅好起锅,而且色、香、味俱全,放在口里嚼劲十足,后味绵长。
  烫豆糕有着严格的流程,各流程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首先要“看天”。必须提前几天收听或观看天气预报,做到心中有数。最好选择连续几个响晴天,这样便于晾晒,如果没有“看天”,而盲目“开工”,遇上的是晴天还好,要是碰上连阴雨,那烫出来的豆糕就不能正常晾晒,结果忙碌了几天,豆糕只能霉在家中。
  其次是“淘米”。这个过程要细致而耐心,将选好的大米、黄豆、绿豆等,按一定的比例掺好,提前一天置一大木桶中,向桶中注入适量的清水,至水漫出大米两至五厘米状,第二天,将泡好的大米等反复清洗、淘尽,剔除当中少量的细沙与杂质,如此三至五遍,以确保豆糕的质量。然后将淘尽的大米等用幹面杖搅拌均匀,备用。
  再次是“磨浆”。现在磨浆多用磨浆机,方便又快捷,磨出来的浆细腻而均匀,过去多是用石磨。小时候,每年烫豆糕时,母亲与父亲轮流推着沉重的石磨,哥哥姐姐帮忙“喂”米(把淘好的米等,用水瓢盛上,加水从石磨中间的磨眼倒入),我与妹妹在一旁观阵,一边拍着手,一边唱着童谣:“推磨,做粑粑,请客,喝茶茶……”
  不一会儿,调皮的豆浆就从磨盘的底下汩汩流出,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大米与豆类混合的清香,虽未尝到豆糕的滋味,却早已垂涎三尺了。
  接下来是“烫豆糕”。这个过程要求最高,烫豆糕一律要用土灶、大锅,燃料也是清一色的草把子,决不能用大片木柴,因为片柴火气太旺,不容易控制,而草把子的火热比较均匀,火候也能控制自如。而烫豆糕更是个技术活,一要有经验。凭经验可以判断豆糕何时起锅才恰到好处。二要有旺盛的体力。烫豆糕这活有时要在灶台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如果体力不支,就可能半途而废。三要手脚麻利。因为烫好的豆糕温度很高,起豆糕必须眼明手快,否则不是烫伤了手,就是不能保证豆糕正常出锅。
  我家先前烫豆糕的是老母亲,母亲胆大心细,且有着极强的耐力,经她手烫出的豆糕,圆得俊俏,黄的可人,是村里最棒的师傅,每年到烫豆糕的时候,总有乡邻请母亲去帮忙,母亲原本热心快肠,对此从来都是来者不拒、乐此不疲。
  母亲上了年纪之后,把手艺传给了大嫂,大嫂聪明伶俐,不但把母亲的手艺发挥得淋漓尽致,还在原来的基础上,改进了工艺,把原来只用一锅改成两锅同时起用,左右开弓,又快又好,而且效率提高了一倍,真让人叹为观止。
  最后就是“切豆糕”。先将刚烫好的豆糕放在室内凉席上冷却,再将冷却好的豆糕朝一个方向卷成圆筒状,用菜刀切成面条宽的细丝。
  在第二天清晨,太阳出来之际,将切好的豆糕置一室外空旷且通风处,晾晒两到三日,至豆糕内水分完全蒸发殆尽,豆糕才宣告做成。
  如今,已过去了多少年,母亲已作古,家中的石磨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家乡的烫豆糕习俗却依然代代相传,尤其那饱含乡情的豆糕,在这寒风刺骨的冬日里,散发出的幽幽清香,使我心中如沐春风,让我回味无穷……(1578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21

2万

主题

59万

帖子

7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人在天涯ξ灵气袭人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771821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24-7-8 17: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老家那边也有制作豆丝的习俗。
活着应该快乐,因为你会死很久。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如果你涉世未深,我会陪你看遍世间繁华;如果你历尽沧桑,我会带你坐十遍木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