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cjz690814

张家塘记事

    [复制链接]
来自
浙江
精华
18

308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东湖元老

老灯一盏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1862
QQ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3-1-6 19: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家塘记事之三                                          
                                                            与文刚几兄弟的交往

      文刚家和我家是邻居,两家的房屋并排着,中间自然形成了一条巷子。我家老屋东面侧门正对着他家房子西面墙壁,两家人经常通过这条巷子进行交往。

      说起来,我们两家还是亲戚。我的外婆是他母亲的姑姑,他的外婆是我母亲的舅母。我的母亲和他的母亲是表姐妹,他母亲比我母亲年龄大些,所以我喊他母亲姨娘,他喊我母亲阿姨(我们这里的习惯叫法,母亲的姐姐叫姨娘,母亲的妹妹叫阿姨)。由于他们两家的父母都过世得早,因此,两家没有相互走动,不像一般姑舅表亲那样走得亲热。这层关系我还是最近才从大哥那儿搞清楚的。

      文刚有四兄弟,他是老大,大概要大我十一二岁。文刚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双腿不能行走,是个残疾人,全靠双拐支撑着走路。

       尽管我俩之间年龄差距较大,但在他几兄弟之间,我却最先跟他交往,而不是跟他家两个年龄与我相仿的弟弟交往。这在一般人看来有些反常。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他没有劳动能力,大集体时,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出工,只能整天呆在家里烧烧火,做点家务。那时,农村生活很单调,跟他一般大的人白天都要出工,没人陪他玩,他一个人在家很是寂寞、无聊。而我那时还小,估计五六岁的样子,还没上学,也是天天呆在家里。因为两家是邻居,又有点亲戚关系,平时也常在一条巷子里玩。因此,我们俩很自然地就成了忘年交。

      那时农村生活极端贫困,他又不能挣工分,在别人看来,他就是一个废人,是家里的累赘。生活艰难,人的火气也特别大,脾气就有些暴戾,他的母亲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暴打他,打得他在地上直滚。每次看到这种情景,虽然我心里很同情他,却也无可奈何。寂寞无聊时,他学会了抽烟。他的父母绝对不会让他抽烟,更不会给钱他买烟来抽。因此,他就经常让我偷了我父亲的香烟给他抽。我的三哥也因此背了不少冤枉。父亲总以为是三哥偷去抽了,绝对不会想到是我偷去给别人了。至今,他还对这些念念不忘,称我是他的童年好伙伴。

      文刚是个爱扳爱动的人。对未知的东西,充满了好奇感,总想探个究竟。有一次,不知道从哪儿得到了一枚生锈的子弹,他想看看还能不能炸响,于是在烧火时,就把子弹扔进了灶膛里,结果子弹碰地一声爆炸了,把他家的铁锅连同锅里的稀饭炸得四处飞溅,好在没有伤到人。还有一次,估计是他从哪儿看到或听说童子尿能治内伤的事,就让我在他家里拉了一堆尿,他用碗接着喝了下去。

      正因为这一点,也为他今后的自立自强做了铺垫。七十年代末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经济有所改善,许多人家有了收音机。他悟性很好,上过初中,有一点电学基础,没事时就摆弄家里那台半导体收音机。很快,他就学会了电器维修。八十年代初允许搞个体经济后,他到乡集镇买了个小棚子,开了个小家电维修部。后来家电维修行业不景气,他又四处闯荡,到广西、云南各地摆象棋残局。虽然象棋残局带有赌博或者欺诈的性质,但由于他是残疾人,公安机关也拿他们没办法,往往只能带进派出所教育一番就放人了事。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10多年。在这期间,他还于九十年代初成了家,娶了一个云南的女子,生育了一儿一女。他的儿子和我儿子差不多大,长得胖墩墩的,很像他。

       1998年,乡里搞集镇改造,拆了他的小棚子,还了他一套上下两层的门面房。估计到2004年后,他就在乡集镇定居了下来,再也没有出去摆象棋残局了。几年前,我还在乡政府工作时,他还邀请我在他家吃过两顿饭,谈起过儿时一些辛酸又充满童真的趣事。

       他家老二文星估计大我七八岁,我们之间没什么交往。这里就不谈了。

       再来谈谈老三文连。

      文连大我两岁左右。跟他交往时,他读四年级,我读二年级。有一段时间,我们关系很好,整天形影不离,亲密无间,一起上学,一起玩乐。那时,苎麻很俏销,苎麻脱下的皮晒干后,用棒槌将麻皮捣碎,去掉碎屑,还能得到一些很细很细的、毛茸茸的纤维,这些纤维也可以卖钱。那年暑假,我跟他一起,到人家麻地里,捡拾那些剥麻时没有剥干净的零星的苎麻,连同家里的麻皮一起晒干,然后一起在巷子里捣麻皮,卖了几角钱,买了一个盒盖里面印有乘法口诀的铁皮文具盒。这是我第一次用上文具盒。得到文具盒时,真有点欢天喜地的感觉。

      有一次,不知什么原因,他惹他母亲生气了,他母亲要打他,他跑到村子后头山躲了一天不敢回家。那天,我陪他一起在山里玩了一天。我还从家里偷了一把米和一个搪瓷缸子,两人在山里捡了些枯树枝,用土块垒了个小灶,架上搪瓷缸子,就用山里的泉水煮饭吃。这是我生平唯一的一次真正的野炊。

      相处久了,难免会有磕磕绊绊的事情发生。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俩闹翻了,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说话。其实,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就想跟他和好。不过我脸皮薄,不好意思主动找他。那时,我对他还是有点依恋的,有几次做梦都梦见跟他一起玩的情景。最后,我还是鼓起勇气跟他说了话。只是因为有了这次不快后,关系再没有以前那么亲密了。这是我们第一次相处的情形。

       跟他第二次相处得较久的,是在上初中后。本来他要高我两级,估计是读小学四五年级时留了一级,在初一时又留了一级,所以我上初一时,他还在初一,而且我们俩是一个班。因为有这些关系,我们之间自然比一般同学之间的关系相对要好些。我的个子比较矮小,人又老实,容易受人欺负,这时他便会出来替我说话。

      他上完初一就辍学了,跟他一个亲戚学水电安装,一直在鄂州葛店一带搞水电安装工程。后来又很快成家了,估计他结婚时才十七八岁。他的家在葛店,平时很少回家,而我那时还在读书,就这样我们渐渐生疏了。

       跟老四文和的交往在最后。文和比我小两岁左右,我们没有一起读过书,小时候不在一个圈子,基本上没有一起玩过。跟他交往,是在20岁以后。那时,过去一起玩的伙伴都已成人,且大多已经成家。为了生计,大家早已天南地北,各奔前程了。那时我在村小教书,也没有成家。他是家里的老幺,当时还没出去闯荡。因为都有一个发家致富的梦想,所以我们也走到了一起。我在这方面的书籍资料比较多,读的书相对来说也比他多一些(他小学毕业后就没有上学了)。为此,他经常跟我借书,也向我请教一些不懂的问题,一起谈打算,谈理想,憧憬未来。他还到我在学校的单身宿舍跟我一起睡过几次。有一次,他找他大哥文刚要钱,想参加致富技术培训班的学习,想养鸡致富,被他大哥认为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予以否决了。那时,家里给他在附近村子说了一门亲,他有时也跟我谈他跟对象相处的一些事情。有一次,不记得是到了端午还是中秋节,他没钱去对象家“送节”(节日给长辈送点礼看望长辈),还找我借了几十块钱。后来,他因为小偷小摸被判了刑,坐了好几年牢,这门亲事也就此作罢。坐牢出来后,他又跟着两个哥哥一起在外地做事。我那时也离开了村小学,所以很少见到他。后来碰到过他两次,一次是清明回家祭祖,只是见面打了个招呼;一次是在去县城的车子上。那时他已经结了婚,老婆是鄂西巴东县人。令人遗憾的是,不久,就听说他在一个炸石头的工地做事时,因为主动要求去看看一个哑炮的情形,结果在他走近时那个哑炮又爆炸了,他被掉落下来的石头砸中头部,当场殒命。从此,他就只能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了。但愿他在天国里活得幸福安康!
愿老灯能照亮每一个幽暗的角落!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cjz6908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河南
精华
92

219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7250

IP属地:河南省郑州市

发表于 河南省郑州市 2013-1-7 19: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_13677694183249565345_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18

308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东湖元老

老灯一盏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1862
QQ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3-1-7 19: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木阳 发表于 2013-1-7 19:24

木版主晚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18

308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东湖元老

老灯一盏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1862
QQ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3-1-7 19: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家塘记事之四                                              母  亲  进  城
                                                                            ( 2012年11月5日)   



      10月20日,我和大哥、二哥三人租了一辆面包车,回家接了母亲和她的一点家什来到了县城。母亲就这样正式离开家乡进城了。

      母亲今年77岁(虚岁78),在乡下老家住了一辈子。母亲晕车反应特别严重,即使用了各种晕车药也无济于事。每次坐车,不光沿路不停呕吐,就是到了地方还要吐上一两天,比生一场大病还厉害,往往坐一回车要在床上躺好几天才能恢复。为此,一听说坐车她就畏之如虎,也就很少坐车出远门。

      在我们姊妹几个没有从老家搬出来前,母亲几十年中只去过武汉两次,且都是因为看病才不得不去的。近几年,大家陆陆续续搬出来后,母亲为了看看大家的新居,才强忍着晕车的痛苦,又出来了三四回。自前年6月份到这次搬出来前,两年多的时间里,母亲一次也没有来过我们这儿,即使是两个孙女出嫁时也没来看看。

     父亲七年前去世后,母亲一直一个人单独生活。以前家里有人在时,有什么事情还有人照应。今年6月份,二哥一家也告别了长期坚守的村小学,来到县城安了家。这样,我们姊妹八个都进了城,家里再没有人留守了。母亲一人在家很不方便,一是家里没人照应,万一有个三病两痛不好办;二是现在农村留守的人越来越少,我们那儿又很偏僻,平时拿着钱都不好买东西,想吃点什么都难;三是她住的老房子也不安全,春夏时节刮风下雨的时候很让人担心。于是,母亲进城就提上了我们几兄弟的议事日程。

      尽管我们也希望母亲能跟我们一起住,但母亲说,一个人生活自在些也自由些,目前自己生活还能自理,不愿跟我们住在一起,让我们给她租间房子单独住。母亲的心思我知道,一是怕给我们增添麻烦,二是顾虑跟我们住一起,日子久了,母子之间、婆媳之间难免会有些磕磕绊绊的事情发生。她是一个要强的人,不愿意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惹得大家不愉快。

      我的二姨娘(母亲的二姐)早些年就搬出来了,并且在街上卖过报纸,对县城很熟。九月中旬的一天,我们从姨妈处得到讯息,她在自己住地附近替母亲物色了一间小房子,让我们有时间去看看。那天吃了午饭,我和大哥就一起去看了房子。尽管房间很小,条件也很简陋,但对于一个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辛苦了一辈子,从来不讲究生活条件的老人来说,能有一个安生的地方就行了。我们当即决定租下这间房子,并且由我执笔,现场起草了租房协议,现场签字画押。

      十一假期,我回家向母亲通报了这个情况,母亲很高兴,说等她把家里的一点事情处理完,就打电话给我们,让我们接她出来。

      10月20日,我们接到了母亲的电话,说是家里已经收拾好了,可以出来了。于是,第二天上午,我们就回家把母亲接了过来。

      因为晕车反应厉害,母亲在我家休息了一周。上上个周六,母亲说自己完全恢复了,让我们送她去租住的地方。那天吃过午饭,我们就送她到租住地安置了下来,并教她使用煤气灶、电水壶,直到天快黑了时我们才回家。

      第二天上午,我去看看母亲习不习惯那儿的生活,会不会用煤气灶等。母亲说已经会了,昨天晚上自己就用煤气灶下了面条,今天早上跟别人一起去了附近的早点摊过了早,去菜场买了菜,初步熟悉了周围的环境。这样我才放下心来。

      国家实行新农保政策后,对六十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每月发放100元的基础养老金,但每年必须要到乡政府指定的地方照相,以确认这个人还在世上。到母亲那儿后,听别人说,今年的照相已经开始了。为了方便群众,老人在乡里或者县城都可以到指定的地方照相。打听到照相地点后,我就骑自行车带着母亲来到照相馆,照完相后,还是用自行车把她送回租住的地方。正好那天外甥女来看她。见外甥女在那儿,我就放心回家了。怕母亲一时还不适应,我又给妹妹打了个电话,让她抽空来看看母亲,顺便也进一步教会她在城里生活必须知道和掌握的事情。

      上周一,妹妹来看母亲,并在她那儿睡了一晚上。有了这些经历,我估计母亲已经真正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我们单位离家较远,上班是早出晚归,中午不回家。因此,上周周一至周五,我一直没有去看望她。

      前天(上周六)上午,我带了一些报纸,准备去给她把房子的墙壁糊一下,这样看起来整洁干净一些。在母亲住地那条巷子的入口,正好碰上大哥。他那天休息,也来看母亲。到了母亲那儿才知道,头天下午三哥把她接去了。因为在下雨,我也没有去三哥家,就直接回家了。

      昨天天气放晴。上午,我跟三哥打电话,打听母亲是不是下午回租住地。要是回的话,我就去帮她把墙糊了算了。三哥回复说是的。于是,我就来到三哥家。碰巧外甥女也在他家。我们一起在他家吃过午饭后,由他用摩托车送母亲回住地,我骑自行车随后跟到。

      到了母亲那儿,外甥女跟我一起,用报纸和透明胶把母亲靠床的两边墙严严实实地糊了一遍。这样,她的小居室有了点看相。

      今天翻报纸,看到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文章,专门讲的是我国近十年来城镇化进程的事情,说是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3%,也就是说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从母亲进城这件事来看,我相信这篇报道、这些数据是真实的。以前,我们自己都没有想过会搬到城里,也没想过我们兄弟姊妹八个会陆续进城,更别说母亲进城安居了。母亲进城,顺应了国家大力推进城镇化的历史趋势,是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的历史必然,是城镇化的一个缩影。
愿老灯能照亮每一个幽暗的角落!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cjz6908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河南
精华
16

71

主题

3575

帖子

402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25

IP属地:河南省郑州市

发表于 河南省郑州市 2013-1-8 09: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礼堂老屋都不在了,只有星星永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河南
精华
92

219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7250

IP属地:河南省郑州市

发表于 河南省郑州市 2013-1-10 11: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cjz690814 发表于 2013-1-9 18:32
得偿夙愿

      童年伙伴叔吾离开家乡去广东23年,直到今年清明节我们才见了一面。1998年至2003年我们有 ...

{:soso_e142:}祝福夙愿得偿!
一人一木,安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18

308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东湖元老

老灯一盏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1862
QQ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3-1-8 21: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紫昙星 发表于 2013-1-8 09:23
大礼堂老屋都不在了,只有星星永恒!

是的。谢谢你的关注,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18

308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东湖元老

老灯一盏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1862
QQ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3-1-8 21: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三年重聚首



     4月3日,清明小长假第二天。上午九点左右,正在街面上买祭祀用品,准备去给岳母扫墓。清点东西时,手机铃声响起。拿出来一看,是一个陌生号码,忙问对方是谁。对方说,我是叔吾啊,听不出来么?听到这里,心头一阵激动,当即大声骂了他一句:你个鬼东西,这么多年没跟我打电话,今天终于来电话了?叔吾说他已经回到了村里给父母扫墓,计划晚上赶过来。我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要他下午或晚上必须过来一见。他答应晚上肯定过来。

      叔吾跟我同年。我们都出生于苦寒之家,可以说是患难之交。少年时期,我们曾经整天形影不离,白天在同一条田塍放牛,晚上在同一张床上睡觉。由于家境贫寒,他只上完了小学就辍学了。他是个不甘受命运摆布的人,总喜欢到外面去闯荡,希望以此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反反复复跑出去几次,到1987年,他终于在广东普宁落了户。1989年春,他回家住了半个多月。那时我在村小教书,一个人一间宿舍,他就跟我一起睡了半个多月。从那次离开后,他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刚去普宁的两三年,我们还保持了通信联系。后来有好几年,没有他的消息。到1998年,也不知打了多少电话,转了多少弯,他才找到了我工作单位的电话,联系上了我。这时他已在深圳南山区安家,自己开了个小公司。我多次劝他回来看看,他总说没混出个人样,回来让人看不起,一直不肯回来,包括1997年他父亲去世他都狠心不回。2003年,一次下乡时,我不小心将电话簿弄丢了,也没记住他的号码,这样又失去了联系。一眨眼,又是9年过去了。2008年,我开通博客后,在博客上写了一篇关于他的文章,文章最后说,以后要是再见到他,我可要大骂他一顿才解气。

      那天上午扫墓回来后,我就发了一条微博:个狗日的,你终于回来了?老子还以为你这辈子不会回来了的呢。也算是兑现了4年前说过要大骂他一顿的诺言。

      当天下午,我在家又是拖地,又是清洗鱼缸什么的,尽量把家里弄得干干净净的,迎接他的到来。做完卫生后,就是不停地给他打电话,问他出发了没有。那天中午,他在他哥哥家里喝多了酒,电话里说话时舌头都转不过弯来。下午,他在他姐姐家里叙家常,每次接电话,他都说几十年才回来,让我多跟他姐姐说几句话,最后一次说着说着他就哭了。是的,远离故土和亲人,独自在外漂泊20多年,好不容易才回来一次,亲人间有多少知心话要讲啊!我理解他的心情,我也不能太自私。后来,我就没有再打电话,只是在家里耐心等待他的到来。

      等到五点多快六点他来电说已经出发了时,我赶紧将自己平时积攒下来的几包好烟揣进荷包,在超市买了一瓶白云边和一瓶长城干红,跑到附近一家酒店订了个房间,然后告诉他酒店名称和房间号。

      七点多钟,街上已经华灯璀璨时他才来到酒店门口。20多年的沧桑,物是人非,我们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发福了,腆着个大肚子,原先瘦削的脸庞现在胖胖嘟嘟的。刚下车那会,在夜色下我都不敢贸然相认。而我自己,因为二十多岁时的一场胃出血,病后脱发严重,两三年时间头上就秃顶了,加之落下了老胃病,消化机能不行,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非常显老。在我喊了他一声后,他也定下来仔细看了我一会才认出来,然后我们才手拉着手从酒店门口一直走到房间里。

      晚上我们三个人(含他租车的司机)就边喝边聊,把那瓶红酒干了。因为他中午喝多了,白酒就没喝多少,一人只喝了一点点表示一下。

      九点多吃完饭后,我们一起来到我的家里。我打开电脑,让他看看4年前我在博客上给他写的博文和当天中午骂他的微博。我拍着他肩头说,我骂你了,还是在网上公开骂你。他边看边哽咽着说看着这些真的想哭。随后,我又加了他的QQ号,还找出我们20多年前一起步行20多里地到镇上照相馆照的合影,他久久地看着,抚摸着,舍不得放开。

       在家里坐了一会,跟我老婆和正好那天晚上住在我家的姨姐、姨姐夫等人聊了一会天后,我俩就出来在附近的酒店里开了一个房间。晚上,我俩仰在床上(跟过去稍有不同,过去是两人睡一床,现在是一个人睡一床),尽情地回忆过去,尽情地嬉笑怒骂,直到十一点半左右,他才因酒后疲乏沉沉睡去。

       第二天(4月4日)用过早餐后,上午我陪他一起见了一个小学同学,又去另一个在附近开足浴店的同村伙伴的小店里坐了一会。十一点多,他在东西湖的一个客户赶过来看他,几个人又一起来到酒店吃饭喝酒。

      下午,他去跟他舅老表谈生意上的事情,那个同学告辞回家去了,我和另一个同伴在我家休息。

      三点多钟,另一个从武汉回乡祭祖的铁杆伙伴海军带着老婆从家里赶来。家族里正在筹备续谱的事宜,我大哥是湾里续谱筹备组成员,海军的堂兄一家早年外出,不便回家交钱,托他代为办理续谱的手续。看看叔吾一时半会还回不来,于是我们这边的几个人又坐车到我大哥家翻看族谱。等他打电话说已经办完了事回到了酒店时,我们再坐车回到酒店。

      在客房里坐着聊了个把小时,几个人到一家湘西风格的餐馆吃饭。饭后,因为那个开足浴店的伙伴喝多了,我们把他送回足浴店,又在那儿坐了一会。从足浴店出来,我们四人再次回到原先下榻的酒店,还是我跟叔吾一个房间,海军夫妻二人另外开了一个房间。海军安顿好后就来到我们的房间一起聊天叙旧。我打电话给灯嫂,让她过来陪海军老婆聊一会。我、叔吾、海军三个人在一起又是尽情地抽烟、喝茶、聊天,叙说过去的酸甜苦辣,种种经历,现在的家庭、工作、生活,以后的愿望、打算等等,到十一点多了还兴犹未尽。连日赶路、祭祖、走亲戚,劳累在所难免,加之第二天该上班的要上班,该赶路回家的要赶路回家,不宜耽搁太久,于是到十一点半时大家都同意今晚早点休息,以后有机会再行见面。

      今天(4月5日)早上起来,我同叔吾和海军夫妻告别后赶到单位上班。海军家在武汉,可以跟叔吾同一段路,他夫妻两个就跟他一起坐车到武汉火车站,送他上了武深高铁列车。叔吾在上车、下车后分别给我来了一次报平安的电话。知道他平安到达后,我才安下心来。

      二十三年重聚首,时间虽然很短暂,很仓促,留下了意犹未尽的遗憾,但我们这几个阔别多年的伙伴毕竟都还好好地活着,并且重新见了面,恢复了联系,这又让人振奋不已。回忆过去,我们难免都有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那种凄凉的感慨;展望未来,我们又充满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过沧海”的豪迈和自信。现在,大家都有了手机和网络,相信以后再也不会发生一别多年无音讯这样的憾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河南
精华
92

219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7250

IP属地:河南省郑州市

发表于 河南省郑州市 2013-1-9 11: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_12339427333880695469_4:}
一人一木,安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18

308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东湖元老

老灯一盏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1862
QQ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3-1-9 18: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木阳 发表于 2013-1-9 11:51

问好木版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