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教育局为了学生早餐的问题,似乎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搞吧,有人说咸有人说淡;不搞吧,又有家长不断吐槽;有朋友更经典,“宁可给众人扒落,不给众人烧火”,话糙理不糙哈; 问题无非是两方面,一是卫生问题,涵盖了食品安全和饮食卫生的问题;二是收费问题,虽然坚持“零利润”,公众似乎并不买账; 我倒是认为,教育局是不是考虑喇叭不响调头吹了; 别看一个几元钱的学生餐,可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啊,现在大多数酒店办酒能够几十桌的搞,未必搞几个馒头稀饭都搞不定? 现如今市场经济如此发达的今天,是不是考虑用市场的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 措施如下: 一是采取政府招标的形式,确定学生餐的供应商;建议优选2-3家供应商,一来可以为供应商的提供适当的市场空间,毕竟是全市的学校啊,二来防止一家供应商垄断形成傲盘子的局面 二是运营; 关于卫生状况,家长大多数不是有洁癖的,非要卫生搞得怎么样,关键是整个供应环节看不到,当然说什么的都有; 建议:教育局需要做的是,将在操作间安装监控摄像头作为招标条件之一,并将实时视频上传教育网,供公众查询,相信对供应商是一个威慑,也可以减少家长的担心;二是可以组织卫生部门定期检查,公布权威检查结果;三是组织家长委员会,不定期的明察暗访;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一家一个孩子,一定有家长愿意参与; 关于盈利问题,“零利润”是一个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伪命题,没人会买账,也行不通; 我是个生意人,一条裤子如果我标价50元,大多数人绝对看都不看的;如果标价100元然后讨价还价到五十,顾客一定眉开眼笑的;说的一个道理是,顾客不一定要的的是便宜,更多的时候要的占便宜的感觉;更多的时候不是嫌你贵,是觉得你不值; 从运营管理的角度看,相同的收费情况下,一所学校独自办食堂可能不会有盈利,但是由一家供应商同时供应几所学校的话,应该能通过挖潜来获取盈利; 建议:教育局可以从两方面监管,或者将供应商的账本公开,收入多少成本多少,供公众查询;或者可以请政府审计部门,定期公布年度审计报告;赚钱赚到明处 总结一下,在学生餐的问题上,教育局大可以把行政的手收回来,把市场的事情交给市场经济,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做好公开公正透明的工作,才能把好事办好了; 抛砖引玉,欢迎各位网友家长接龙或者拍砖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