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蓝明

香溪女儿才情高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

78

主题

1629

帖子

2228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228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3-3-26 11: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艾苠 发表于 2013-3-25 21:26
同意,有时候学习也是享受。

嗯嗯,学习舒适你我的心扉。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3-3-26 1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蓝明 发表于 2013-3-26 11:17
元老师。我孤陋寡闻

人都有不知道或未接触的学问。知己之不知,是知(智)也。治不知而为知,是学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3-3-26 19: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艾苠 发表于 2013-3-26 10:29
一代宗师。

我见华文解佛教经典者,惟南怀瑾与陆锦川可读。而陆锦川佛道儒医武全能,为中国家学至今仅存最全面的国粹级人物,非一般所说多才多艺可以相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33

100

主题

1814

帖子

2885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885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13-3-26 21: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说王老师的散文让你氤氲至深,那楼主身临其境的感受和谦逊的求学情怀更是令人钦佩。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8

83

主题

1791

帖子

239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39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3-26 21: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元辰 发表于 2013-3-26 19:13
我见华文解佛教经典者,惟南怀瑾与陆锦川可读。而陆锦川佛道儒医武全能,为中国家学至今仅存最全面的国粹 ...

陆锦川的书还没读过,一定弄来读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

78

主题

1629

帖子

2228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228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3-3-26 22: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元辰 发表于 2013-3-26 19:08
人都有不知道或未接触的学问。知己之不知,是知(智)也。治不知而为知,是学也。 ...

哈哈,元老师说得好精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

78

主题

1629

帖子

2228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228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3-3-26 22: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元辰 发表于 2013-3-26 19:13
我见华文解佛教经典者,惟南怀瑾与陆锦川可读。而陆锦川佛道儒医武全能,为中国家学至今仅存最全面的国粹 ...

嗯嗯,谢谢艾版,有机会一定好好去找找这本书。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

78

主题

1629

帖子

2228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228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3-3-26 22:5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邀月听海 发表于 2013-3-26 21:10
如果说王老师的散文让你氤氲至深,那楼主身临其境的感受和谦逊的求学情怀更是令人钦佩。问好! ...

谢谢版主的鼓励,学习是学识之源。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3-3-28 00: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蓝明 发表于 2013-3-26 22:53
哈哈,元老师说得好精僻。

我想说,不精辟,可不行啊。你说咋样就咋样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3-3-28 01: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元辰 于 2013-3-28 01:16 编辑
艾苠 发表于 2013-3-26 21:55
陆锦川的书还没读过,一定弄来读读。

推荐读他的长篇小说《慧能大师传》以及《六祖坛经辨析》。
下面是网上资料:
陆锦川,又名仿佛先生。著名学者和医生。1940年出生于集翰墨、道功和武技于一体的旧学世家。精通佛学,少年便得道家太极门真传。多年来行医、演讲、著书,形成独特的风格。 仿佛先生已先后出版的著述有:《气道》、《养生修真证道弘典》、《九灵针经·气道针经》、《中医望诊相法》、《仿佛谈道录》等。 “南陆北李”,南方指的是陆锦川先生,北方指的是李兆生先生。他们都秉承家传和师传,在弱冠之年开始了悬壶济世的生命历程,但他之所以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则得益于他们40岁之后,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太极拳、太极文化的普及上。他们所传授的太极拳,不同于流行太极拳,其内涵更丰富,其哲理涉及人生修养的方方面面。陆锦川先生是道家太极门的传人;李兆生先生是武当派先天太极拳的传人。
黑客帝国(二)武术指导、袁家班成员陈虎写跟师傅陆锦川学武术:

也是在这个转折的时候,我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看到陆锦川师傅写的《气功知识揭秘》,看完之后我是如获至宝爱不释手,第一个感觉就是写书的这个人就是我寻找多年的真正的师傅,于是急急提笔按照书上的地址给陆师傅写了封信去,可是一点回音都没有,第二封也是石沉大海。我继续写了第三封,这次终于盼来了回音,陆师傅派了个师姐按我留的地址找到了我家里。父母听说后都很支持我的想法。从小到大,我的发展方向都是我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父母从来都是顺着我的选择来帮助和引导。第一次见陆师傅是父亲陪我一起去的,师傅高大、英俊而潇洒,一见面就问我:“你会武功吗?”我说已经练了十几年了,师傅就说站个马桩来看看。我刚站好,陆师傅就转到我身后,抽起就是一脚踢在我的膝关节上,如果是桩功很差,腿部力量很弱的,这突如其来的一脚肯定就四仰朝天了。还好我十几年的功夫没有白练,只是身子晃了一晃。陆师傅就说:“功底还不错,只是以前的那些花架子没用,你要真想成为武林高手,就要在我这里从头来过。”当时我对中国的传统武术还不是十分了解,只是听过和在书上看到过一些武林前辈们的传奇事迹,但在以前的练习中我一点儿都没有体会到中国功夫的神奇。从小学习练习的就是套路,很难运用到实战中去,其实套路是从实战经验里提取出来的很多实用的招法,平时为了训练方便,就把这些招法编排成一个套路,而在实际对打中的每一招、每一式都是拆散了来用的,现行套路中已经没有了传统套路中的攻防意识,仅仅重现其观赏性,舍本逐末,违背了武术的初衷。磕过三个头后正式拜师,我就算是天门弟子了。

入门第一关就是站马步,最简单也最难,初站要站过半小时,五分钟后就汗如雨下。我一个月都没站过半小时,师傅看我不行了,就把我叫到他诊所外的一块空地上。我站好马桩,师傅说:“我没叫你起来,你就别动。”说完他自己就上楼去了。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我实在不行了,脚下已经流了一大滩汗水。这时一位师姐过来一摸我的腿,就说,气走到膝盖了,还没入地生根,我来帮帮你吧,然后就在我两边膝盖各扎了一针。我只见她两手像打针一样就扎了下去,但是很奇怪又不痛,再一看膝盖上没针洞啊?正奇怪时,就觉得两股热气冲过膝盖直贯脚底,一下就轻松多了。这时已经过了半个多小时了,师傅也从楼上下来,后面还跟了几个师兄师姐,师傅一摸,说:“嗯,还差点!”话音刚落,又是两股热气从双肩冲到手指尖,五个手指一下就僵硬了,变成了爪手,动都动不了。这时差不多已经四十分钟,老师才说第一关算是过了,你起来吧。我剩下的力气也只能够站起来了,伸直了,站在原地几分钟一步也迈不了,两只手也卷曲着动不了。后来师傅才告诉我这是练桩后气盛冲脉的表现和感觉,到最后气会入地,功夫越深入地也越深。至于师姐那“两针”没有针的针灸,在道门叫做“气针”或“神针”,师姐那两针是帮我打通膝盖的经脉。

这次以后,我每次站马桩都是半小时以上了,再后来一小时到两小时,很是枯燥乏味。有一天师傅终于叫我们晚上到诊所来,他要考考我们的马步站得怎么样了。好不容易师傅要教新东西了,我和另外三个师兄弟早早地就到诊所等着了,师傅说:“看你们练马桩练得太枯燥了,教你们一点基本的招式提高一下你们的兴趣。你们才站两小时,我以前跟你们师祖学站到四五个小时才能学下面的,时代不同了,我是降低了要求把这门武艺传下去,不能到我这里就失传了。”说实话,这么多年来,我最多能站到两个半小时,四五个小时我是没站到过,不知道其他几位师兄弟师有没有这个毅力。当时和我一起的三位同门,现在已经有两个被师傅逐出了师门,另外一个在做中医。当下师傅让我们一字排开,站好马桩,他只看了几眼就说站得还行。接着就开始教我们一些基本的天门招法。那晚我沉醉在传统武术的博大精深的海洋里,这些我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传统武功真是让我感觉大开眼界,这才知道真正的武术原来是这样啊!不知不觉学到了半夜,师傅对我说:“陈虎是不是还意犹未尽啊?回去消化一下,写在本子上,别忘了,后面要学的还多呢!”可惜的是后来因为师傅太忙了,我也东奔西跑,真正消化总结的时间很少。

还记得师傅为我讲天门派之翻云覆雨手时,就对我说:“我就站在这儿,你随便用什么方法来攻击我。”这么久了,我还从来没和师傅真正对过手,也想见识一下师傅的功夫到底有多高。于是二话没说,冲上去就是一个高边腿,腿刚起到半空眼看就要踢到师傅的头了,突然觉得眼前一花,头和腹差不多同时挨了重重一击,我一软就蹲了下去,再抬头一看,师傅还是站在那儿,仿佛动也没动一样。因此不由得大为佩服,我连看都没看到师傅怎么出手的,就挨打了。那时师傅都是已经快六十岁的人了,可想年轻时多厉害。还有一次是在美国,师傅给一个老外讲授,那老外是唐手道黑带八段,门下弟子众多,他也知道中国功夫厉害,专门要师傅和他过招。当时师傅刚到美国也想树立名声,就对他说来吧,随便攻击。那老外一上来就是一个直拳奔师傅头顶打来,师傅等他打到面前的一瞬间,旧力已老新力未生时,一侧身,左手扣住他的手腕,右手一翻,一个小擒拿,老外“哎哟”一声就跪在地上了,满脸涨得绯红,连声认输,师傅这才放手。后来我也找师傅学了这招,可我怎么用也没有师傅那么顺手,一个很简单的招式到了师傅手上就能运用得恰到好处,不多不少,时间、位置非常精确。我也问过师傅我怎么就不行,师傅说:“你知道你师祖是怎么教我练习每招的准确度的吗?英师祖拿个旱烟杆站在一旁,师傅动作只要有小小的失误,师祖一烟杆就敲了下去。别看一个小烟杆,师祖轻轻敲你一下就要肿好几天。这样久而久之,师傅的动作自然练得分毫不差了,这就叫严师出高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