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9149|回复: 31

仙桃过年习俗

[复制链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发表于 北京市 2013-1-30 18: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4o0xihe 发表于 2013-1-30 15:34
每天看看国情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3-1-30 08: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腊八粥
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由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腊八粥来自印度天竺,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佛陀成道纪念日,俗称“腊八节”,在佛教称“法宝节”。
腊八粥的习俗,已非佛门所有,作为一种民间风俗,农历十二月八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最早的腊八粥是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煮腊八粥,看起来好像是在处理饮食的问题,其实在制作腊八粥的过程当中,也是在让我们体会如何做事做人。
吃腊八粥的意义,有:温暖、圆满、和谐、吉祥、健康、合作、营养、淡泊、方便、感恩、欢喜(以粥代茶)、结缘等意义。腊八粥也叫八宝粥,有八种食材做成的,我的有11种食材,代表一心一意,好好过日子……甜爽可口,营养丰富。
a0ca8335t021db4331e12&69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3-1-30 08: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忙年
腊月,在农村人眼里,是个喜气的月份。一到腊月,母亲就像个陀螺一样地转个不停,为了我们这个家庭不辞辛劳地操持着。
每年的腊月初八,母亲要煮上一满锅的腊八粥,母亲说,吃了腊八粥,离过年就不远了。母亲忙置着年货,把鸡鸭鱼肉先用盐腌上一段时间,然后用水洗净,把鸡鸭鱼肉用绳子系起来挂在通风处晾晒。她腌的腊肉好看,吃起来也香。

腊月二十四,是过小年的日子,按照老家的习俗,这一天是送灶神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母亲都会买些纸钱烧给灶神,祈求全家人平安。

小年一过完,年的脚步真的是越来越近了,年味也逐渐浓了起来。在过年前几天,母亲会选个晴朗的日子,把家里的被子拿到太阳底下翻晒。母亲说;过年前晒被子,把一年来的霉运都去掉,来年不生病。

每年腊月,都是母亲最忙碌的时节,熬糖打豆腐,发饺子,做团年饭……母亲用她的勤劳和慈爱,为我们酝酿出了家的温暖,年的味道。如今的腊月,便在我们的回望中渐行渐远了!
2007082808535981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3-1-30 08: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杀年猪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日子渐渐地缓过气来,家家的粮食充裕了许多,户户养鸡养鸭喂猪,农民的生活也渐渐地好起来。腊月间,还有少数农户家杀起了年猪。
一个村只有那一二个杀猪的腰盆,抬到谁的家,杀猪师傅就跟到谁家去杀猪。杀猪师傅从猪圈里赶出早就惊惶失措的大肥猪,一把将猪侧身按在懒板上。帮忙的人抓的抓猪腿,扳的扳猪嘴,扯的扯猪尾巴,不内行的把猪按死血。猪死命地叫,嚎得通顺河的树林子里都传来阵阵回音。这时,杀猪师傅拿着点红刀捅进猪的喉管,绞一绞,随刀抽出,冒出一股殷红的热血,冲入接猪血的脚盆中。血越流越多,猪叫声越越来越弱,等猪断了气,从后腿割破了它的皮,拿挺杖从皮口沿猪身两边插进去,捅几条通气孔,拿开水来烫。烫猪的水不能过冷或太热,会致把猪烫破皮或使猪毛难于刨下来。为了便于褪毛,必须用嘴在猪腿上的气孔口吹气,把死猪吹得鼓鼓的。扎住皮口,再用刨子刨,用手揪。整成白花花,胖嘟嘟的肥猪,横趴在腰盆沿上晃晃悠悠,好象还眯着眼睛笑呢!
杀猪用刀捅的时候,小孩是不能看的,说看了会有心寒,会遇灾星难养。在要对猪开膛破肚时,小孩们才可以围拢来,一个个眼睛睁得大大的,看杀猪师傅将猪劈开。小孩子都想要那尿虚泡!拿到尿虚泡摔打,放在草木灰里踩,再吹气,直到拳头大的尿脲泡整得像葫芦那样大时,高高兴兴当气球玩。经济条件的好转,人们比原来舍得些了,家乡好客的习惯又时兴了起来。杀了猪,就会讲个礼性,请平时曾经帮助过自己的族眷和左邻右舍的乡亲来喝心肺汤。
说是喝心肺汤并没有汤喝,实际是是一种广意的叫法。而是一大甑蒸肉,蒸菜,还有蒜苗字炒肉、豆腐交血方子,青椒炒猪肝…..杀猪请客喝汤也是一句玩笑话,玩笑中说的汤是指烫猪洗大小肠的腰盆中的水,臭哄哄的,看了就恶心!谁敢喝?客人一进门,就会讲礼性;恭贺你郎(您)的猪杀了多少斤?猪油剐了好些?主人答:托你郎的福,杀了个蜇蛛(蜘蛛比喻小)百把斤啰,板油花油一起十几斤啊!堂屋里坐!我来筛茶你郎喝!他们几个咋还没来?人一到齐就开席!
在这种席面上娃儿老小比较多,都是隔壁三家的人也很随便,自己倒酒喝,自己盛饭吃。盛饭的年轻妇女爱开玩笑,乘吃饭人不注意,将藏在身后的一碗压得实实的一碗饭,迅速匡(KUANG三声)在要添饭人的碗中。不成文的规矩是必须吃完。那些人伸长脖子吃完米饭,胀得直冒汗的狼狈相。有经验的,往往事先就防备着,随时观察动静,用手罩住碗,不让盛饭的有可乘之机。
这种现象江汉地区过春客,请年酒也是这样的,图个喜庆热闹,嘻嘻哈哈。是没有因为得罪客而掀桌子的。
每快到新年,我就想起了家乡杀猪过年,想起了那热气腾腾的场面,想起了那人欢猪叫的情景,想起了用猪尿泡做的气球,想起了那弥漫在村庄里的年味…….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3-1-30 08: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腊月不扫尘、来年招邪神
农历腊年二十四,民间习俗过小年。
新春到来之际,家家户户都有除尘迎春的传统。从腊八节开始,一致到除夕,俗称扫尘。民谚说:腊月不扫尘,来年招邪神。因“尘”与陈旧的陈是同音,除尘也含有除旧布新之意。为什么小年前后要扫尘呢?民间认为,腊月是诸神上天的日子。每户人家有正神也有邪神,他们上天,向玉帝禀告人间的大事小事,玉帝根据凡人的善恶而赐福降罪。
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故事,有个邪神喜欢搬弄是非,经常在玉常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帝的印象中,人间是个充满罪恶肮脏的世界。一次,邪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帝听后大怒,降旨迅速查明下界犯上作乱之事,凡是怒忿天神,亵渎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做记号。玉帝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做有记号的门户,满门抄斩,一个不留。邪神见阴谋得逞,偷偷地下界在每户人家屋檐下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官斩尽杀绝。邪神的阴谋被灶神发现了,急忙召集各家的灶神商量对策,其办法是: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之日起,到除夕接灶神前,各家各户必须来个大扫尘,哪户不打扫干净,灶神就不进宅。人们遵照灶神的嘱咐,清扫尘埃、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屋里屋外全打扫得干干净净。除夕夜,王灵官来到人间,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一家人团聚欢乐,美满幸福。王灵官找不到标明劣迹的记号,便赶回天庭,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如实禀告玉帝。玉帝这才知道受了邪神的欺骗,十分震怒。降旨捉拿邪神,掌嘴三百,永拘于天庭,不许下界作恶。
从此,人们为除难消灾,每到腊月二十三送灶神,除夕夜迎灶神期间,必须扫尘除埃。时间久了,便逐渐成为一种民间习俗。如今,腊月大扫除,已不只是为驱邪避灾,祈福降祥了。而是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中,讲究卫生、减少疾病的良好习惯,寄托着人们除旧立新的美好愿望,成为文明社会的一种新风尚。
9213b07eca8065385c63895e97dda144ac3482f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3-1-30 08: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贴对联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
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 “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964 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家挨户观赏取乐。
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3-1-30 08: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
d833c895d143ad4b982fd08c82025aafa40f067c.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3-1-30 08:5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读对联?
大门两旁的对联该从哪一联先读呢?古代以左为大首,现仍沿袭,所以当你读对联要从左首读起。
.
怎样贴对联?
当你知道了怎样读对联,也就知道了该把上联贴在左首,下联贴在右边。
.
对联,哪是上联哪是下联?
凡是符合规范的对联,它上联的尾字必定是仄声,而下联的尾字必定是平声,叫仄起平落,否则,就不是对联。所以你只要一看任何一联的尾字,就能判别它是上联还是下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3-1-30 08: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贴福字、讨吉利
在我国广大农村和部分城市家庭,过年除贴春联外,还会把一张张大小不等的菱形“福”字贴在大门、家俱上,甚至有意将“福”字倒贴着,以其“福倒”之谐音取“福到”之意。
在汉语词汇里,“福”作为“祸”的对立面,是个吉祥喜庆之词。《韩非子》上说,全寿富贵谓之“福”;《尚书》中把寿、富、康宁、好德、善终称为五福。由此可见,人们春节时贴“福”字,是期盼祥和吉利、幸福安康。贴“福”字的风俗,在民间有许多美妙动人的传说。最早起自姜太公。传说姜太公封神时,他老婆也去讨封。姜太公说:“你嫁到我家,跟我受穷一辈子,看来你是个穷命,就封你为穷神吧!”他老婆不知道穷神是好还是歹,觉得反正是个神的称号,她就心满意足了。便高高兴兴地问丈夫:“封我为穷神,让我住在哪儿呢?”姜太公说:“除了有‘福’的地方之外,你哪里都可以住。” 人们知道穷神与“福”不可同时存在于一处,有“福”的地方就不会有穷神出现。
自此以后,老百姓过春节都贴“福”字,用以驱赶穷神。明代,朱元璋当了皇帝,他倡导贴春联,贴“福”字。颁旨全国上下,欢庆新年贴“福”字、元霄节红灯上写“福”字。红乃朱也,在红灯上写“福”字,就把“福”同“朱”联系在一起了,这意味着朱家王朝“福”海无边,“福”满天下。上行下效,迎春接“福”之风盛行于世,老百姓过春节闹元霄也就大贴大写“福”字了。以至成为一种习俗,沿袭至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3-1-30 08: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
838ba61ea8d3fd1fdaf18f77304e251f94ca5f86.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