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ezwb 于 2013-1-31 11:46 编辑
四、“兄友弟恭”教我们珍视手足之情 长兄如父 应尽扶养教育之责 古来有“长兄如父”的说法,正所谓“有父从父,无父从兄”的进一步衍生思想。 曾一度凡“从”,便扣以迂腐、腐朽,打入另册,批判、讨伐之能事,以为只有不从,才新鲜或创新。其实,没了尊卑,不论长幼,事实上的“纲常”真的不复存在,礼义、孝悌全无,人将何往? 兄友弟恭 应有互相体谅之心 兄弟和睦 应明牺牲奉献之义 德国艺术大师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urer)有一幅名画“祈祷之手”,这幅画的背后有一则爱与牺牲的故事。丢勒和他哥哥从小就展现出不俗的艺术天份。不过他们也了解,父亲无法在经济上供他们俩到纽伦堡艺术学院读书。晚上,两兄弟在床上经过多次讨论后,得出结论:以掷铜板决定——胜者到艺术学院读书,败者则到附近的矿场工作赚钱。结果,丢勒胜出,去了纽伦堡艺术学院。哥哥Albert则去了危险的矿场工作,四年来一直为弟弟提供经济支持。 四年后,丢勒学成归来,说:“现在轮到你了,亲爱的哥哥,我会全力支持你到纽伦堡艺术学院攻读,实现你的梦想!”然而,哥哥却哭了。他的双手因为四年来在矿场工作,关节早已动弹不得,更不用说挥动画笔或雕刻刀了。 为了补偿哥哥所做的牺牲,表达对哥哥的敬意, Albrecht Durer下了很大的工夫把哥哥合起的粗糙的双手刻了下来。他把这幅伟大的作品简单地称为“双手”,然而,全世界的人都立刻敞开心扉,瞻仰这幅杰作,把这幅爱的作品重新命名为“祈祷之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