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7
版主
   
- 积分
- 5169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
本帖最后由 一块砖- 于 2013-2-13 10:43 编辑
与佛有缘,我的神经也不知是哪天被拨动,许多年前,我曾与朋友说过,出家做和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念佛门经,图个清闲自在,也蛮享福。
可能是我参加了上月的“八关斋戒”,与头智法师有过短暂接触,她当时看了我的面相,说我与佛有缘,对我这个沉默寡言的所谓的“摄影师”有了点印象。前几天接到头智法师的短信,邀请我腊月初六去法藏寺吃年饭并为这次活动拍些照片作为资料保存,和佛打过交道的人多少略懂一点规矩和礼貌,是与否也要有个明确,我于是回复“阿弥陀佛,好的。”其实,我也有再去法藏寺的想法,因为,在“八关斋戒”中我无意间抓拍的那个眼睛充满着一种意念的女孩,才几天的时间,就听做主持的朋友说她已经削发为尼,至于为何,肯定有她心中的苦衷或者其他,不然她不会如此,阿弥陀佛。
去寺院吃年饭,还是有生以来的第一次,斋前,在“阿弥陀佛”的乐曲中,方丈用极短的祝福语开篇,信徒们举起手中的可乐,齐声“阿弥陀佛”,年饭过程中,斋厅被熏香笼罩,厅里一片祥和礼仪的气氛,不像外面的酒店那样喧哗,信徒们显得极其严肃,许多素菜栩栩逼真,与大和尚正慈方丈同一室吃第一堂年饭,是几世也难修来的福报,此刻我不再是“菩萨”,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弟子,因为我的“皈依证”就在口袋里,和大家一样,每当我举起手中的“酒杯”向在座的弟子或信徒祝福时,“阿弥陀佛”不经意地脱口而出。我不是很讲究有鱼有肉的生活,吃吃斋菜,广交信徒,以善为美德,图的是心静,也是佛缘对我的造化。
“心中有佛即与佛有缘,愿以此功德,普及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曾经,试图用佛的标准去要求自己,做一名佛的信徒,但没成功。于“八戒”,有的人因心不诚而放弃,有的人只是为了好奇或开眼界而参入,还有的人可能是因“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想求得佛的宽恕。虽然我懂得“上善若水”的道理,但真正做起来确实不容易,想达到最高境界,则心诚而善美,至于我,说不定哪天随佛缘而去,或者头脑一时发热,将佛缘度之身外,年轻时的玩世不恭让我对社会的某种现象有了看不惯的感觉,我身上虽然有种信仰,但和佛没有根本冲突,甚至有的方面相似,佛性的显现,就是快乐的奉献和慈悲的博爱,佛法博大精深,其意如浩翰海洋,我们如徽尘,事实上,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很难,凭心而言,我喜欢佛,阿弥陀佛。
在心愿没了结时,有种知底的冲动,我试图知道那个眼睛充满意念的女孩现在在哪里,于是,我问过做“主持”的朋友,她告诉我:“那个被你无意间抓拍的女孩现在去了外地学习。”我失望的问:“那她为什么要削发为尼呢?”朋友说:“因为与佛有缘。”我知道不该问的不问,于是沉默,可能朋友已经洞察到我的内心,接着道:“据说这个女孩有个青梅竹马,由于家庭阻扰的原故,男孩外出打工多年未归,而她却在耐心地等待,原以为他打工回来就会用赚来的钱娶她,谁想,今年的某一天,女孩得到确切的消息,男孩在外已经娶妻生子,这可能就是导致女孩为什么要出家的直接因素吧,阿弥陀佛。”我为女孩的愿望没有实现而感到遗憾,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还有什么比出家更了当的?
我又一次详看了这张被我抓拍的照片,结合朋友的介绍,不难看出,她眼中的意念让表情有点麻木与忧伤,从袈裟露出的浅黄色羽绒服我猜想,她时髦即快乐,有着幸福的追求,此刻,她在倾听主持的佛经吗?她的心能随打坐而静吗?或许她还想到了这么多年的苦苦等待都付之东流,感情的伤害让她绝望,她彷徨过,犹豫过,甚至还哭过,痛痛地哭过,但她没有听天命的安排,而是让心随缘,在佛的世界里去修行自己,我于是想,在佛中,她还会不会再次想到曾经的过去,我不怀疑佛,但在大千世界里,即便身在佛中,背道而驰的事,谁又能说得清?
愿美丽而干净的佛门无世俗,阿弥陀佛。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