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谷未黄

《网络文学》2013年第2期刊发要点备忘录(3月底出刊)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89

2607

主题

4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3910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2-28 22: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封底就上个硬广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07

484

主题

6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水月轩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53918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3-2-28 22: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未黄 发表于 2013-2-28 22:37
单独看不出效果,算了。

谷子和谷太太.jpg

凤翔岛一隅.jpg

凤翔岛竹筏1.jpg
在安静的夜里,用最安静的眼神,远远地望着你的安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0

173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6585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3-1 01: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阿林子 发表于 2013-2-28 22:53

好美的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1

1817

主题

3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3809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3-1 10: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9

2607

主题

4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3910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3-1 20: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学锐评


湖北女作家新作短评(四篇)
  
一,“怀旧”的“汉味小说”
——姜燕鸣小说印象
在武汉作家群中,写“怀旧”主题的作品已经相当可观了——从彭建新具有“清明上河图”气象的《红尘》三部曲到何祚欢讲述老武汉商人故事的《养命的儿子》、《失踪的儿子》、《舍命的儿子》,还有胡榴明介绍武汉老公馆的散文集《夕阳无语》、方方刻画老武汉汉剧名角的长篇小说《水在时间之下》、回首北伐战争惨烈往事的长篇小说《武昌城》、罗时汉追溯辛亥革命来龙去脉的长篇历史纪实《城市英雄》、董宏猷、钱五一反映码头风云的《汉口码头》……老武汉,在当代作家笔下,越来越呈现出令人感慨的清晰面貌。这座曾经在明代就跻身“四大名镇”、到晚清成为洋务运动重镇、到民国赢得了“东方芝加哥”美名的大都市,有多少往事值得缅怀!有多少故事不应该随风而逝!
最近,又有一位女作家出版了两部讲述汉口往事的小说——《汉口的风花雪月》和《汉口之春》。姜燕鸣,一位武汉作家协会的签约作家,一位对老武汉一往情深的武汉女子,从外祖母对她说过的一些汉口往事中获得了创作的灵感,怀着“在怀念中感知自己从何而来,再到何处去”的深情,在这两部作品中生动再现了老武汉的市井沧桑——在老会宾酒楼、天声剧场、六渡桥、满春街……留下了一幅幅旧时代的汉口“仕女图”。一说到武汉文化,人们常常谈到的是“码头文化”。其实,紧挨着码头的,就是洋气十足的租界区。那里,氤氲着欧美风味,生活过并且现在还生活着不少具有“小资”气质的男男女女,他们上演的一出出爱情故事,他们经历的一幕幕人生悲欢,正是姜燕鸣小说的主要题材。看,“风花雪月”,这题目就非常“小资”。
《汉口的风花雪月》由一系列中篇小说组合而成。其中,不论是青春已逝、辉煌不再的楚戏名角的感伤婚恋(《蝴蝶杯》),还是因为坚持英雄崇拜而敢于违抗父母之命、并因为英雄的牺牲更毅然投身抗战洪流中的女学生(《白梅生的初恋》),或者是饱经磨难、自强不息、终于开出自己的店铺的丫环(《徽香梦》),还有那位“要强,受不得一点委屈”,同时也有着不为人知的柔情,并最终为了爱和民族大义而牺牲的女老板(《夏家客栈的女人》)……她们的身份不同,性格各异,却都在柔顺的外表下有不变的追求、坚韧的内心。努力在时代洪流的沉浮中把握自己的命运,虽然经历重重波折也并不随波逐流,而是尽力而为——许多普通人都是这么度过了自己的一生的。当然,生活中也不乏因为慕虚荣而吃了大亏的可怜人(如《杜文丽小姐》的主人公)。但作家显然更欣赏那些自强不息的“小女人”。
到了《汉口之春》,写的还是那些“小女人”——云娘、芳芝、宝春……作家笔下的她们,“大都美丽而坚强,承受着命运的磨难和屈辱,却无怨无悔、充满希望地活着”。小说在六十年的时间跨度里,写了几代武汉女子在生活的漩流中对于爱情的向往与“失足”、对于现实的承担与坚守。她们在政治的风浪、生活的困苦、情感的波动中靠着对于梦想的缅怀、靠着勤快、节俭、坚忍的平民本色,度过了一个个难关。当然,常常也免不了女人之间的龃龉、夫妻之间的斗争、姐妹之间的攀比、母女之间的矛盾,但一切都会时过境迁,留下的,是顽强的生命意志、练达的人生感悟。围绕着她们命运的起起伏伏,小说中还相当真切地还原了困难年代里的百姓生活——从六渡桥、满春街的热闹场面到买“香香”(雪花膏)、买萝卜汤的细节描写……那个年代的拮据与温馨,只有过来人才能体会。这些细节描写,与小说中那些汉口方言一起,烘托出浓浓的“汉味”。虽然,小说中对于有的人物性格的刻画有时还显得分寸感不够,有些历史背景的点染也略显匆匆,但《汉口之春》毕竟是可喜的收获。它显示了姜燕鸣追求更高境界的可贵努力。该书曾获中国作家协会2011年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篇目,可谓不易。
人们在谈到武汉女性时,常常用的一个词是“泼辣”(池莉的《生活秀》中的来双扬、方方的《水在时间之下》中的水滴的性格都相当泼辣)。武汉的“码头文化”当然塑造了相当一部分武汉女性的泼辣民风。不过另一方面,武汉女性中也不乏情感丰富、个性特别、在柔弱中有坚韧、在默默中有追求的人们。姜燕鸣写出了武汉女性的这一面,为她们谱写了一曲曲混合着缅怀、欣赏、叹息、感慨的咏叹调。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故事的背景大多是战争或者政治运动。动荡的历史背景,为这些气质不凡的女性的感伤故事,平添了一层沧桑感——她们的丰富情感、独立人格、坚韧气概,在乱世中更显出“以柔克刚”的意味。读这些小说,我常常会想起张爱玲、王安忆笔下那些任凭风浪起、我行我素的小女子(如《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十八春》中的顾曼桢,还有《长恨歌》中的王琦瑶)——那份感伤,那层忧郁,还有想回到从前却不可能的万千感慨。
姜燕鸣的创作历程不长,就已经在《青年文学》、《清明》、《芳草》、《飞天》、《长城》、《长江文艺》、《小说月报·原创版》等刊发表了作品,其中有些已经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等选载。她还在继续努力。她已经着手在写一部新的长篇小说。她希望这部小说能够和《汉口的风花雪月》和《汉口之春》一起,组成她写武汉女性的“三部曲”。期待她能够“更上一层楼”吧。
二,70后”笔下的当代
——王君小说印象
   
    荆州出作家。古代就有名垂青史的“公安派”、“竟陵派”。现代以来,潜江出了曹禺,京山出了聂绀弩,天门出了邹荻帆、陈立德、华姿,沙市出了黄大荣,沔阳(仙桃)出了楚良、池莉、阿毛、鄢烈山,松滋出了李叔德、宋小词,公安出了陈应松,石首出了刘继明,监利出了刘爱平、易飞,洪湖出了王雄、哨兵……都颇有个性。到了这些年,沙市、荆州城里又出了两位引人注目的女作家——王芸、王君(王小木)。
王君,又名王小木。生于1970年代初,在农村长大。有过在商海中浮沉的经历。2000年开始写作,处女作《关闭》发表于《长江文艺》2002年第3期,并被《中篇小说选刊》2002年第四期转载。此后在《人民文学》、《青年文学》、《钟山》等杂志发表十多部中短篇小说。其中不少被《中篇小说选刊》、《作品与争鸣》、《中华文学选刊》、《小说月报》等刊选载。她的小说多取材于当今社会上那些晦暗的生活,却又不止于从前作家的“暴露”笔法。她写出了在社会剧烈转型中普通人失衡的活法,也写出了他们人生的多变、人性的复杂。
新世纪以来,文坛上关于“底层写作”的讨论热闹过一阵子。其实,关注“底层”一向是文学的职责。值得注意的是,今天的“底层”有了哪些不大为人知的活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底层”绝不仅仅只是强者的“垫背的”。他们有他们的计谋。他们有他们的愤怒。他们也有他们的运气。
例如那篇描写商海沉浮的《香精》:在商场上,除了大家遵守的面上规则,常常还有众所周知的“关系”、“人脉”、“潜规则”在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仁崽)花了10万元行贿,却没想到受贿的领导夫人好像不动声色地使了“掉包计”。“这绝对不是生意场中的规则!”一句话,足以使人想起贾鲁生1996年出版的那部长篇小说《无规则游戏》。一方面,是许多人利用错综复杂的关系在玩着层出不穷的花招,聚敛财富;另一方面,是另一部分人要么在险恶的商海风浪中吃亏上当、船翻人亡,要么见招拆招、百炼成钢。然而,“他”留了一手“杀手锏”,利用领导偷情的照片向对手施压,不仅挽回了损失,甚至眼看就要打开局面了。可他万万没想到,到头来,他其实只是上司七叔公与受贿领导之间游戏的一个棋子。小说写出了商海中的云山雾罩、步步惊心,而且,写得真真切切又朦朦胧胧。读这样的作品,我情不自禁想到了那些讲述儒商往事的作品——从何祚欢先生的《养命的儿子》到成一的《白银谷》。儒商讲“诚信”,可为什么现实中常常充满了“无规则游戏”?
再看她如何写“底层”的悲剧人生——《杀了那条狗》中买赌码的老两口因为沉迷于赌博花掉了孙子的学费,并因为一败涂地而只好双双自尽。这样的悲剧相当典型地写出了当代人“赌一把”的非理性心态。他们的儿子为了报仇杀死的仇人居然是自己的叔叔;儿媳则因为受到强烈刺激神智失常……“底层”有“底层”的疯狂。“底层”还有“底层”的难以理喻:《我不是强奸犯》就通过“大胡子”先是为人窝囊“顶包”而入狱,后来又愤激于被人算计而杀人,最后莫名其妙与歹徒同归于尽的故事,写出了浑浑噩噩的人生、命运的无情多变。然而,“底层”也有“底层”的坚强。《代梅窗前的男人》中的打工女代梅身残、毁容后,曾经恩爱的丈夫疏远了她。她却报以理解:“他怎么会要一个丑陋而残疾的女人?任何男人都不会要的。”这一笔写出了“底层”人默默独自担当的顽强与豁达。可当她后来遇上一个有缘的男人,眼看就要苦尽甘来时,却意外发现男人使用的是假名字,她于是毅然报警。这是一曲“底层”女性深明大义的咏叹调,只是,今天的许多“底层”人在做着仗义之事时,常常非常低调。这些悲剧,都相当真切地还原了“底层”的形形色色、一言难尽。今日的“底层”,不再是鲁迅笔下那些麻木的“小人物”,也完全不同于“红色经典”中那些意气风发、投身革命的“新人”,而与“新写实小说”中那些浑浑噩噩的人们一脉相承。不过,与“新写实小说”有些不同的,是王君没有像“新写实”作品那样着力去渲染欲望,而是在有意无意间突出了“底层”的幻想与焦虑(如《杀了那条狗》中沉溺赌博的悲剧)、窝囊与反抗(如《我不是强奸犯》中主人公命运的大起大落),以及豁达却不麻木(如《代梅窗前的男人》)。而且,写得很有现实的烟火气、粗砺感。我想,这便是王君小说的不同凡响之处吧。的确,这个时代的变化越来越快,生活越来越不可思议,光怪陆离的传奇层出不穷,人们的感觉也随之越来越粗砺了。人们常常说,现实中人生的巨变、世事的浮沉,已经令人匪夷所思到了连作家的想象力也难以企及的程度。写出了这一点,就写出了文学的“当代感”。事实上,正是因为生活的眼花缭乱、命运的大起大落,人们才见怪不怪、变得相当通达了起来。王君本人由经商到从文的转变,也相当突然。她一面做生意、一面写小说的活法在当代文坛也很有代表性。
王君是“70后”。在谈到湖北文学走过的道路时,都知道多年来“50后”作家一直是挑大梁的角色。因此十多年前,就有了呼唤湖北文坛的“新生代”作家脱颖而出的声音。这些年来,湖北的“70后”作家群已经成长了起来。童喜喜、李榕、桢理、王芸、王晓英、叶子紫、赵小赵,还有王君,都已经写出了不同于“50后”、深深打上了“70后”文化烙印和个性烙印的作品。她们现在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新人辈出、新书不断涌现的文坛上写出厚重的代表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9

2607

主题

4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3910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3-1 20: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卡奴》:当今都市白领生活的浮世绘
——读谢络绎的《卡奴》
读完谢络绎的长篇小说《卡奴》,觉得写得颇有才气。虽然封面上印着“谨以此书献给这座城市里或坚守、或迷惘、或沦陷的爱情”,但那些爱情故事其实是与当代白领为了追逐财富而利令智昏、沦为“卡奴”的焦虑交织在一起的。因此,这部作品便不同于那些单纯的爱情故事,而赋有了比较厚重的“当代感”。在当代生活巨变中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们,可以从中回味创业的不易、命运的无常;对于成天梦想“赚大钱”的青年,此书也有了解商海中人情冷暖一言难尽、世事多变回首成梦的警示意义。
“卡奴”,一如“房奴”,已成为今天相当一部分人的别名。在追逐现代生活的同时被现代生活奴役,正是当代人的典型生存状态。小说主人公佟伟,为什么会沦落为“卡奴”?作家着力刻画了他太重面子的性格弱点:好攀比,为了攀比不惜打肿脸充胖子。这心态在中国社会本来十分常见,可到了信用卡通行的时代,就与冒险、“赌一把”的风浪紧密联系在了一起。“透支精神的实质是冒险精神与享乐主义”,这是信用卡的意义所在。问题是“透支精神”一旦遇上了佟伟这样喜欢攀比、总是处于焦虑情绪中的人,还有厉飞扬那样为了享乐、为了追求奢侈无度的生活可以抛弃爱情、可以“闪婚”、甚至不惜违法的女性,就迟早会出问题:佟伟几度遭遇婚姻危机、厉飞扬最终因为资金链断裂而遭遇逼债,都是成为“卡奴”付出的惨重代价。小说最后写佟伟在一败涂地后回归自然,虽然显得突兀,但教训的意义是十分明显的。
当然,好的小说不应该止于教训。《卡奴》的才气体现在作家在写当今白领生活的游刃有余。佟伟在金钱与美女的诱惑面前时而不计代价、时而犹疑彷徨的情绪就写得很有分寸感。无论是对于奢华会所的那些讲究的刻画,还是对于白领交流透支秘诀的点染,都能给人如临其境的真切感。此外,小说中对于商场规则的点破(“这世间万事万物自有它隐蔽的关系、隐蔽的逻辑、隐蔽的秩序。”“很多问题无所谓对错……规则都是给关系之外的人制定的”……等等),抑或是对于白领之间那些暧昧情感、打情骂俏、彼此利用场面的生动描写,也显示了作家善于描绘当今都市白领浮华、隐秘生活和点化他们参透了世事微妙的不凡笔力。这些,都使得这部小说闪烁着当今都市光怪陆离的异彩,因此可以说,《卡奴》也是当今“新都市小说”的可喜收获。特别是书中那些剖析商海中人一边冒险一边投机,时而成功时而落败,还有擅长利用各种卡完成包装自己同时获取信任的段落,以及最后还是因为信用卡才获得拯救、参悟信用卡是“双刃剑”的结局,都有相当厚实的经济学含量。在读这些段落时,我想到了文坛上一度热闹过的“财经小说”。无疑,《卡奴》可谓“财经小说”的新收获。
美中不足的是,作家对于一些情节的处理太依赖“巧合”。虽然“无巧不成书”,但太频繁的巧合,还有小说结尾的浪漫气息,都在突出了情节的戏剧性的同时削弱了生活的真实性。看得出来,作家是按照电视剧的情节模式在设计着跌宕起伏的故事的,可这样一来,也就给人以太戏剧化的感觉了。
谢络绎是武汉市作家协会的签约作家。近几年,武汉市已经涌现出一批出手不凡、取得了可喜成果的女作家——姜燕鸣笔下的老汉口(《汉口的风花雪月》、《汉口之春》)、喻之之笔下的都市爱情(《十一分爱》、《映秀之恋》)、方苑笔下的军嫂生活(《军婚》)、宋小词笔下的青春、爱情和梦想的恋歌(《所有梦想都开花》)……加上谢络绎这部写商海白领沉浮的《卡奴》,可谓已经颇有阵势了。衷心期待着她们不断前进、写出更好的作品!
四,80后”的爱情与人生
——读喻之之的《十一分爱》
70后”的爱情故事还没有讲完,“80后”已经开始讲述新的爱情故事了。例如笛安的《告别天堂》,还有喻之之的《十一分爱》。如果说,“70后”的爱情故事(如卫慧的小说《上海宝贝》、棉棉的小说《糖》等)张扬了都市“布波一族”(布者,“布尔乔亚”也;波者,“波西米亚”也。“布波一族”指的是集“布尔乔亚”风格与自由、流浪、放荡、颓废的“波西米亚”于一体的现代时尚追逐者)的疯狂情感,那么,“80后”呢?笛安的《告别天堂》刻画了“80后”情感的脆弱与混乱,喻之之的《十一分爱》则由两个闺蜜的不同爱情体验写出“80后”的人生感悟,也都别具一格,很有看头。
一个频繁地更换男友,为的是“不停地寻找”,然而,在不停的寻找中“爱得狠,忘得也快”,到头来,仍然有莫名其妙的失落:“没有争吵、没有预兆,就这样突然地就完了!谁能接受得了?这种方法最不能让人接受,却是时下最流行的分手方式……”从疯狂到分手,那么突如其来,正是感觉越来越飘忽不定、人生变得越来越难以理喻的缩影,而这样一来,剩下的问题就只能是:人生还有确定的支柱吗?多变有多变的理由:“这个社会什么都太快,人们都不会花时间去等待,等待的成本太高,而谁又知道等来的是什么呢?”另一个呢?身不由己地卷入一场卑微的婚外恋中,想守住那份爱却发现“太苦太苦”——这样的坚守意义又何在?当事人“不太敢承受事情的真相”的心态,不是也很能折射出当今一部分女青年进退维谷的情感状态吗?无论是爱上了有妇之夫,还是爱上了花花公子,那“真爱”的质量都不能不发生苦涩的变异。就这样,作家写出了“80后”的困惑——不仅仅是女性在爱情体验上总是感到不尽如意的困惑,也是当今许多人都有的选择的困惑:与时俱进?还是坚守自己的园地?善变有善变的失落感;坚守也有坚守的怅然。舒婷早就在名作《神女峰》中表达了“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的现代爱情观,而与传统的“从一而终”、“千年等一回”那样的爱情观截然区别了开来。世人都说爱情好,唯有困惑忘不了。《十一分爱》写出了两种情感的困惑,并常常在情节的推进中融入了对于爱情、人生、社会的哲理思考,这样的爱情小说便赋有了哲理的意味,耐人寻思。爱情,不仅仅与情感有关,其中常常潜藏着人生的困惑与启迪。这世上永远不会有完美的抉择、圆满的人生。悟到了这一点,才会有随时迎接挫折考验、命运打击的心理准备。可话又说回来了,在一个生存压力山大的年代里,在一个选择的困惑层出不穷的社会上,谁没有期待自己多一些好运气呢?
多年来,湖北文学界一直在呼唤青年作家群的涌现,以接过“50后”作家群举了很久的旗帜。我注意到,在湖北作家的阵容中,“80后”已经崭露头角了。苏瓷瓷、宋小词、喻之之……都已经写出了引人注目的佳作,而且,还在继续显示出旺盛的创造力。她们的经验值得总结。而对于她们自己来说,如何不断超越自我,也是需要经常面临的挑战。
【作者简介】
樊星,男,1957年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武汉市文联副主席、武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97—1998年美国俄勒冈州太平洋大学访问学者。2007年德国特利尔大学汉学系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等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已出版《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华中师大出版社1997年版)、《世纪末文化思潮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有韩文版)、《别了,20世纪》(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当代文学与多维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中国当代文学与美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当代文学新视野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大陆当代思想史论》(台湾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版)、《当代文学与国民性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樊星讲当代小说》(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等个人专著,主编《永远的红色经典》(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当代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等书。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评论》、《当代作家评论》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新生代作家与中国传统文化》)、武汉大学十五”“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现代传媒与中国社会、文化发展》子项目一项(《中国当代文学与美国文学》)。在研科研项目《当代文学与新民族精神的建构》。其中,《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曾于1998年获湖北文艺最高奖——屈原文艺奖。论文《全球化时代的文学选择》曾于2001年获中国文联2000年度优秀文艺论文一等奖、于2003年获湖北省第三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还曾于1999年获得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称号、于2009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武汉大学十佳教师称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9

2607

主题

4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3910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3-1 20: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樊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8

142

主题

887

帖子

2054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05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3-3-3 16: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一个下午,好东西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3-3-3 17: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有事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4

148

主题

2358

帖子

1781

积分

少尉

柳晓春

Rank: 5Rank: 5

积分
1781
QQ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3-3-3 18: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是看到了,稿子不能下载呢,, QQ截图20130303183028.jpg
春晓柳   春晓柳
春日拂晓一株柳
可怜古人折枝送
不知聚散不堪留
(所以请你漠柳)http://blog.sina.com.cn/lxch3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